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了解公费师范生在师范教育期间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发展变化过程,发掘有利于公费师范生形成职业认同的积极因素,这对优化公费师范生政策、评估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访谈某部属师范大学的42名公费师范生,基于赋权理论分析发现,公费师范生在接受师范教育期间对教师职业的认知与选择,是面对弱权状况的个体开启自我意识觉醒、积极寻求对话、获得教师职业意义、最终自主选择从教的赋权过程。对此,师范院校应做好如下工作:加强入学教育,唤醒师范生准教师的身份意识;创造对话机会,培养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理性认识;弘扬师范文化,强化公费师范生的从教信念。  相似文献   

2.
基于教育实习中师范生情感体验对其专业成长的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公费男幼儿师范生在教育实习 中的情感体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公费男幼儿师范生经历了从紧张忐忑到挫败,再到收获成长喜悦的复杂情感 变化过程,而主要影响因素聚焦在师范生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幼儿、幼儿园指导教师和同伴四个方面。研究据此提出以下两 方面建议来优化男幼儿师范生的情感状态,以期不断提高公费男幼师培养质量:一是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与发展定位引导,助力 男幼儿师范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认同感;二是加强情感教育与外界支持,助力男幼儿师范生学会情感管理、专业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3.
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自2007年实施以来,相关研究经历了兴起阶段(2007-2012年)和深化阶段(2013-2017年),主要关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职业认同等方面的问题,对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成效、现实困境及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完善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地方政府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有效落实、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推动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8年,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出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发生了改变,"免费师范生"这一称谓也随之成为历史,同时教育部等五部门明确要求"推进地方积极开展师范生公费教育工作。"因此,针对师范生公费教育提出以下研究思路:(1)继续探讨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制度设计及法律规范等宏观层面的问题;(2)探索高等院校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和继续教育模式等中观层面的问题;(3)注重公费师范生个体与群体在校学习状况和就业后职业发展等微观层面的研究;(4)促进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构建立体化研究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师范生是高素质、善保教师资队伍的储备力量,引导师范生积极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对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期盼、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有重要意义。立足计划行为理论“信念→知觉→意愿”的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18名本科在读师范生的从教意愿类别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剖析。研究发现:学前教育师范生总体从教意愿不强,长期和复选意愿较弱;在师范类型、学校属性上存在显著组间差异,公费师范生当前从教意愿显著高于非公费师范生,地方院校师范生的总体、当前及复选意愿均显著高于省属师大的师范生;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期望、职业认同、主观规范与从教意愿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且职业认同和主观规范在职业期望与从教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建议:完善公费师范政策,增强学前教育师范生从教的内生动力;培育幼教家国情怀,坚定学前教育师范生从教的理想信念;涵养专业进取品格,锤炼学前教育师范生从教的职业认知。  相似文献   

5.
公费师范生是乡村教师的重要来源,其乡土情怀直接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乡土情怀是乡村教师对乡村地区、乡村教育、乡村学生发展的关注与关爱,体现为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本文从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三方面描述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困境等。从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较为薄弱,培育过程仍存在困难。如何激发公费师范生内生乡土情怀,如何从国家政策、学校培育、社会参与、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提升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职业生涯规划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公费师范生培养中的一个灵魂性问题。以四川文理学院为研究区,围绕公费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政策现状,职业生涯评估,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路径探索方案,以更好的提升公费师范生职业规划能力和实践,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以四川、重庆两地的349名省属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乡土情怀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提升空间较大;乡土关切是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中最弱的维度;职称、是否本地人、报考动机及入学前对公费教育政策的了解度对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影响显著。基于此,提出要严把学生入口关,为高校培养选择合适生源;要抓好职前培养关,增强乡村任教意识和本领;要做好职后发展关,强化留任和服务乡村意愿。  相似文献   

