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川幕府初期对明朝和朝鲜的积极外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兵 《日本研究》2012,(1):124-128
从学界鲜有关注的幕府“海禁令”发布(1633年)以前三十年间的德川幕府对明朝和朝鲜李朝的外交来看,在明朝取消经贸往来、加强海防、既而军事威慑,同时附以战争罪责的道义质问和非难,以及幕府面临西方基督教而“禁教”而自我收缩的外交困境下,江户幕府积极主动与明朝的直接外交虽然未有明显的进展,但通过与朝鲜的积极接触进而实现了与朝鲜的关系正常化.同时,幕府也积极展开了对荷兰和越南的一些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2.
“芙蓉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一朝轮船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这是我国近代研究日本的奠基者黄遵宪先生在其《樱花歌》中,用来描述德川幕府因闭关而对世界茫然无知和在黑船来日时幕府的惊惶景象。但是,近年来新发掘的史料表明,在闭关锁国中的德川幕府的统治者通过来长崎的荷兰等外国商人不仅很了解世界,而且在佩里所率黑船来日的前一年,就已事先通过“幕府线人”掌握了佩里来日的行期,甚至各战船名以及指挥官的姓氏均已掌握。根据日本神奈川县立历史博物馆所藏《阿部家史料》表明,早在嘉永5年(即在佩里来日的前一年的1852年),幕府…  相似文献   

3.
日本在足利幕府统治时期,加入了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当时日本在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与中国不同步,使足利幕府与明朝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建交到断交、再到复交的过程。日本在文化上从曾经完全附属于汉文化圈逐渐走向独立,而在济上却因卷入东亚的钱货流通体系而导致对中国的依赖加强。在这一对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共同作用下,足利幕府对明朝的政策不时出现摇摆,在遵从华夷秩序的背后,隐藏着脱离华夷秩序的强烈诉求。  相似文献   

4.
《畿辅人物考》是孙奇逢晚年编纂的一部地方人物传记。该书在其生前未及刊刻,之后稿本又一度遗失。因此,同其姊妹篇《中州人物考》相比,该书长期埋没于世。书中所记载的许多明末人物与孙奇逢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交往,其事迹来源于孙氏耳闻目见,对于研究明代畿辅人物和孙奇逢的生平交游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书在编纂体裁、体例和史论中都体现出了孙奇逢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也正是由于对实学思想的大力提倡,使得孙奇逢成为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重要推动者。  相似文献   

5.
刘建 《南亚研究》2006,2(2):51-55
不丹王国是南亚地区的一个小国,处于南北两大邻国中国与印度之间。20世纪60年代初期,不丹摆脱自我孤立的状态,开始有选择地审慎地参与国际事务。至90年代初期,不丹在对外政策方面基本实现独立自主。与印度的关系是不丹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对外关系。尽管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不丹在国际舞台上对中国却一直是友好的。随着边界问题的解决,随着双方不断增信释疑,不丹一定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恢复传统友谊。这样做不但会有益于中国,更会有益于不丹。  相似文献   

6.
当今,欧洲联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强大而重要的,尽管对双方而言其并未处于最理想状态.中欧关系在历经1995-2005年的渐进式发展之后,近年来见证了一系列使双方感到刺激的挫折.由于世界在严重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之后正在拥抱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未来,并且鉴于《里斯本条约》所涵盖的新外交政策体系正在成形,为了贡献于这一重要关系的可能复苏,欧盟与中国进行一次更加认真的深层次对话可谓恰当其时.在本文中,作者将辨识以往欧盟在中国外交政策构想中的地位,评价双方关系的发展,勾勒中国的欧盟政策重点以及架构中国的对欧战略.  相似文献   

7.
杨洪承 《学习与探索》2006,2(1):159-163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要重新强调史料建设的意义,应该在过去文学史编写、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在对某些问题反思的基础上,调整文学史学科史料建设的思路,重建现代文学史丰富性、复杂性的认知.文学史的现代性在文学与历史互动实践中体现,在史实、史料开放性的历史叙述、差异性辨析、文学生态、文学语境、文学话语的生成中,建立起现代文学史观.史料是过去的历史也是"现在"的,史料永远不会被挖掘穷尽.任何时代的文学史的重写、研究和教学,都不可能脱离和回避历史层面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一国内部的国家结构与民族关系通常被认为与国家的对外关系没有多少联系。从 70年代以来 ,一些国家的次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 (如州、省、地区 )开始频繁介入国际事务 ,并带动了国际关系在这一领域中的理论发展。魁北克是奉行联邦制的加拿大国内法裔占多数的一个省份。从 6 0年代以来 ,魁北克在国内寻求自主甚至独立的过程中 ,也在国际上展开了非同寻常的国际活动。本文试图通过对魁北克个案的解剖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 ,以揭示加拿大外交和整个国际关系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的次国家层面  相似文献   

