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全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的系统性研究越来越重要,而县域特色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界定特色产业与县域特色产业的内涵,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深入探究县域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能够综合反映县域特色产业特征的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更具实用性和适用性的县域特色产业选择模型,并结合例证分析对某县域的特色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为县域主体进行特色产业选择提供更广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在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本文从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安徽省将培育小城镇作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徽小城镇逐渐摆脱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各类特色城镇层出不穷。但安徽省小城镇在规模、产业发展、投资资金及发展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切入点、拓宽资金渠道、科学规划小城镇布局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县域特色产业创新内涵、创新特征和产业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构建集群式创新机制来提升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陕西西安的副中心城市户县为例,研究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增量关系和因果关系,并测算户县国民经济中的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由此提出陕西县域应在依托丝绸之路辐射条件的基础上,采取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及时转型发展特色产业、重视并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集聚经济理论,利用2000-2008年山东省27个百强县的面板数据,分析县域产业集群的基本状况,并探究县域产业集群的一般性。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要素集聚对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贡献巨大,地方化经济成为显著特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经济有利于县域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但企业规模经济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壮大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发展西部县域特色产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特色产业的内涵、特征、发展周期、发展机制、发展趋势,针对西部地区县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其资源优势,提出了西部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8.
论文对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河北省欠发达县在特色产业的选择上所应遵循的原则,总结了河北省欠发达县围绕特色产业培育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是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武汉城市圈35个县域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县域经济体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武汉城市圈的县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且每类县域经济体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最后,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沿海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市场竞争主体,大力发展第二产业,走工业兴县(市)之路,精心培植特色产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是其成功经验。沿海县域经济发展中形成了民营经济、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等3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和模式,对加快福建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遵循选择承接转移产业的相关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选择新疆承接转移产业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2010年新疆22个行业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依据各产业综合得分及排名,确定"十二五"期间新疆承接转移的重点产业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纺织业。最后,结合新疆产业发展实际,提出新疆选择重点产业主要承接区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草原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传统基础产业和历史文化底蕴,在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关联产业集群和政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农牧户、企业、市场、研发等多元机构组成的共创性联合体,以牧工商有机结合的融合机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六次产业化格局,提高牧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特色文化产业是一种基于民族和地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并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核心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形态,是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吉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制约因素之后,从五方面给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加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延长特色文化产业链条和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工业园区主导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导产业在工业园区产业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结合工业园区的发展特征,合理设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并构建科学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株洲高新区优势产业为案例,从产业规模、扩张能力、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科学确定主导产业,从而构建紧密协作、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产业体系.建议加强产业关联协作,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主导产业在工业园区产业体系处于支配地位。结合工业园区的发展特征,合理设定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并构建科学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株洲高新区优势产业为案例,从产业规模、扩张能力、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科学确定主导产业,从而构建紧密协作、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产业体系。最后,从加强产业关联协作、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通过构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产业比较综合规模指数、产业比较综合效益指数和产业比较综合指数,对新疆工业主导产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显示出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因此可将它们作为新疆的工业主导产业。同时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引进力度,增强自身消化吸收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增材制造钛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选择的扶贫产业可以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对贫困农民更友好的公平分配可以实现产业精准脱贫。以现有的产业扶贫理论和产业选择理论为基础,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实际情况,构建了科学的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构建和多主体参与运作为核心,分析并解释了基于不同贫困层级的产业精准选择机制和内生的利益分享机制,认为持续的产业脱贫是外源性的产业扶贫与内生性的利益分享机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产业共聚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首先系统地梳理现有产业集聚类型,辨析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基于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EG指数测算了多种类型集聚的特征,进而考察其对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某一产业的集聚更多是由下属产业间共聚组成,但下属产业自身的集聚才是促进效率提高的关键。在控制企业规模的情况下,区县层面产业集聚弱于省区层面,但是集聚效应在区县和地市层次发挥作用。同一产业下属各产业间的共聚不利于效率的提高,产业共聚可能更倾向于跨行业间多样化的共聚,而不是同一个产业内相邻产业的共聚。通过对产业集聚的细致考察有益于把握区域经济真实状况,把握关键提高效率的集聚,构建合理的产业集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