8.
地方公费师范生未来职业发展差异与其最初的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紧密相关。基于山东省511名地方公费师范生专业努力规划、职业坚守规划、专业发展期望及领导职位期望特征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其职业倾向呈现为积极进取、积极奉献、消极谋生三种类型“;从教动机“”职业认知“”职业选择满意度”是导致不同职业倾向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差异显著。对不同职业倾向地方公费师范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有助于优化其未来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2007年秋国家规定教育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录取为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学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十年从教的教育经历和教学经验使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目标基本确定,改变的可能性很小,免费师范生制度使广大青年立志终身从教的理想成为可能。其培养目标明确,即培养基础教育教师,这就要求青年大学生坚定信念,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文章就免费师范生终身从教的动机,从其终身从教的现实性、可能性及其对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发展存在着如数字化意识不足、数字化知识与技能欠缺、数字化应用能力偏低等问题。公费师范生作为未来乡村教育的主力军,提高其数字素养水平既对乡村教育的振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根据公费师范生培养目标的新定位革新公费师范生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公费师范生教学实践体系、重视公费师范生数字化意识培养及教师职业道德感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定期测评和了解师范生的学业投入程度,对于采取有效举措大面积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专业化测评工具,以山西师范大学师范生为样本对其学业投入程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师范大学生的学业投入程度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从整体上提升师范生学业投入程度和师资培养质量,建议师范大学应当在以下方面做出更多努力:牢记师范大学使命,强化师范大学办学本色,不断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持续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减少学生修读课程的总数量,发挥其自主学习的潜在力量;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优先对师范生开展小班教学,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同时还要通过加强师生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吸收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广泛开设讨论课等措施切实提高全体师范生的自主学习投入程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习满意度测评对于及时了解和评估大学生学习体验和收获、改进高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等具有十分直观而重要的参考价值。采用专业测评工具对山西师范大学1 248名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进行了系统化测评。结果表明,师范生的整体学习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部分测评指标评分均值严重偏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也已探明,既有来自师范大学内部可控的原因,也有来自学校外部的不可控的原因。以此作为主管部门的省级政府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大师范教育投入力度和加大对师范院校扶持力度的教育政策,师范院校应用好用足现有办学条件和资源,引导和支持更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学习经验和学生需求的调查评估,从而提升师范生的学习满意度和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直接反映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喜爱以及愿意付出的努力,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他们对专业的学习态度。笔者通过对俄语专业免费教育师范生专业承诺状况的调查分析,以了解他们目前的心理、学习等状况,为高校俄语专业师范生免费教育培养模式的建构和课程的设置提供基本依据。也为未来俄语专业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批判性思维是科学创新的前提,是研究生开启科学创新之门的钥匙,它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及全球意识一起被列为未来社会公民的五大技能。为了解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整体水平和具体表现,本研究采用彭美慈等人修订的适合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批判性思维特质测量表",对来自湖北、陕西、广东和山西省4所师范大学(其中2所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2 66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测查样本批判性思维特质的总体得分为274.6(小于280),明显偏低;(2)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特质得分显著高于省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同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特质得分显著高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3)硕士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特质在性别、年级和学科大类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为了提高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整体水平,首先,要真正确立批判性思维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其次,师范大学应优先将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化;最后,要加大对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和测查。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等师范教育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学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 目标”的思想,探讨了高等师范吉他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四项内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体系以及取得的改 革成效。认为高等师范吉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多种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吉他演奏者或教师;课程改革体系重点在 于构建高等师范创业体系、吉他人才的市场引领等方面;从目前改革成效来看,高等师范吉他应用型培养出的吉他人才符合培 养目标和预期效果,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师范生,以被压迫者剧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心流理论为基础,开展表演构建的创新探索有利于提升教学资源的生成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符合师范生教育政策导向、教师专业发展诉求和课程优化需要。表演构建的组织实施包含6个步骤,"如坐针毡"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历时7个学期,覆盖16个专业1 160名师范生的研究实践证明: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对于提升课程的师生参与度和师范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创新教学形式的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研究品质,值得在师范教育阶段推广。  相似文献   

17.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生和“准教师”;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于高师学生来说,由于学习者的训练任务和迁移任务的相似、学习者对训练任务与迁移任务的意识的相似,由于学习者在智力、思维和个性的发展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些都是高师儿童文学课程的合作学习的有利因素。只要慎重考虑教学评价,精心挑选教学内容,有效设计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使高师学生产生稳定的、大量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发挥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主体作用,需要克服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的同质化倾向,办出自己的特色。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从观念上认清地方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特色构建的独特价值;其次,地方师范院校要敢于矫枉过正,正视特色构建中系列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夯实基础,打造特色,实现地方师院院校在教师教育办学中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