9.
白战锋 《唐都学刊》2004,20(2):157-160
明代中国如能顺利通过传统经济走向衰亡的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将会完全改写 ;清王朝本身有足够时间进入新的发展舞台并融入最早时期的全球化之中 ;经济的矛盾被严格限制于国内市场 ,高度的政治统一扼杀了制度性竞争的发展 ,使新制度难以出现、胜出甚至被创造性地模仿 ;为维持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体制而耗尽对外经济所获巨额收入及全球化初期的有利环境是中国落后挨打的主因 ;全球化发展中当代人类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是 1840年前明清中国问题的放大。当代中国在加强对外经济联系 ,融入世界大市场的同时 ,必须加快实现文化和政治的去旧迎新  相似文献   

10.
新型大国关系用于描述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正在发生变化的关系的性质与前景,也是中国提出的关于国际关系的新理念,其虽未必包含中国与其他新兴大国的关系,但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印度的身份特征和地位却有着日益上升的重要性,如何处理对印战略的相关思考或可引中出中印关系的现实和发展将成为新型大国关系范式的衍生。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8,(5):130-133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影视资源进入课堂已经成为必然。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影视教学资源。本文拟在多媒体教学的大语境中,探讨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使用影视资源的具体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探索文明遭遇碰撞后,近世日本做出的选择对其近代化所起到的作用,着重分析了德川时期面对强势文明的冲击,五位将军做出的不同选择.他们所实行的文化政策就像分水岭,把日本对西洋文明的态度分成了前后承起的几个阶段.正是这种选择力的成功启动,成为日本完成近代转型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3.
14.
孙恒 《学习与探索》2006,(6):223-225
近年来,对人民币升值的探讨大多集中在人民币是否升值,升值的空间有多大,升值带来怎样的益处和损失等。这其中往往忽视了对资本流动变动情况的分析以及对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是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性动力。其实,如何减轻升值的压力,从实际出发确定汇率水平,才恰恰是应该从长远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21,36(1):37-43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观与其资本主义观一样,总是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紧密地关联在一起。随着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爆炸式进步使得人们不断地重新反思其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基本矛盾关联的新形式和新变化。马克思恩格斯所讨论的资本主义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内在地包含了他们的科学技术观,揭示了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密切关联,并且从存在论角度、政治经济学角度和伦理学与社会批判角度全面地进行资本主义科学技术二重性批判,并指出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后果与历史任务,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技术异化和打破这种生产方式束缚的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中日关系经过了古代两千多年的友好交流史和近代60余年的日本侵华史,给两国处理和发展当今中日关系留下了很多教训和启示。1972年9月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至今,中日文化交流迎来了第五次高潮时期,同时也是有史以来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得最稳定、平等、健康的历史时期。2006年10月安倍首相访华,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中日双方就构筑战略互惠关系达成了共识,并且进一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磋商。为了增进理解,两国政府首次组织并成立了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委员会,通过对古代、近代、当代不同时期中日关系发展史的共同研究,加深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增进相互理解,进一步推进中日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伟  关捷 《日本研究》2009,(3):18-21
日本民主党和鸠山由纪夫在认定日美同盟关系是日本对外"战略基轴"的同时,主张修改《日美地位协定》,调查《日美核密约》。在亚洲关系上主张"回归亚洲",构筑"东亚共同体"。对中国的关系是"建立兄弟外交",不参拜靖国神社、恪守"无核三原则"等。胡锦涛提出的发展中日关系五点意见以及鸠山的言论,都显示了要为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向前发展而努力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加快,族际间的互动正变得十分频繁。作为宁夏的工业开发区,宁东地区的族群关系有其突出的特点。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宁东镇的回汉关系为个案,对族群关系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该地族际互动下的族群关系。从民族社会学角度看,研究族际互动下的族群关系,就不得不提到族际通婚、族际迁移、族际冲突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