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涛 《中国藏学》2023,(5):168-177+219
农牧结合与否是各国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决策。文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资料和政府统计数据,分析当前西藏农民生计中农牧结合现状及其政策价值。研究表明:(1)江孜县班觉伦布村的田野调查显示,农牧结合策略仍是当前多数村民生计中的最佳选择,农牧结合策略所带来的综合收益是单一种植业收益的1.5—2倍,并在维护藏族传统文化和抵抗风险冲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西藏74个区县中农牧结合策略仍较为普遍;其反映出来的农牧结合综合收益水平与班觉伦布村类似。(3)西藏农民生计中农牧结合策略生成演变的内在逻辑,在于实现了种植业、畜牧业之间产品及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农户家庭中半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农牧产品和劳动力的价值增值。(4)政府在制定土地流转补偿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土地流转后畜牧业的损失;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时,要根据农牧结合的程度,因地制宜、慎重稳进。  相似文献   

2.
李国栋  张建伟 《西藏研究》2023,(1):120-126+159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受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高产为基本理念的现代农业体系与传统可持续农业体系之间形成基本矛盾,传统农业耕种技术、生产经验和农业智慧面临消失的困境,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农业文化的记忆留存,保护和传承好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目前,西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需要从保护体系建设、内生价值提升和历史传承发展等角度推动西藏农业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让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相似文献   

3.
西藏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但大部分资源目前只是隐性优势,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较低。1996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仅64.76亿元,只占全国的0.0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732亿元,仅为全国的48.49%。西藏工业发展水平低,1996年工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6%,农业仍占相当大比重。就经济发展现状而言,西藏是中国最大的受援区,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比重十分低。但西藏的战略地位重要,而且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后发优势。正确认识西藏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确定其未来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西藏的发展是巩固国防…  相似文献   

4.
农业不是短期的产业,强调农业的持久展,增加农业后劲,这是任何国家农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持续农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求人类通过社会化劳动生产,永久待续地利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资源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过程和保护生态环境,以生产足够的农产品、畜产品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如何吸收国内外持续农业发展的先进思想,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好经验,已成为西藏农业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极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西藏东部农业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实…  相似文献   

5.
西藏红色革命历史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是“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的重要发祥地,红色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目前,西藏红色旅游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需从深挖红色旅游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红色资源宣传、树立红色旅游品牌形象;整合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加强区域合作、实现红色资源共商共建共享等方面.着手施策,从而促进西藏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丽红  袁惠爱 《西藏研究》2023,(5):1-10+159
旅游业是西藏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可基于数字经济的全新视角,结合西藏在数字要素获取、数字化应用场景和数字化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短板,通过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利用数字经济整合行业资源、推动行业融合、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路径,构建动力转换、效率提升和服务质量改善的机制体系,实现西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探讨的背景 西藏自治区属于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范围内,根据西部大开发所提出的五项重点的精神,如何利用、开发本地自然资源,把潜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应该是我们工作的内容之一。然而,在农业资源中,水热资源至今仍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识,相当部分县的水热资源较好,但利用率很低,没有发挥其经济效益。 西藏农业粮食亩产量不高,每年要从内地进粮解决吃饭问题,牛、羊骨瘦如柴,市场上不少的肉和酥油是从青海、甘肃运进西藏的。按西藏土壤普查耕地数量为523万亩,西藏1998年粮食总产85万吨,平均亩产16…  相似文献   

