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作了不懈的努力。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组成今天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被约旦和埃及分别占领,在以后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两地经济几乎没有什么发展。1967年以色列占领后,两地经济逐渐和以色列融为一体,但处于一种严重的依附地位。90年代后,巴以和谈取得重大突破,但巴勒斯坦的经济状况并未好转,经济命脉仍把持在以色列手中。这种经济上的弱势地位,造成了巴勒斯坦人建国努力的屡次失败。  相似文献   

2.
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落在携手促成巴以和约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外长佩雷斯身上。他们三人将分享93万美元的奖金。授奖仪式于1994年12月川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自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随后便爆发了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和阿拉伯民族之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战争持续一年多,并于1956年7月围绕“苏伊士运河”再度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终于占领了约旦河西岸,杰里科、加沙地带,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3.
自巴拉克5月份在以色列的大选中以绝对优势当选为以色列总理以来,世界的目光又重新投向了中东。人们视巴拉克为“和平的希望”,期待他能够给中东和平进程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情况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巴勒斯坦人在耐心地等待巴拉克结  相似文献   

4.
2013年5月10日中午聚礼后,抗议以色列的示威游行在开罗艾兹哈尔清真寺拉开帷幕.在这个全世界逊尼派穆斯林的教学圣地,人们焚烧以色列国旗,声讨今年5月初以色列两次袭击叙利亚政府军、拘禁巴勒斯坦宗教领袖的行为.抗议者高喊着"不惜生命冲向耶路撒冷"的口号,誓言与巴勒斯坦人一道圣战(抗争)到底.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国内有110多万俄罗斯裔犹太移民,人口占比约15%,是以色列国内最大的移民群体。俄罗斯裔犹太移民通过组建政党积极参与以色列国内的政治生活,并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以色列政局走向的"关键少数",同时还是以色列创新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智力和人力资源。然而,在文化和社会领域,俄罗斯裔犹太移民始终同主流社会的欧洲裔犹太移民保持着一定距离,处于亚文化地带,有时甚至会做出违背犹太教义的行为。他们到达以色列后,不但巩固了以色列的犹太属性,还成为以色列同巴勒斯坦争夺土地和水资源的先头部队,导致以色列政治生态进一步右倾化,影响着巴以关系和地区局势的未来走向。该群体还成为近年来俄罗斯同以色列关系长足发展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6.
对于以色列来说,没有移民就没有以色列国。19世纪下半叶,在犹太复国主义思潮的推动下,犹太人开始有组织地向巴勒斯坦大规模移民。到以色列建国前夕,大约已有65万来自东欧和俄罗斯的犹太人踏上巴勒斯坦的土地。建国后,为保证犹太人占人口多数,政府首先在法律上为犹太人移居以色列敞开大门。以色列建国后通过的第一部法令,就是废除前统治者制定的限制犹太移民的规定;1950年出台的以色列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9日,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巴勒斯坦历史上第二次大选终于落下帷幕,反对暴力、主张和谈的阿巴斯最终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随着美国布什总统的连任和以色列利库德-工党联合政府的上台,巴勒斯坦的此次大选已成为影响巴以和谈能否恢复的关键因素。那么,阿巴斯当选后,巴勒斯坦人离实现和平还有多远?和平赢得大选本次巴勒斯坦大选是在原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2004年11月11日突然离世的情况下举行的,也是在巴以和谈陷入僵局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在此次大选中,巴勒斯坦人不仅是要通过投票从各政治派别中…  相似文献   

8.
巴以协议的“红娘”──约翰·约根·霍尔斯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来到美国白宫,在南草坪上签定和平协议。克林顿政府对巴以在华盛顿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巴勒斯坦人有限自治协定,作了精心周密的安排。美国四家主要电视网也一起出动,开动宣传机器,向全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实况转播这一盛举。人们从电视上看到的是:巴以和解以及巴以最终达成协议是由美国促成的!在电视台近4个小时的现场报道中没有挪威外交大臣约翰·约根·霍尔斯特的一个镜头,只是在电视台报道参加签约仪式的一长串名单中人们才得知,霍尔斯特也在其中。奇怪的是第二天美国各大…  相似文献   

9.
曾月郁 《老年人》2004,(5):10-11
2004年3月22日清晨,中东地区加沙城遭到以色列三枚导弹的连续袭击,巴勒斯坦极端组织哈马斯的创始人、精神领袖亚辛被炸身亡。同时遇难的还有亚辛的6名保镖和他的女婿,他的两个儿子和另外15人也被炸伤。巴勒斯坦民众愤怒了!超过20万的巴勒斯坦人涌上加沙街头,涌向清真寺,他们在参加亚辛的葬礼时高呼:“复仇,复仇,复仇!”国际社会也纷纷谴责以色列沙龙政府的暴行。人们普遍担心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将引起中东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更大对抗。然而,美国政府却保持着一贯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先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发表声明,称事前并不知情;后…  相似文献   

