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建立在人类母语习得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第二语习得理论体系,越来越受到语言界的关注。二语认知过程理论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二语学习的认知活动。当代认知理论,揭示语言认知习得心里机理、语言与思维、记忆的关系及其在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分析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说明大脑的注意和工作记忆模式及信息处理在语言习得中的核心机能。对语言输入、中介语系统形成、语言输出及其心理认知过程进行讨论,以便提高语言习得效率,促进外语教学与科研。  相似文献   

2.
二语习得的新联结主义认知视角及新的认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联结主义是一种有别于符号主义的认知领域的理论,该理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解释人类大脑的认知活动并可以动态整体地解释二语习得的认知机制。本文通过对新联结主义认知论基本观点的评述来尝试解释二语习得领域的三大假说,即“监察模型”输入假说、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设和二语习得自然顺序假说并对基于新联结主义认知论所产生的连通主义以及二语习得的最新理论一对话论进行比较,指出认知理论与二语习得发展新取向的认知同向性,即社会性,预期这一新的取向对知识时代二语习得以及外语教学新框架理念的建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习得第二种语言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二语习得研究。这是在母语习得研究基础上,通过观察、研究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探讨人类大脑语言习得机制,并通过二语习得过程,探索、揭示二语习得语言系统本质;二是中介语体系研究。此为本人研究致力  相似文献   

4.
三语习得主要研究在母语和二语之外,人们是如何习得另一种或多种语言的。三语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了本世纪初进入研究高峰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三语习得研究已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本文根据国外现有研究文献对三语习得的概念进行界定,讨论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差异,并对三语习得迁移理论和元语言认知研究进行综述。本文的目的旨在深入理解和认识这一新兴领域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的三语习得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外语教师三语教学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社会认知主义是二语习得领域里继结构行为主义和心灵认知主义之后的新兴理论取向,主张融合认知和社会两种视角研究二语习得的重要问题,更加全面地理解二语习得的复杂本质。本文旨在探索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取向的发展背景和主要影响理论,并从学习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科研观几个方面分析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取向对我国的二语习得及相关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动机衰竭(demotivation),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因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动机的逐步衰减甚至是完全丧失。动机衰竭现象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非常普遍,但是语言习得领域对于动机衰竭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的动机衰竭研究也才刚刚起步。通过回顾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动机衰竭的研究历史及成果,展望了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句法加工是人脑的一个重要机能。对二语句子在大脑的表征和加工的研究可以揭示二语习得中形态结构难学的原因,对二语习得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神经认知心理语言学使用的关于语言加工的核心技术ERP介绍入手,描述了ERP技术和句子加工的关系。接着重点评述了ERP技术在晚时二语学习者句子加工中的相关应用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本文对该技术在今后二语句子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联结主义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中一种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解释人类智力活动能力的理论。该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大脑中的认知机制,极大地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重要启示。通过对联结主义基本理论的述评,阐释了联结主义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语言输入、语言迁移和中介语语用能力等问题的解释力,并对该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人类大脑中存在认知、习得和使用语言机制,这种机制具有先天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人脑中的语言系统是典型的语块聚合。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各个系统、语块既有领域的特殊性和相对稳定的神经回路,又互通互联、环环相扣、动感谐振,是复杂程度极高的、近乎可分解的动态过程。二语的认知、理解、习得是语言在大脑中的推理、加工活动,同时也是意义的表征过程和认知模块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二语习得研究主要是科学系统地研究人们在习得了母语后是如何学会第二语言的.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专家学者建构了很多二语习得理论.虽然这些理论对二语习得的本质、习得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阐释和研究视角不同,但是可以概括为心灵认知主义和社会认知主义两种主要认识论取向.比较心灵认知主义取向的二语习得理论, 基于社会认知主义的二语习得理论为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石,也为建构我国本土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语言迁移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从标记理论和认知理论角度探究了母语的可迁移性问题,语言迁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旨在帮助二语学习者深入理解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在二语学习中充分发挥母语的促进作用,减少母语的干扰,提高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制约母语迁移的多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迁移研究是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母语迁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从语言、社会和心理三个角度探讨制约母语迁移的多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名词化和语言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名词化作为一种隐喻的手段在语篇中的作用 ;并分析了名词化同人们认识世界过程的关系。由于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有一个概念重构的过程 ,名词化现象将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同时 ,学生具备运用名词化的能力反映了学生英语习得中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论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是影响二语习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者针对母语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诸多理论学说。基于已往的研究成果,本文拟运用语言迁移理论对此问题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旨在探讨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构建克服母语干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
关键期假说源于生物学,后引申至语言学领域。在一语和二语习得框架下,众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正反理据。一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得到的肯定似乎超过了否定的声音,但苦于研究对象的匮乏,无法获取有说服力的充分理据;而二语习得中的年龄研究往往拘泥于关键期的生物机制,忽视了认知、情感、心理、环境等因素的作用。虽然儿童学习二语有着不可忽视的相对优势,但考虑到我国学习者的个体、语言和文化等因素,英语教学的初始年龄定为9~12岁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系统研究习得的本质和过程。重点剖析母语、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个人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变量与第二语言习得结果的关系。在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输出对学习者最终所能达到的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语言输入能够激活人类与生俱有的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输出则能体现人类对新知识的认知心理活动及语言的可塑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迁移或语际间影响存在于二语习得中 ,对迁移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本文列举分析了语音、语义词汇、句法和语篇等语言层面上的迁移现象 ,阐明迁移发生的条件、范围和特征 ,介绍这一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语法理论认为人类大脑中天生具有一套普遍的原则和受限制变化的参量来控制儿童的语言形成并成为人类语言的核心内容。这个原则和参量设置模式对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普遍语法中的参量在第一语文中的设置位置和在第二语言中的有效性和再设置情况,及其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二语词汇习得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强化认知和系统认知等阶段,也是一个动态的语言习得过程.其认知过程既是一个线性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循环的认知过程,充分体现了二语词汇习得在认知模式方面的一体化、流程化、立体化和交互性的特征,也体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规律.了解认知模式方面的一体化、流程化、立体化和交互性特征和规律,对于优化语言教学流程和提高语言习得效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