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晓 《社区》2010,(15):16-16
一位自称“年轻居委会大妈”的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某80后社区工作者在网上发帖,记录了自己入户登记出租屋住户身份证的经历。以下是她和一位“美女”居民的对话:——(面带微笑地)你好,我是××居委会的,需要登记一下您的身份证。——(口气很不友好)你凭什么登记我的身份证?——(解释地)我有证件,我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按上级要求来登记住户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2.
《新天地》2007,(1)
王文英是北京展览路的“老街道”,对居民工作有深厚的感情。退休后,她仍热心为街坊邻居们排忧解堆。后来,年届70的她干脆当起了小区里的“义务理发师”当“义务理发师”缘于为一位老人理发。那是2004年6月,老王听说有位住在新街口的老人,  相似文献   

3.
张冬梅 《社区》2015,(15):42-43
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几十年如一日更是难上加难。陕西澄合实业王村社区就有这么一位志愿者,她叫冯富英,连续三年获得社区“好居民”荣誉称号,但是她很谦虚地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4.
“110”和“120”是老百姓遇到困难时最常用的求助电话,而在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白云街道云峰社区,居民遇到困难和麻烦时,首先想到的却是一个普通的住宅电话。电话的主人是社区里一位普通居民,叫单丰美。她的电话24小时“开放”,只要居民有困难,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去帮忙,因此,她被人们称为“110大姐”。今年68岁的单丰美,是大连海藻工业公司的退休职工,退休后她曾担任过几年居委会书记和主任。社区合并调整后,因为年纪大了,她从社区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本该就此颐养天年的她,却总是闲不住。她还养成了这样一个“毛病”———每天早晚都绕社区一…  相似文献   

5.
赵歧 《社区》2013,(31):24-24
河北省保定市前进社区是一个有100多户居民的“法院宿合生活小区”,一直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平日里,小区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儿都由一位退休的冯大妈义务管理着。冯大妈这一管就是30年,由于她热心负责,为居民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逐步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大家伙都把她称为小区的“总管”。  相似文献   

6.
王加山  曾清华 《社区》2005,(20):28-28
在厦门市湖里区康乐社区居住着1.8万名居民,残疾人超过百余人,是湖里区残疾人最多的居委会。为了让这里的每一位残疾人生活得舒心,社区居委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他们实实在在地“当了家”。残疾人李女士,家庭生活很困难,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她不知道如何申请。社区居委会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很快帮助李女士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手续。杨阿婆是个贫困残疾人,9年前儿子去世,儿媳改嫁,丢下了个吃奶的孩子——小陈。时任居委会书记、主任的卢秀红与杨阿婆结了对子。小陈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家里困难,奶奶不让她上学。卢秀…  相似文献   

7.
魏城 《华人时刊》2006,(4):13-16
2006年春节,在伦敦的一辆巴士上,一位黑人妇女对我说:“Gung Hey Fat Choy!”见我一脸诧异,她马上改用英语说: “Are you Chinese?”(你是华人吗?) 我点点头。她这才放心地说:“Happy Chinese New Year!”(春节快乐!) 我们聊了起来。我最终才搞明白,她说的第一句话是粤语的“恭喜发财”。我粤语原来基础就不好,再加上她走样的发音,所以没听懂。她告诉我,她是当天下午在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学到这句话的:当时广场上正举行英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一位华裔主持人用粤语不厌其烦地向广场上的英国人传授这句  相似文献   

8.
电话自称“老年保健协会”72岁的王大妈是家住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的一位居民。2006年12月21日下午,她接到一名自称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工作人员的男子打来的电话,通知她第二天上午去听免费的健康教育讲座。  相似文献   

9.
爱姑是一个比祥林嫂和单四嫂子更为复杂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人们对她的认识很不相同。有的人说爱姑是一个觉醒了的劳动妇女的典型;有的人说,“爱姑者,爱古也!”她是那种“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为着维系腐朽、反动的封建秩序和封建制度”,“地位高尚,能玩弄一部分封建权势和利害的人”的“真实写照”(见《艺谭》1981年第2期《从单四嫂到祥林嫂》);有的人则既肯定爱姑为争人权而表现出的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斗争精神,又否定她身上严重的旧意识和思想上的盲目性、妥协性。笔者比较倾向于最后一种意见,下面对爱姑的形象及其悲剧的根源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担任“小巷总理”,从事社区工作。一年多前,山西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社区工作管理专业的10位大学毕业生,通过居民选举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山西省首批大学生社区干部。一年多过去了,他们在社区工作得怎么样?社区大娘是我的报信人在太原市铁匠巷社区居委会见到牛晋贤时,她正在忙着给前来办理准生证的一位居民办理相关手续。今年25岁的她,是该社区的副主任说起当时大学毕业后选择到社区竞选社区干部的原因,话语不多的牛晋贤淡淡地笑了一下说:“是我家人的建议他们觉得我是学社区工作管理专业的比较对口…  相似文献   