10.
3月17日,巴勒斯坦立法议会对首届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内阁名单进行了表决。原本拥有132名委员的立法议会,只有87名立法委员出席,共有45名委员缺席,其中41名委员还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仅哈马斯成员就占了37位。表决以83票赞成、3票反对和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随后,新政府向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誓就职。虽然巴勒斯坦人期待已久的联合  相似文献   

11.
张国庆 《女性天地》2008,(10):20-22
贵妇连遭厄运 华裔一家待老妇如亲令人赞 1915年,戈尔达出生于以色列一个贫寒之家,童年随父母移民英国。1942年,戈尔达结婚,3年后生下儿子彼德。丈夫西蒙是拥有百万资产的建筑商,年长她近30岁,对她非常宠爱,她过着富足、悠闲的生活。她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女姐姐,先后移民英国。  相似文献   

12.
基于阿拉伯民族主义共同利益,阿拉伯国家均支持巴勒斯坦人事业,这为巴勒斯坦人的长期斗争提供了可能。然而,在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同时,阿拉伯各国又有着不同的利益考量,这对巴勒斯坦问题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和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即阿拉伯民族主义往往是实现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利益的一种工具或手段。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断言萨达姆政权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实际上,这场战争与美国的中东政策所造成的巴勒斯坦一以色列冲突长期未能解决有着直接的关系。巴以冲突由来已久,其本身有着复杂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原因,中间涉及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纠缠,再加上大国势力的角逐,致使中东地区成为自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迄今巴以双方战事频发、以暴易暴的仇杀事件持续不断,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同时也是人们观察“文明冲突”的窗口。凡是关注国际关系的人都可以发现,美国的中东政策明显带有偏袒以色列的倾向,这里除了犹太移民在美国具有能左右世界金融走势和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雄厚政经实力因素之外,还有其更深刻的宗教一文化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993年9月13日,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就巴勒斯坦人率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施自治签署协议,中东和谈取得重大突破。一时间,杰里科和加沙一样,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巴以协议签署不到一个月,笔者有幸访问了杰里科现任市长贾米勒·萨伯利·哈勒夫,现根据贾米勒市长介绍,并参照以色列报纸杂志关于杰里科的文章资料,将这一举世瞩目的城市做一简介。 杰里科是约旦河西岸一座小城市,位于约旦河谷西部7公里处,距耶路撒冷38公里,从耶路撒冷驱车往东北方问行驶,20分钟即可到达。我们径直到达杰里科城中心的市政厅,听哈勒夫市长介绍情况。  相似文献   

15.
二、1948年后的戏剧活动二次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疯狂迫害和屠杀欧洲犹太人,幸免于难的大批犹太人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们送到巴勒斯坦,从而引起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委任统治的英国当局无能调解犹太人与巴勒斯坦社团之间的问题,遂于1947年4月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于是,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翌日英军从巴勒斯坦撤退,随即爆发了以色列与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战败,大片阿拉伯土地被占,巴勒斯坦几乎全部土地被占,只有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土地为约旦控制,加沙地带为埃及控制,计100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亦即是说巴勒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近年来出版了许多有关阿拉伯—以色列冲突和巴勒斯坦问题的著作,其中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和赞扬的是由一位青年学者撰写的专著——《阿拉伯世界的巴勒斯坦人》。我在美国有幸结识了该书的作者劳丽·勃兰迪博士并得到了这本专著,因而可以在这里将这本新著及其作者介绍给我国学术界。  相似文献   

17.
进入70年代后,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军队占领下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陆续兴建了一些大学和学院。经过这些高校及有关人士多年的共同努力,不仅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巴勒斯坦高等教育体系得以确立并日臻完善,而且还在各方面造就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人材。然而,对于巴勒斯坦创办大学的原因,以色列当局对它们的种种干扰和百般刁难以及它们目前的状况,人们也许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18.
我的母亲     
我母亲马上80岁了,她每天最操心的大事就是我是否回家吃饭。如果我回家她就拖着半身不遂的身子去厨房,先洗洗菜,做点准备。我常和母亲聊天,很多事她总重复说,对我而言,有点烦闷,但有时也让我吓一跳,例如,她恨以色列欺负巴勒斯坦人,有一次说起,让小孩当人体炸弹不好,她竞气愤  相似文献   

19.
程宏 《中外书摘》2007,(5):42-44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迄今累计有4000多万第一代移民从世界五大洲涌向美国。移民具有的冒险精神、挑战精神、吃苦精神和最少保守思想,给美国社会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与活力,为美国的高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美国国土地域广阔,并且警察一般不随便检查居住者的身份证,从而非法居住者和偷渡者很少有被捕遭驱逐和遣送的危险,加上多数情况下,非法移民几乎就是经济移民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0.
老人颐养天年的福地──介绍以色列的老年公寓吴鄂生我与夫人徐丽明教授(湖南医科大学附三院眼科主任)应以色列邀请,赴以工作一年多。其间耳闻目睹和友好交往,使我们体会到他们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借鉴。以色列经济实力比较强,科学技术比较发达。农业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