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在语篇语言学研究领域,人们不再局限于对语言本身的描述,而逐渐转向对语篇程序及交际功能的探讨,语篇类型分析创造出“元语言”,完成语篇结构的宏观认知过程,也就成为语篇分析的一个热门话题。就语篇分析层次模式而言,它提供了自上而下的描述框架,阐释特殊语篇的内部机制,语篇类型的认知有助于理解相关类型语篇的构建过程。本文试图从认知角度出发,从语境认知、类型分析模式认知及其对语篇教学意义等方面对语篇类型做尝试性的理解,揭示语篇类型分析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大纲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语篇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就课文本身的语篇分析上,利用语篇的认知解读理论来指导语篇理解,是对语篇教学的补充,而培养学生认知分析能力也有助于实现大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语篇的解读中读者的主动参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读者对语篇的认知解读方法对语篇教学是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语篇理解是一个以人类认知的关联性取向为基础的动态认知过程。语篇理解过程中 ,作者、语篇、读者几种因素基于认知关联性相互作用 ,形成一种“制约平衡” ,制约着语篇理解 ;读者的认知推理对语篇理解有突出的作用。为此 ,对语篇理解的描写 ,可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 ,采用一种作者、语篇、读者以其相依相离的“制约平衡”制约语篇理解的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4.
语篇理解过程及其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角度讨论了语篇理解的过程及其心理机制。首先从命题、推断、局部与整体连贯三个层次上讨论了语篇理解的认知过程 ;然后从认知构件、认知理解模式对认知结构的模拟以及语篇处理过程中的资源限制三个维度论述了语篇理解的心理机制。文章最后指出 ,语篇理解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取决于研究方法的改进和研究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以阅读为主要形式的语言输入是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现状,指出了语篇模式和语篇教学优势所在,并以语篇分析为理论指导,阐明语篇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锻炼学生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培养其分析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听力中的语篇理解不仅基于对词句的字面理解,而且还要依靠语境。当字面理解受阻时,语境线索可起到排阻作用;当语篇理解受困时,激活认知语境中的图式,经过推理,能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所以,听力教学必须研究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听力过程中如何利用语境线索激活心理图式,通过推理,准确把握词句的情景意义或排除歧义,以求理解语篇;(2)听力过程中如何创设认知语境,以理解语篇;(3)把语境作为一种听力策略纳入听力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7.
认知模式与语篇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模式是人大脑中的各种知识结构。在语篇理解过程中,所有这些知识信息都需要经过加工,找到其在语篇各种层面上的位置,并用推论的形式把语篇中的信息编织成为首尾一致的、总的表征。对这些信息进行精确的、整合的推论,需要具备对各种知识结构的了解,诸如: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策略知识。本文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具体分析认知模式是怎样具体影响、控制语篇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目前 ,对交际性翻译的探讨以同化居多 ,对异化的研究较少 ,尤其是从译文读者心理认知的角度考察异化。在尝试性提出交际性异化模式 ,并在关联理论对话语理解中认知语境的动态描述、图式理论在语篇理解中的分级动态结构以及语篇和语言对读者心理图式刷新的作用的基础上 ,分析了读者在语篇理解过程中的心理认知特点 ,为该模式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该模式对翻译活动和翻译批评 ,乃至译学总体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区分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以及职业翻译培训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翻译教学应加强语篇层次的翻译教学,让学生懂得翻译是正确理解语篇的整体意义,然后用译入语的恰当的表达形式忠实通顺地传达给读者,培养学生语篇层次上的语际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 ,不论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还是英语专业学生 ,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 ,即对单句和简短对话式的听力理解能力强 ,而对较长的语篇理解能力差。他们在听力中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语言、词汇和句法结构层面上。这是因为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只是孤立地去听懂每一句话而不是通篇理解。而语篇分析的目的不在于对局部语义的解读 ,而在于对篇章整体的解读 ,通过语篇解读 ,学生们就能真正理解所听材料 ,记住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围绕职场英语面试中话语突显度对真实情景语境的修正、优化及重构这一论题,借助突显一认知语言学在词句层面分析的基本认知方式之一,以Brazil关于话语语调体系的研究与Giora的层级性突显假设(the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为理论框架,阐释重读词项或音节对词本义突显度产生的作用以及显示突显度的词汇衔接手段;在比喻或习语层面多视角地诠释话语突显意义,探析实现语篇连贯的途径;概括对语言和教学研究若干可行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B—SLIM课堂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认知论、结构主义与发展主义基础上的成功语言教学模式,并通过大量实证得出学生语言学习需要语言建构与自主学习,因而实现语言习得。文章通过对B—SLIM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介绍,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建议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应注重发挥学生的认知建构,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其研究性学习;转变师生角色;教学评价由终结性过渡到形成性评价,最终达到语言教学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篇意识是促进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以国外对语篇意识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篇意识和阅读理解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存在着语篇意识,语篇意识的强弱和阅读理解能力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有意识培养学习者语篇意识,有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促进英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基于Halliday的功能语法理论研究锦屏文书的语篇认知功能,可以使我们从语言学角度更清晰地了解该文书的三大语言功能:意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楚辞》的四个国内译本为研究对象,在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输出重要性逐渐彰显的大环境下,从翻译伦理的角度重新审视典籍英译的翻译方法,走出文本分析的局限,强调译本的整体传播效果。回顾了翻译学回归伦理探讨的历史,针对译本体例编排和异质转化两个方面,从翻译伦理角度评析近十年来《楚辞》的四个国内译本,突出翻译伦理在典籍英译中的指导作用以及“丰厚翻译”法对今后典籍英译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美国汉学名家华兹生教授英译的《史记》是20世纪西方汉学界的重大成果.西方汉学家从文本语义考证、英译本完整性和学术性以及文本互涉关联性视角对华兹生《史记》英译文进行了批评与分析.这些分析评论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华兹生《史记》英译,促进美国汉学界对《史记》的进一步研究与译介.  相似文献   

17.
翻译过程中的大脑认知机制会对译者的英汉双向翻译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从词汇连接模型、概念媒介模型、概念特征模型、事件记忆模型这四种认知模型的特点出发,分析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认知特点,并从心理角度解释造成英汉双向翻译认知负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19—21日,由四川外语学院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广西师范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首届全国认知诗学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学院召开。研讨会就“文学与认知”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选题有:多维视角的“认知”,文学与认知,认知诗学的学科理论,认知诗学的发展、意义及前景,认知诗学与认知文体学、认知叙事学的关系,认知诗学与传统文学批评,认知诗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认知诗学与外语教学,认知诗学的最新进展等。代表们还讨论了感兴趣的其它论题。  相似文献   

19.
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并制约了学生英语表达水平的提高,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隐喻能力概念的提出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供了新途径。隐喻思维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的隐喻义,理解语篇结构和学习英语文化,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日报》英语新闻报道的功能语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报刊英语新闻进行功能语篇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新闻的理解。以韩礼德功能语法理论指导的“功能语篇分析”模式为依据,对《中国日报》中随机抽取的三则英语新闻进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词汇密度、语法复杂度、及物性结构、语气结构、主位结构、主位推进模式、字系结构特征、句法和词汇特点分析,有益于对英语报刊新闻的深化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