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实施“一村一幼”项目后,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师资“下得去”的问题基本解决,但师资的稳定性仍面临较大挑战。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关系到教师能否“留得住、教得安”。“一村一幼”教师职业生存状态面临:职业热情与现实生活博弈;身份不明,前途迷茫;工资待遇低,缺乏保障;环境条件艰苦的困境。凉山彝区学前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从制度立场、待遇立场、专业立场和文化立场中定位和设计改进思路,通过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聘期责任与权益;制定符合实际的编制、薪酬社保政策;提供培训机会与资助;发挥彝族传统家支教育作用等途径形成健康长效的教育脱贫机制。  相似文献   

2.
凉山民族地区幼儿师范音乐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凉山地区于2015年开始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大力发展彝区学前教育。 选取凉山民族地区幼儿音乐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进行探索,对当前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针对乐理视唱练耳、钢琴 教学、声乐教学等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民生之基。凉山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凉山彝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主要输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严重缺失。2015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聚焦凉山彝区精准扶贫重点领域,出台17条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实施"一村一幼"建设。为给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在对凉山彝族地区教育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发展凉山学前教育的意义、目前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为内容,对凉山学前教育教学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幼教师资培养日趋高教化,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成为培养幼教师资的重要基地。在幼教师资学历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幼教教育技能的下降,出现高学历低能力的问题。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培养的研究,我们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能的方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凉山彝区学前教育存在普通话推进困难、教学中小学化现象突出、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通过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提出了改变学校及家长观念、加强相关文件的执行与监督、提高师资水平等建议,以促进凉山彝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1个凉山彝区极度贫困村基层党组织的调查,指出了彝区极度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 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剖析,旨在解决极度贫困村“软、散、乱、穷”等突出问题,旨在解决彝区极度贫困村党的建设弱化淡 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提出了把极度贫困村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彝区极度贫困村“筑底强 基、凝聚民心”的党建工程,提升组织力,提升基层党建质量,选好配强极度贫困村基层领导班子,以党建促扶贫,以扶贫强党 建,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研究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存在问题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州的调研发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很多值得关注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的满意度有待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仍然不足、教育扶贫的资金缺口还较大以及内生力挖掘不够等。基于此,课题组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对怒江州这类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一定的教育扶贫倾斜政策,甚至采取"一县一政策"措施克难攻坚;增加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编制并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以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助推教育事业内源式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部分彝族“一村一幼”(简称“村幼”)教师普通话水平较低的情况,四川省教育厅委托省内各师范院校开展了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工程。这项培训工程的重点培训内容是提升村幼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以2019年某师范大学承担的四川省凉山州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中284名参训彝族村幼教师的普通话培训为例,探讨该项目彝族村幼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策略如下:第一,语言专家集中对彝族村幼教师进行发音标准化技能培训;第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集中训练彝族村幼教师口语;第三,班主任组织学员每天晨读半小时;第四,志愿者跟进式指导学员每天晚自习训练普通话;第五,培训项目组鼓励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练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五年制大专是在适应我国国情的情况下,为满足幼教师资需求出现的一种新的师资培训形式。昆明学院"学前五年制大专课程结构课题组"边实践边探索,对云南省幼儿园园长、在职教师、五年制大专在读生、幼教专家等四类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就当前幼儿园师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用人单位对幼教人才的需求情况;关于五年制大专课程设置的意见等问题展开了探讨。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五年制大专确实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其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幼教专业特点,更适应市场对幼教师资的需求。当务之急,是提高学前五年制大专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应明确学前五年制大专的培养目标,其次要明确学前五年制大专课程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和学前五年制大专课程结构的建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摘要]光复后的台湾学前教育在幼教师资管理改革方面颇有成效,为其幼儿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梳理台湾幼教师资管理改革的历程,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认识台湾的幼教管理,借鉴台湾经验来改革大陆幼儿教育发展中的幼教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丰富海峡两岸的教育体验亦具启示意义。[关键词】台湾;幼儿教育;幼教师资  相似文献   

11.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旨在为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有效挖掘和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华中农业大学自2008年参与此项目以来,针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学员自身实际,培养目标设定上注重与农业人才要求的吻合性,课程体系设置上注重与农业生产特点的针对性,教学过程安排上注重与农业生产过程的适应性,实践教学落实上注重与农业生产周期的同步性,在构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罗罗”原意龙虎,是一个美好的语汇。彝族族源是多元的,元代设立罗罗斯宣慰司,标志着彝族族源另一元的成立。元 代开始,罗罗成为彝族先民的概称。用大量文献史料,从“罗罗摩”到“罗罗斯宣慰司”的追溯中,论述了彝族族源的形成与发展 的过程,提出了彝族族源的多元论以及罗罗为彝族先民的改称,并分析了“罗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农业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出发,重点考察了黑龙江、辽宁、江苏、浙江等省份正在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分析了该计划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基本做法与主要经验,讨论了其对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及在安徽实施同类计划所具有的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酒店管理专业与企业多年合作办学基础上探索出以企业冠名、设奖学金、共同管理、合作培养、就业订单为主要内容的"五二.三一"校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院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积极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企业选择、专业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训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着手构建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国际航天合作对在“一带一路”区域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必不可少,因而对该倡议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政策,卫星应用、尤其是通过卫星应用建立“空间信息走廊”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进行国际航天合作的核心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国家众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不一,法律完善程度和各类具体制度差异甚大,航天发展水平和需求也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国际技术转让、相关权益的分配及保护、卫星应用的相关法律规制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应采取“双管齐下”的规制路径,在国际层面,一方面利用既存资源促成国际合作,另一方面采用软法以及条约的形式搭建新的合作框架;在国内层面,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全方面完善相关立法,以达到逐渐实现航天活动透明化,乃至促进国际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以来,“一国两制”理论就一直是海外邓小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海外学者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一国两制”理论本身的研究及评价;其二,海外学者更关注“一国两制”理论在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上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特色产品(业)的培育,有效地提升了产业优势;并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培训农民,实现了生产手段科学化;同时以农协为骨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以产品为主线,构建形成了生态型产业体系,促进了陕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思想有所认识,工作机制尚未形成;资源优势突显,经济强势有待培育;科技兴村已显雏形,但支撑能力不强;产业富村门路较多,但聚集度不高;中介组织初步形成,作用发挥有待提高等。因此,要使陕西省“一村一品”顺利发展就必须统一认识、推进科技兴农、加快品牌培育、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积极开拓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8.
摘要:针对知性德育的弊端,很多学者提出了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一般包括了两种价 值取向:适应生活与超越生活。而在我国关于德育价值取向的大量研究和实践中,最常见的是德育适应性取向的选择和运用, 这使得德育出现了庸俗化、功利化等倾向,忽略了德育本质性的价值取向 — —超越性价值取向,即发挥主体性,建构可能生 活。为此,应正确认识德育适应性和超越性两种价值取向的关系,适度重视和关注德育的超越性价值取向,提升人们的精神境 界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