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代后期的都城“殷”,也称“北蒙”,从公元前十四世纪盘庚迁都到这里,到纣,曾长期是殷王朝的国都。《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迁都。”这里,曾经是一个繁盛的都市,人口集中,手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尚书·盘庚》三篇,是商玉盘庚在迁都前后围绕着迁都问题所作的几次讲话。这是商代保存至今最长的文字资料,为治商史者所珍视。目前,我国史学界提出商周时期的政治体制是民主制的城邦联盟,而周代又是继承和发扬了商代的传统而来的。商代实行民主制的主要根据则是《尚书·盘庚》三篇。因此,着重研究一下这三篇中所反映的有关商代政体的内容,对认识商周时代的政治制度,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正确称谓中国古代社会,必须以其基本生产方式为依据。而分析《盘庚》篇人际关系,并无奴隶制痕迹。和西方奴隶制形成过程相比照,盘庚之所为刚好堵塞了中国古代社会走向奴隶制之路。商周时期,王侯占有土地,以租税合一形式剥削血族成员,以宗法组织进行统治,是和奴隶制不同的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应有一个特殊称谓,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4.
吴锐发表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的《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失败检验“走出疑古”》一文认为,以“走出疑古”为导向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实际是怀疑真古,相信假古。该工程对夏商界标、商周界标所采取的“断沙锅”式的。患路,在中国文明史认识上的“五千年情结”和四大文明古国重新排座次的刺激,  相似文献   

5.
在一定范围内普查五星聚的出现,以夏禹至夏桀的联系年数搜索禹桀五星聚的8组解,再以仲康日食及夏商周的总年代条件选择出夏禹元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汤灭夏为公元前1600年。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范围内普查五星聚的出现,以夏禹至夏桀的联系年数搜索禹桀五星聚的8组解,再以仲康日食及夏商周的总年代条件出夏禹元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汤灭夏为公元前1600年。  相似文献   

7.
一、汉字顺序旧习的形成根据大量的商周青铜器铭文,与殷墟甲骨卜辞,以及《尚书·多士》所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证明《尚书·商书》中的《盘庚》上、中、下三篇,叙述商王盘庚迁殷事迹,确出自当时史臣之笔。又结合殷契卜辞与商周青铜器铭文内容,证实我国在公元前的十余世纪,即距今三千余年前,早已造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汉字。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文字结合实用,汉字字体也几经改革。由先秦的各体篆文——古代文字,演变为汉隶成熟以后的各种今体文字。但汉字的先后排列顺序,一直保持着自上而下,自右行起至左行的习惯。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拼音文字,从左到右横写的方法不同。而左起横写,对读者与书写者来说,确较方便。何以汉字顺序成为直行右起?有其历史的客观原因。郭沫若在其所著《殷契粹编》中,所收第114片甲骨,凡有横划之字均缺刻横划。此乃未曾刻竟的一片甲骨。由此可以推知殷人锲刻卜辞的方法,是执刀锋刃向内,逆入直下,取其省力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垒筑过向超自然力量祈祷默告的祭台。中国殷代的祭台之大,牺牲之众,世所罕见。就甲骨文所提供的资料,据胡厚宣先生考证: 总算起来,从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在这八世十二王、二七三年(公元前1395年——1123年)的奴隶杜会昌盛期间,共用人祭13052人  相似文献   

9.
由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著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一书,已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发行。夏商周断代工程是我国在20世纪组织的第一个由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进行研究的重大科研项目,自启动之日起,备受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的关注。本报告简本《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出版  相似文献   

10.
邵雍的《皇极经世书》一向被认为是"推步之书",它对中国历史的一些精到见解因此而被淹没。但是,仔细梳理分析《皇极经世书》对中国历史的记述可以发现,它把中国有纪年可考的历史定位在公元前2327年唐尧甲辰,推断夏朝之建在公元前2166年,这不仅比"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夏朝之建(前2070)提前了近百年,而且其推断都有权威翔实的文献依据,表现出尊重史实和文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华夏之名应该源于华胥国和夏朝,而华胥是伏羲故国。结合古籍文献和考古学的结果,可以初步确定伏羲是约公元前4478年的华胥国的首领,伏羲诞生前后到炎黄出现时存在的华胥古国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约为公元前4600年至前2700年,地域主要为黄河中上游地区。中华文明源于伏羲及其故土——华胥国,由此应该重写中华上古史。  相似文献   

