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演义》写的是政客手段;《红楼梦》讲的是儿女情长; 《水浒传》说的是黑道春秋,说起来“四大名著”只有《西游记》适合平民百姓来读,《西游记》是我们的处世宝典。学门技术好糊口没有“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诸般神通,孙悟空在东海龙王眼里算个啥,在玉帝老儿眼里算个啥,在如来佛祖眼里又算个啥?不要说“斗战胜佛”,就是到“御马监”当“弼马温”都不要想啦!有猴子的地方就有猴王,猴王多如明星。可孙悟空为什么却只有一个?那是因为,有技术的猴王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2.
天制作陶器,夏天耕种,他把自己比做虞舜。一位智者听说了就去见他。他对智者说:“义就是义罢了,哪里用得着去说它呢?”智者说:“您所说的义,是有力气就帮人劳作,有了钱就分给别人使用吗?”他说:“有那个意思。”智者说:“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让更多其他的人...  相似文献   

3.
康先生 《职业时空》2005,(19):19-19
孔子的一位朋友要出任地方行政长官了,就跑来问孔子: “孔子啊孔子,你是一位智者啊,你说我这个地方行政长官该怎么当啊?”孔子说,老朋友啊,搞管理很容易,也很不容易,我呢只能告诉你9个字:“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相似文献   

4.
佚名 《金色年华》2011,(10):1-1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但依然一事无成。 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  相似文献   

5.
十多年前,当公共关系刚刚在台湾兴起时,为了要让一般人了解什么是公共关系,常有人喜欢引“冯谖客孟尝君”一则(典出《战国策》)来解释何谓公关,当时我在《中国时报》有一个“公关人”专栏,亦不能免俗,曾为文详细说明冯谖如何以狡兔三窟为譬,为孟尝君在封地“薛”矫诏令烧债券,以致人民感念,日后孟尝君失意回到薛地,受到人民夹道欢迎的事。孟尝君欣喜之余,曾对冯谖说:“昔先生所谓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但是“冯谖客孟尝君”的典故,其实与公共关系的精义,还是有一点差别的。“冯谖客孟尝君”讲的是一种施舍,一种慈善行为,是利人的。虽然不损己,但并不直接利己。这种单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在家中一呼百应的独生子女被人们称为“小皇帝”。然而,仿佛一转眼的工夫,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都已经成了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和大姑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当“小皇帝”牵着“小公主”的手,踏上红地毯组成一个新的家庭时,是否能如童话故事中所说的“王子与公主从此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7.
我在山西晋祠做田野调查的时候,曾经遇到这样一件小事:两个老汉争论,中国共产党到底算不算是“朝廷”,一个说既然已经成为国家事实上的领导者,自然应该算做朝廷的;而另一个则认为,毛泽东时代应该算是的,甚至邓小平时代也是的,但之后就不再是了,原因在于,邓小平之后的领导人都没有“出像”。所谓“出像”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最高领导人的塑像或者照片。  相似文献   

8.
督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你还没有对他怎么着,他会说你怎样怎样狠;有些人你对他已经说了该说的,但他仍然觉得搔不着痒处。所以,同样的督导,不同的社工会有不同的反应。 我刚到中山大学为社工系做实习督导时,学生给我“魔鬼督导”的“雅号”。当我带着这个“恶名”做督导时,往往引起初次接触的学生一阵紧张:“不见其人,先闻其说”,“还没有见到督导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幽默文摘     
造谣能手有时候找个工作真不容易,人们最担心的是如何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当一位求职者在“简历”一栏中填上‘造谣能手”时,主考官以不信任的口吻挑剔道:“请你造个谣给我们看看。”年轻人走到门外,对那些等待考试的人说:“诸位可以回去了,我已经得到了这份工作,没你们的事了。”白坐木马一个人坐在游乐场的旋转木马上,一圈接着一圈地转着。已经旋得脸色苍白,头晕目眩了,但他还是不肯下来。一位好心的游客说:“天哪,快下来吧,再转就把你折腾出毛病来了!”这个人却摇了摇头坚决地说:“不行!这个游乐场的老板欠着我十…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非常勤奋的青年,很想在各个方面都比身边的人强。经过多年的努力,仍然没有长进,他很苦恼,于是就向智者请教。智者叫来正在砍柴的3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个施主到五里山,打一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柴火”。年轻人和3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里山。  相似文献   