11.
陈华 《社区》2006,(22)
2006年10月12日,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大港街道港南花苑社区慈爱中心正式挂牌。在慈爱中心大厅里,衣服鞋帽、香皂毛巾、米面油等日常用品一应俱全,整齐地摆放在橱架上,工作台上的分发台账密密麻麻地记载着社区困难户的领取记录。慈爱中心管理人员介绍说,超市是慈爱中心的业务之一。超市里的物品都是社区居民和爱心企业捐助的,慈爱超市开业的第一天,就收到各界捐款28万余元,截至目前,慈爱中心已接收社会各界捐助49万多元,还有不少居民捐赠的衣物。令人感动的是,一位退休老干部将自家5间半祖房全部捐给了社区慈爱中心。记者看到一份委托书上写道:…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宜兴市宜城镇为期一周的首届“邻居节”落下了帷幕。但对许多居民来说,他们还沉浸在“邻居节”的欢快气氛里,真正的“邻居节”似乎才刚刚拉开帷幕。一位平时很少与人交往的老大妈,因为在“邻居节”里参加了一次舞会,现在她再也不甘独自寂寞在家,每天跟  相似文献   

13.
“我们社区里有一位出了名的环保大使,她已经坚持节约环保20多年了。”郑州市伏牛南社区的居民,都知道社区里有这么一位大姐。这位“环保大使”,就是伏牛南社区的居民卢新萍。说起她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并坚持环保,她说:“23年前,也就是1983年的夏天,我到一个远房亲戚家,无意中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有关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一些信息,对我触动很大,回来之后,我就在平时的生活中坚持节约和环保。”卢新萍说,在她的坚持下,现在全家人都养成了节约和环保的习惯。“我们家人洗澡时,都会用脸盆把水接着,这些水可以洗衣服,洗完衣服澄一会,把上面的清水倒出…  相似文献   

14.
齐国“姑姊妹不嫁”与“巫儿”之俗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在齐国建国初期的国君阶层中曾流行过“姑姊妹不嫁”的遗风,但它至春秋初期后不再见于记载,而所谓齐襄公、齐桓公二位君主曾经有“姑姊妹不嫁”“污行”的史实也经不起推敲,其疑窦丛生,很难使人信服.并且所谓齐国民家“长女不嫁,为家主祠”的“巫儿”之俗,也并非只是替其家主祠,而是当时平民无儿子继承家庭中以长女招赘夫婿的一种婚姻形式.  相似文献   

15.
朱文龙 《社区》2013,(30):40-41
她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但每一句朴实的话都温暖着百姓的心;她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感动着社区的居民,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和衷心爱戴,社区居民亲切地称她是“社区110”“当代活雷锋”,她就是江西省丰城市剑南街道东郊社区代主任胡萍,发生在她身上的社区故事,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6.
郭庆丰  叶明 《社区》2014,(18):20-21
一位第一次参加竹西社区“社区议事协商会”的代表曾经说出了两个“没想到”:没想到是真民主,没想到是真透明。竹西社区2002年成立之初,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多次召开居民听证会,采取宣传教育的方式,树立居民的自治意识,充分调动居民管理自身事务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民主自治建设,在全市率先设立“居民论坛”,定期邀请居民议大事解难题,10多年来,—直是江苏省扬州居民自治的“老典型”。  相似文献   

17.
一个很平常的手势在一般人眼里只是某个动作符号,但在精通医术的薛钜夫眼里却是患者向他传递的信息。2004年的一天,一位女病人走进“顺义国医院”的专家诊室,她挂的是8号,当时7号马上要结束,她没等薛钜夫叫就直接进了诊室,当薛钜夫问她是几号时,她飞快地用手打了个“八”的手势并响亮地说:“8号。”这个极不起眼的手势,引起了薛钜夫的注意,待病人坐定,他凝神把脉。一会儿,薛钜夫问:“您的脾气好急呀!?”“咦,您怎麽知道的?”女病人觉得神了,反问道。“您进门时就已告诉我了,请问您多大年纪?” ……  相似文献   

18.
任向琳 《老友》2014,(10):28-28
江铜集团永平铜矿,有一位闲不住的退休干部,她叫辛玉芝。辛玉芝老人今年87岁,有61年党龄。1982年,她从永平铜矿医院医师岗位上退休后,30多年来坚持为身边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永葆共产党员本色,感染了好几代人。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辛阿姨”。  相似文献   

19.
社区谭竹青是一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她为长春市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的居民服务近50年。2005年12月3日,她倒了下去。她的离去震动了整个社区,上千居民冒着零下18℃的严寒为她送行,令人感动。谭竹青是一位普通的社区主任,为城市社区中最琐碎、最繁杂的小事而操劳,但她48年如一日,始终不渝地将为居民谋幸福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去追求,把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解决居民的生活需求上,为民着想,为民服务。谭竹青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全国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学习楷模,她的先进事迹,生动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张炎 《社区》2012,(15):4-4
“门前的草坪存在有20年了平时是老人孩子休息玩耍的地方,现在却要改成停车场……”家住福建省厦门市莲岳里115号的居民张先生拨打导报记者电话说。(《海峡导报》3月1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