12.
商代隞都探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商代奴隶制王朝经历的约五,六百年历史中,曾五次迁都。首次迁都的是商王仲丁,从亳都迁于隞,其后是河亶甲迁相、祖乙迁邢、南庚迁奄,到盘庚迁殷之后才不再迁都。仲丁迁隞的历史,文献上有明确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史书都载西汉的起始年为公元前206年,但公元前206年刘邦尚未夺取天下,只是汉王。自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到公元前202年(姑且定为公元前202年)西汉王朝建立的五年空挡究竟属于哪个朝代,成为历史悬案。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大量典籍和历史遗存,对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进行考证,得出结论: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3年应属于西楚王朝。  相似文献   

14.
与盘庚有关的商都,文献材料主要有奄、邢、亳、殷等,考古发现至少包括洹北商城和殷墟.研究发现,盘庚既非直接从邢都迁往殷地,也不是直接从奄都迁往殷地;在盘庚为王期间,经历了从奄迁"河南"之亳(郑州商城)、又从河南之亳迁往殷地两次迁都.其中第一次迁都可能与阳甲时期商王朝国势变衰、盘庚意欲振兴商王朝有关;长期洪水泛滥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可能是盘庚第二次迁都的主要原因.郑州商城的发现表明,这里不仅是商汤之亳都所在,而且整个商代前期该城并没有被废弃,而是作为主要的政治中心一直存在着,故盘庚"复居成汤之故居"应为此地.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殷都位于今安阳西北郊一带是毋庸置疑的.洹北商城发现有大型城垣和宫殿区遗存,性质为商代都城无疑,其年代与盘庚迁殷的年代及小辛、小乙的年代相合,故其为盘庚所迁殷都的可能性甚大.殷都经历了由"盘庚之殷"(洹北商城)向"武丁之殷"(小屯殷墟)之变迁.从洹北商城宫殿区普遍存在烧土块堆积、小屯宫殿区临近洹河而建、宫殿区及周围开挖有多条水沟等现象推断,"盘庚之殷"被废弃的原因与武丁初期的一场毁灭性的火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的幼年时期,也是古代东方文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一向为人称道的华夏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大体就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基础。而夏商周时期的教育,对这种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形成,无疑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弄清它形成的基本过程,找出其特点,不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繁简之争,自古有之,且从未停息。这是构成汉字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一个内部因素。从古代汉字到现行汉字,其间,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后一种字体基本上都是对前一种字体的简化。显然,其总趋势是由繁杂难写向简单易写的方向发展,这是汉字发展的主流;与此同时,繁化现象也从未消失,由简趋繁则构成了汉字发展的支流。正字法是指使用文字的规则,是文字规范化的结果。汉字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正字。商代文字以图象为主,字划复杂。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代君主盘庚把都城从毫迁到殷,进行了一系列的复古改制,中兴了濒于崩溃的商王朝。随着经济的中兴,文化也得到  相似文献   

17.
商周青铜器铭文语言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殷商武丁晚期到文丁为滥觞期,此时铭文只有一些标记性的单词或词组,谈不上有什么文学性;从殷末帝乙到西周为兴盛期,这是商周铭文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其表现是遣词造句日趋丰富,逐步凝炼成博约温润的语言风格,形成某些程式化套语,铭文多从《诗》《书》中吸取语言营养,西周中后期铭文出现一些四言句,少数铭文具有韵律,铭文语言内涵丰富;春秋为铭文语言蜕变期,铭文大势由繁趋简,四言韵文情形增多,而铭文语言内涵减少;战国为铭文语言衰落期,除少数铭文为精心制作之外,绝大多数铭文语言简单粗糙,缺少文采和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一《诗经》十五国风中的魏风和唐风,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是晋诗,用今天的话讲,也可称之为“山西调”或“山西民歌”。《诗经》的创作年代,从西周初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前后绵延了五百多年;其中,国风的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的作品。也就是说,魏、唐风诗产生的时代,大体上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前六世纪之间约二百年间。如果  相似文献   

19.
夏商周断代工程与古代文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基本情况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我国"九五"期间的重点攻关项目.从1996年5月启动,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到2000年10月通过了国家验收并获奖.它是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的上古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年代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传统说法,把夏、商、周称为三代,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已显示有国家的意义。夏代起于何时?其说不一。中国历史年代,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八四一年,才是正确纪年的开始,以前的年代不甚确切。那么,夏代年代究应如何断限呢?根据史记夏本纪注引《竹书纪年》说夏“有王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三统历》说夏是四百三十二年,商灭夏是公元前一千五百六十二年,当由此上推,得出夏的年代断限。则夏代应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时间约五百年左右,距今约四千多年。解放后出土的偃师二里头文化,洛阳王湾出土的文物,根据测定数据,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