11.
雪侠 《现代交际》2004,(10):30-30
“加西莫多”是我以前的一个学生,他之所以有了这么一个雅号就是因为他和《巴黎圣母院》里的钟楼怪人一样,太丑了!虽然我们从小就说一个人的美与丑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但是“加西莫多”的外表实在不能让人喜欢。他的成绩也令人无可奈何。当我做他的班主任时,他已经是第四次留  相似文献   

12.
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命运□刘大新1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三兄弟很想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于是他们便去找智者,智者听了他们的来意之后,说:“在遥远的天竺大国寺里,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假如叫你们去取,你们会怎么想呢?”大哥说:“我生性淡泊,夜明珠在我眼中只不过是一颗普通的...  相似文献   

13.
冯国川 《金色年华》2009,(11):34-34
智者艾伦·琼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灵魂需要四种看不见的力量来构筑,即:爱、死亡、权力和时间。爱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着爱;死亡是必不可少的,它让我们更明白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在奋斗中成长,但是不要掉人权力的圈套,因为获得的权力相对于奋斗是毫无价值的;虽然我们的灵魂能够达到永恒,但是这都是在有限的机会和条件内做到的,所以时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田惠平常说:“上帝只睁一只眼。”因为,她儿子是像《雨人》一样的孤独症患者;她自己是一个失去婚姻的孤独者;她为之奋斗了10年的孤独症民间治疗机构一直举步维艰。但是,命运并不因此就特别怜惜了她。当“非典”侵城,她的学生第一个倒下,来自全国40个省市的一百多位“密切接触者”让她感到责任重大。她又为不被医院和防疫机构“孤独”而奔走呼号,直至惊动了国家卫生部甚至更高层……“田惠平,你在犯罪!”这是她决心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时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她用她自己的眼睛,记录了发生在北京“非典”暴发的那个春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当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喊出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金牌是‘China’时,当我披上国旗登上领奖台时,我内心的激动无法言喻。七年来,这一场景已经在我梦中出现了无数次。这一刻,我真的站到了世界技能巅峰领奖台,这是对我七年来2 500多个日夜坚持和努力最好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在人们的猜测中,时下的名人似乎都很有钱,过着高消费的生活。其实情况并不完全如此,请看——王昆:我现在还是属于工薪阶层王昆可以说是个大名人,然而当记者采访她时,却毫无人们常见的那种“款爷”派头。记者提出“消费”问题时她竟念起了“穷经”——“我现在还是属于工薪阶层,偶然有一点收入,比如说当个评委什么  相似文献   

17.
黄治琼 《老年世界》2007,(23):17-17
我今年已经退休7年了,一直在外面打工。老伴笑我说:“别人都是打工仔,你只能算‘打工爷’哕!”近几年来,因为一直在工作,精神状态很好,别人都看不出来我已经快七十岁了。  相似文献   

18.
刘海梅 《职业》2014,(10):27
随着职场竞争日益激烈,感到压力大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他们不懂得如何调整情绪。在面临压力时,许多人总是埋怨现实,然而很多时候现实是很难改变的,与其整天在埋怨中度过,不如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想法,通过自身来化解压力。毕竟,改变想法比改变现实要容易得多。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一个农夫和他的太太、孩子生活在一起,可是他生活得很不开心。于是他去问村里的智者:"我现在很痛苦,该怎么办?"智者问他:"家里有牛吗?"农夫说没有,于是智者让他牵两头牛回去。可是过  相似文献   

19.
<正>当男友说出"分手"两个字时,韩霏的心,忽然有一种绝望的悲凉感。这已经是她第五次失恋了。韩霏的初恋是在大学。即将毕业时,男友却提出分手,说自己爱上了别人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智者,他的身边有一大群慕名向他拜师学艺的学生。一天凌晨,天还未亮,四围一片漆黑,智者问了他的学生一个问题:"你们谁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才可谓黑夜的结束、白天的开始?"学生们面面相觑,大多都回答不上来。这时有一个比较机智的学生说:"是不是可以说,当你能看见前面走过来一只动物,并能分辨出它是一只绵羊还是一只山羊时就是黑夜的结束、白天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