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历史特点探析孙红兵宋长琨政治近代化是指整个社会抛弃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从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瓦解,经历了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的和平改良、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2.
<正> 由山东大学、石油大学、山东社科院、山东省社联、《历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东营市胜利油田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10月23日至27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来自全国22省市的129名代表和14名列席代表出席了讨论会,为会议提供论文97篇,并以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为中心议题,就洋务运动与社会环境、洋务运动与洋务人物、洋务运动与近代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从多角度探讨了中国近代化的内涵、分期、途径、特点,较全面地评  相似文献   

3.
<正> 自1979年召开第1届洋务运动学术讨论会以来,已经过去13个年头了。在这13年中,已连续召开了5届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洋务运动研究在学术会议的推动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发表了大量的论文,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我以为洋务运动研究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目前,多数学者已得到了一个共识,即不能只从政治的角度去判断洋务运动是一个反动的运动,而应该从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社会变革的角度去肯定它的进步作用。洋务运动在推动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比较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可以认为,洋务运动研究的这一成就,为打破原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体系起到了“突破口”的作用,从而推动了整个近代史研究的发展。但是,当我们肯定成绩  相似文献   

4.
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早期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中国社会已经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条件下,由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开始起步的。洋务运动发轫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终止于九十年代中期,持续了三十多年,这段时间是中国近代化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5.
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划分为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大致不谬,它揭示了中国近代化的逐渐深化过程。但是过于胶柱于此,就会遗漏历史真实进程中的一些客观内容,从而导致对各个历史运动的评价上简单化。孙中山早年因革命的急迫而使自己的思想包含了一定的片面性。但在此后的革命实践中他越来越显示了超越、综合的智慧。这昭示出将现代化的动力局限于一个领域是不明智的,到头来只能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6.
研究英国社会制度的近代化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且具有现实意义,因为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方位近代化的国家,而且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目前正经历着国家的近代化进程.英国的社会制度近代化推动了整个人类由中世纪或前中世纪的半野蛮的社会状态向近代文明社会迈进,尽管向前迈进的步伐和近代化的程度,各国不一,但最终都走上了这条光明大道.自1840年以后,中国在被动与屈辱的条件下也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进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就是明证.它们的发生都有着深刻的世界历史背景.所谓社会制度的近代化,是指在摧毁封建主义的基础上,确立起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而英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拥有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永进 《兰州学刊》2005,(2):253-255
洋务运动使中国建立起一批军事工业,实行军事装备的机械化生产;翻译西方军事著作,采用西方先进的军事编制与训练方法,加速了军队职能的近代化;开办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的军事人才;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近代化思想的萌发及其在晋省的实践邓德艾乔志强张之洞是驰骋于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大吏,是洋务运动后期的重要代表。他一生的业绩是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在晚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相似文献   

9.
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洋务运动时期,大批洋务官员走出国门,身历目睹了域外城市文明,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尽管他们对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没有理性的把握,但他们办工矿、兴商贸、修铁路、建学堂等活动,直接、间接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启动。与此同时,洋务运动还推动了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扩展,改变了城市社会结构和经济、文化结构,促进了部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这表现在:一、近代市制和控制系统的形式;二、市政公共设施的修建;三、扩大了城市功能。洋务运动使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迈出了最初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这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本文使用的“近代化”概念,乃从中国历史传统分期框架中的“近代”概念引伸而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就是资本主义化,是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过程。对于古老的封建中国来说,近代化过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如果说,中国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那么中国西南地区近代化的起步则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时期才有比较明显的进展。然而,总体上说来,西南地区近代化步履瞒栅而艰难,其中的辛酸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以为今日现代化建设事…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一大”与中国近代化李峻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曲折漫长,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迄今尚未完成。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曾为此奋斗一生,发起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将中国的近代化不同程度地向前推进着。1924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与山西近代化冀满红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各地区大都相继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僻处内地的山西,虽说起步较迟,但在洋务运动时期同样开始近代化。一由于交通阻隔等原因,相对沿海省区来说,山西比较闭塞。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洋务派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各省兴办了...  相似文献   

13.
洪秀全在坎坷的阅历和历史潮流驱动下,向西方寻找真理,对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起到了促进作用。他宣扬基督教,打破了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中国人打开眼界走向世界突破了思想藩篱;颁布《资政新编》纲领,最先吹起了中网近代化的前奏曲;对清朝封建政权的打击,掘松了产生资木主义的土壤,促使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运动是中同近代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洋务派错失了中国近代化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的最后30年,世界历史正处于“相对和平时期”。它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洋务派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带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却未能取得成功,终于错失了中国近代化的机遇。 如果与同时期的日本和掌握藩政的改革派中下级武士比较,不难发现两者在同样历史机遇面前,由于对封建政权的立场不同、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不同、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态度不同,对不平等条约的对策不同,因而历史结局也迥异。 今天在肯定洋务派和洋务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角度,着重探讨洋务派错失中国近代化机遇的教训,对于洋务运动史的深入研究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所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代化历程发生世纪性转折的重要阶段。他提出并不断加以完善的三民主义思想是当时中国最完整的近代化思想。它既表现出与欧美各国近代化常轨“从同”的认识,又包含有迎头赶上但避免其弊端的“超越”思想。剖析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特色,既可以显现它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价值,又能给当前中国的现代化以有益的启迪。 一、与世界“从同”,创建“民族国家” 近代化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历史进程。近代世界自资本主义产生后,逐渐形成了世界市场和相应的国际关系格局,使世界各国的发展出现了某种一体化的趋势。中国经过两次鸦片战争被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强行纳入世界市场体系和近代国际格局,发生了洋务运动,在被动和依附的状态下开始了近代化历程。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许多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16.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即从太平天国革命被中外反动派扑灭到中日甲午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时期。在笔者看来,我国小说理论的近代化,就酝酿于这个时期,酝酿于这个时期出现的早期改良主义者之手。鉴于笔者的这一看法迄今尚未见晚清小说理论研究界明确提出,故撰为此文,略事述说。如有不当,尚祈指正。洋务运动时期文学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与中国近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近代化——即资本主义化(准确地说是半资本主义化),是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之后,伴随着殖民者的剑与火的历史。探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应该怎样看待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怎样对这一重大的问题作出历史的说明?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一十九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西方殖民主义对东方的劫掠以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把近代中西文化的撞击与合流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天津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官僚活动的主要基地,在洋务运动中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对中国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企业。过去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大多着重关注天津洋务企业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等等,而专门论述轮船招商局与天津城市关系的文章并不多见。文章拟就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与社会环境、企业的主要经营形式以及对天津城市近代化的影响作粗浅的探析,以求认识轮船招商局在中国城市近代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化的目标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面临千古未遇的变局。从此,独立和近代化成为中国命运交响曲的主旋律。直到1949年为止,尽管中国社会还远未实现由中世纪到现代化的转变,但先驱者前仆后继的艰难求索,却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目标设定,关系到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走向和历史命运。如果从社会实践的视角考察,人们将会发现,在中国近代史上,走在时代最前列的孙中山,不仅是政治近代化的先行者和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是对经济近代化进行总体规划的开山祖,而且是倡导融贯中外文化并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的一代伟人。可贵的是,孙中山不仅对中国近代化提出了全方位的目标设定,而且努力寻找理想与现实的接合部,从而对中国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洋务运动的研究和讨论,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和重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持续了三十年之久,而这三十年,又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新式工业在这个时期诞生;新的社会阶级在这个时期孕育和形成;新的思想文化在这个时期传播。洋务运动涉及到中国近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领域,是一个很复杂、也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