8.
运用Hausman检验法对本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西藏自治区的20个县162户的3年数据进行完全对称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支持的农用机械和大棚种植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西藏农业生产水平,同时发现传统农业经验技术对西藏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在西藏农业生产中,应加大挖掘和提高西藏各地的传统农业经验技术的传承和利用,推动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政洽‘经济‘万、犷、r、‘才、了、声官、了吸、护.、‘、r、山‘︸哎﹄西藏地区汽车运输企业誉理初探试论西藏的农牧结合问题试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价格欢策把供销社办成农牧区综合服务中心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加速发展西藏经济的探讨论西藏工业经济发展的客规规律性及对策谈国营企业的利改税论西藏民主改革的几个问题发挥西藏收业优势加速发展牧业经济试论西藏批发商业体制的改革关子发展我国民族经济学浅见贾东海铎 孙彼 安新固 尹可 莽元忠鸟曼丽校 李德普 孙红 高闻中 黄万纶 李德普 乔元忠 施正一t~工庵圣1一2了)1一3石)2一30)Z…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央召开的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指出:“没有现代化的能源建设就没有西藏的现代化”。开发能源,对于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西藏能源资源丰富,在水力、地热、风力和太阳能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区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西藏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保护、支持农业发展,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是西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由一江两河地区18个县向全区74个县的战略转变,对于顺利实现到本世纪末“粮油肉基本自给,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和多数群众生活达到小康”的农村工作三大任务和目标,加快我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农业综合开发的初步成果培植了西藏现代农业生产力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大背景下,农业综合开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2.
西藏是我国重要而脆弱的生态区,如何处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至关国家生态安全和"美丽中国"的建设,为此西藏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目标。然而,现阶段的西藏生态经济在内涵和模式上模糊,生态经济还未形成规模。因此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发展生态经济,重点发展具备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管理优势的产业作为生态经济的主打产业,同时应限制资源消耗量大、技术不成熟、生态破坏严重以及不符合建设美丽西藏目标的产业,逐步发展具有西藏特色的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农业绿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绿色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要求。文章基于西藏自治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构建农业效能、生态节约、城乡融合三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西藏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演变趋势以及内部空间差异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发现,西藏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生态节约方面是薄弱环节;内部空间差异不大,但局部地区短板较明显。西藏需要进一步树牢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农业绿色品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王文长 《中国藏学》2006,(2):96-101
西藏乡村是中国区域社会最边远的一角。城市化如何化及乡村,乡村以何种方式和姿态融入开放社会,这是西藏发展面临的考验。本文认为,西藏乡村仍将在城市化中存在,乡村发展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的,调动城市与乡村两个积极性,内含乡村发展的城市化更符合西藏迈向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利益。经营乡村是西藏乡村建设的新方向。以经营的理念去认识、发现西藏乡村资源,在开放市场中激活乡村资源,使西藏乡村在加强建设的同时,更充分地实现乡村资源价值,这就是西藏乡村的出路——走向繁荣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清代西藏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社会生产的行业或经济部门,它是一个介于社会经济宏观总量与微观细胞——如家庭等单位经济实体——之间的中观层次概念。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清代西藏社会经济的产业发展尚处于较为低下的阶段。在清代对西藏社会经济生活影响较大的产业主要有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清代西藏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是:畜牧业是清代西藏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在当时的社会生产中所占比例最大。农业是清代西藏社会经济中第二大重要产业.手工业在整个社  相似文献   

16.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西藏传统体育是西藏人文资源的组成部分,是在西藏高原地域环境和地域条件及藏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并在西藏经济社会的进程中和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得到认识。它和西藏历史、宗教、艺术等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西藏地域特点和丰富多彩的藏民族文化,深入开发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存和发展具有藏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全民健身机制,使传统体育资源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农村经济成就斐然,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多层面变迁和农村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是推动西藏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农村发展资金支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西藏农村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个社区考察西藏山南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南地区是西藏农业肇兴之地。在西藏自治区下属地(市)中,山南地区农业产值占全自治区的11.01%(1995年),所以我们选择了山南乃东县结沙居委会为定点调查地,同时结合山南地区的情况,考察研究西藏农村经济现代化程度及模式。 一、生产发展状况 生产发展水平高低、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及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等指标,是衡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尺度。我们首先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分析山南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一般说来,资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如水利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等。所谓社会资源,是指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人文环境和条件的总和,如资金资源、劳动力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西藏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前者。新中国建国50年来,在论证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类论著中,人们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利、矿藏、耕地、草场、森林、野生动植物等作为西藏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西藏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京波  阿华 《中国藏学》2007,(4):108-111
西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西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改变全区信息化落后的现状;对于抢占国际藏学研究领域的制高点,保护西藏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于批驳达赖集团散布的"西藏文化毁灭论",促进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