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王运宝 《决策》2009,(2):21-24
天时、地利、人和,安徽正迎来经济提速的最佳环境。特别是泛长三角的外部推力与安徽的内生动力相结合,两者并列前行,正在裂变出安徽起跳的最大支撑力。  相似文献   

2.
黄炜 《决策》2004,(8):32-33
经过十几年发展,安徽上市公司总数43家,累计发行股票46只.位居全国第13位。目前,安徽资本市场还存在总量规模偏小、证券化率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为适应“861行动计划”的部署和要求,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促进安徽经济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劲松 《决策》2004,(7):1-1
这次国家控制的重点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低水平盲目投资,支持的是目前较为薄弱的农业、能源、交通等产业发展。在控制的行业中,也不是全面封杀,对有利于结构升级的技术改造项目还是支持的,安徽的马钢、海螺不属于国家控制之列,而国家支持的都是安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相似文献   

4.
杨敏 《决策》2009,(5):13-16
公选的地方探索,一直在无形的坐标体系中演进,如果说“横坐标”是中国干部选任制度改革,那么,“纵坐标”就是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安徽13年的公选创新就是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安徽     
《领导决策信息》2010,(10):21-21
尽快修建淮海铁路 由来自安徽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徐景龙领衔并请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共60名全国人大代表附议正式成议案,建议国家尽快修建淮海铁路。安徽人大代表陈启涛提出的建议:综合利用淮河两岸地上地下的资源。打造以蚌埠等城市为载体的淮河三角洲。  相似文献   

6.
刘胜男 《决策》2010,(6):I0006-I0007
当前,安徽已经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未来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支撑,更加需要各类人才贡献聪明才智。构建安徽人才高地,培养吸引使用好各类人才,已经成为安徽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构建安徽人才高地就是要使安徽成为人才数量多、质量高、结构好、效益突出的区域。在各类人才中,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分别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关键人才,是“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关键人才,是决定安徽刨新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品牌安徽     
策划人语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品牌经济,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品牌经济发展做出了战略层面的规划和战术层面的部署。在当下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品牌是最有力量的助推器之一。不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还是从周边挤压中实现跨越赶超,现阶段的安徽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品牌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安徽向东     
杨敏 《决策》2005,(5):18-20
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是安徽崛起的主轴线。  相似文献   

9.
杨敏 《决策》2010,(7):60-62
如果说,国际和国内等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发展机遇,对安徽乃至其他省份来说都是机会均等的话,那么,安徽还独具一个战略性的机会窗口。  相似文献   

10.
徐浩程 《决策》2004,(7):18-19
自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县域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最好时机。江阴,昆山等百强县,给“长三角”带来了蓬勃的经济实力,而广东也开始正视县域“短板”。在此,中部县域经济该如何走?“要在中部率先崛起”的安徽县域经济又该如何走?2004年5月安徽省委党校举办“第二期市厅级干部‘安徽经济与社会发展’专题研讨班”,专题研讨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并到各地考察调研,让我们得以一窥安徽强县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1.
黄漫宇 《决策》2004,(6):44-45
本文以SWOT方法的基本思路为基础.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安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国家宏观经济形式和政策给安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安徽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以求取得长足发展的具体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安徽如何在适应中求发展?正如安徽省省长王金山所说,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消除调控与发展“对立论”,看到二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要充分认识到,调控绝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欠发达地区也有需要调控的内容,宏观调控中也有加快发展的机遇;“坚定不移地服从宏观调控,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抢抓机遇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安徽改革农业特产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名旵 《决策》2003,(5):21-23
作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轫之地,安徽在农村改革方面向来不缺乏创新与激情。继2000年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之后,安徽目前又一次实行了重大的农村税改。  相似文献   

14.
《决策》2006,(12):F0002-F0002
2005年12月20日,安徽首家农村合作银行——安徽马鞍山农村合作银行正式揭牌成立,至今已走过了一周年的征程。  相似文献   

15.
姚成二  贾志伟 《决策》2023,(9):28-31
<正>安徽为何“画风突变”?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何能异军突起?安徽发展新兴产业的手法为何越来越“潮”?当下的安徽,话题感很强。“逆袭”“硬核”“新能源汽车大省”“制造业TOP10”……一系列新标签,不断刷新着安徽的产业新形象。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安徽、好奇安徽、发问安徽,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安徽为何“画风突变”?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何能异军突起?安徽发展新兴产业的手法为何越来越“潮”?  相似文献   

16.
没有名牌就没有影响力,没有名牌就无法增强安徽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在简要阐述安徽绿色农产品名牌战略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安徽绿色农产品名牌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安徽绿色农产品名牌战略实施的相应对策与建议,以使安徽绿色农产品名牌建设取得好成果。  相似文献   

17.
高开华 《决策》2009,(6):I0012-I0013
在安徽加速崛起的征程中,教育必须更好地为安徽崛起服务。  相似文献   

18.
张家麟 《决策》2007,(7):60-61
"十一五"时期,是安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实施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在中部率先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安徽步入体制创新、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农垦经济在安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其打造成安徽"十一五"时期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9.
朱先发 《决策》2008,(10):I0002-I0003
安徽科技实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具有发展创意经济的较好基础条件。安徽处于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发展创意经济正是一个适时之举。  相似文献   

20.
种昂 《决策探索》2013,(23):62-65
这两天,张启民奔波于安徽各级发改委,忙于申报一个总投资10.5亿元的农业项目。他所在的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帝元”)正酝酿在宿州市蛹桥区投建一个2万多亩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