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宪峰  周秀红 《理论界》2008,(11):159-160
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具有相通性,这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预设。若从理论上得以充分证明,就说明我们探寻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选择必然切实可行、且必将实现应有的德育效应。本文作为课题的重要成果之一,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这才是公共艺术教育真正实践着美育的德育功能、并最终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旨归。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在从事政治思想工作和管理国家教育工作中,对德育方面的论述和主张是较为丰富的,这些思想构成了他伟大贡献的一部分,对当前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明确的指导性。一、关于德育目标、任务及地位的论述周恩来从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深谋远虑,一贯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建国以后,他多次给学生做报告,同他们谈心,谆谆教导他们要认清方向,明确学习目的,选择正确的成长道路,发表了许多深远意义的卓越见解。1.关于德育的目标。建国之初,周恩来就向青年学生提出“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为谁服务’,从实质上讲,就是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3.
私学创立之初的孔、墨二子尤其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教育的历程。孔子把传统的"六艺"教育扩充转化为"六经"教育,形成了儒家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深刻影响并规约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路向。墨子主张教育内容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把教育视为治国的三大措施之一,其教育实践促进了当时学术文化活动的发展。孔墨对教育内容的创新,使智育与德育合为一体,而以德育为主导,德智一体从此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最好运用是在书院教育中。历代书院大师们都把以德育人作为书院教育的理念,将道德品质的培育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在长期的实践中,书院大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对儒家德育理论的继承和改造、综合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与有效的实施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不失其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试析古代德育的政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儒家提出的道德准则和要求。从先秦到明清的儒家学者,都特别重视德育,在他们看来,思想道德品质是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德者,才之帅也”(《礼记·学记》),遂有“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说法。孔子提出了“举贤才”、行“德政”的...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步入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作为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已见端倪。以智力为支柱的知识经济,使得崇尚知识、智力成为世界性潮流,与此同时,有可能助长重智轻德的倾向,形成对高校德育地位和作用的挑战。面对这一新情况,高校德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古代史学许凌云一、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藏史学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部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史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发达的学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优良传统和民族特色。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治理是一个事关天下“公私之交”、社稷“存亡之本”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诸如“治理”“治术”“治具”“治法”“治政”等思想一以贯之,形成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治理思维,这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上都是独特的。对于中国传统政治而言,治理本身就蕴含着中国古代的政道和治道。中国历代诸子也大都将治道或政道作为首要关注的问题加以探讨和实践。纵观中国传统,所谓治道或政道,就是“因循而治、杂采诸术、阳儒阴法、以道御之”。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诸如轻重、刑名、礼乐等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的中国治术或政术。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诗学与史学均很发达,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不同程度的互渗。诗之渗透于史,表现在从《左传》以来的多种史书中,都有意无意地引诗入史,形成中国中书中中有诗的独特风貌。而史之渗透于诗,也十分多见。概而言之,约为两端:一乃说诗者以诗证史,或以史证诗,有所谓“诗史”之说;二乃作诗者以诗咏史,在诗体中有咏史一格。二者构成了中国古代诗体介人史学的两种不同方式,通过透视这两种方式,以及说诗人对这两种方式的不同观念,可以见出中国古代说诗者对涉及到史料、史实、史法的作品所表现出的二律背反现象。诗史——说诗者对…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等数学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结合高等数学教学实践,阐述了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方法:正确认识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让思政教育“如盐入味”;教师以身作则。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讨:将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当代建设成就、日常生活知识、辩证法思想、文学艺术知识、数学人物和数学史、励志教育渗透、融合到课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精神和美好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1.
陈涛 《社会科学论坛》2007,(10):146-150
治经济史的学者对“马行街无蚊”这则史料相当熟悉,学者们在研究、论述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时,经常引用此则史料。然而,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这则史料的分析仅限于经济史、城市史研究中,未免有所局限。其实,“马行街无蚊”这则史料还可以从环境史角度来思考、分析,它体现了古人的环境意识,而我们通过梳理中国古代的环境意识,正有助于更好地建构中国环境史。  相似文献   

12.
在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中,德育居于首位。而作为学科,德育又是一门建设中的学科。它有很多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就它的涵义和本质试作探讨。一、德育的涵义中华民族拥有自己的传统美德。我们根据汉语典藉,对“德”、“育”及“德育”试作述评。“德”有哲学、政治学和伦理学方面的意义。“德”的哲学意义是:事物从世界本原中所分得或获得的特性。《庄子·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这里所说的‘’物得以生”是指某物之所以为某物的特性。《管子·心术上》…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是官学的补充。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的办学形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通过对它的产生与发展的分析,可以了解书院在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的规模、兴衰以及对当朝政治的影响,从而了解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及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4.
家训是古代的一种家庭伦理教科书 ,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古代家训中以德为“本”、以德为“富”、以德为“要”的家庭德育定位 ,以及倡导早期德育 ,强调道德化育的家庭德育思想 ,对于当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德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君  欧雨云 《船山学刊》2015,(6):104-109
传统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教育形式,其丰富的德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近十五年来,关于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围绕传统家训德育内容、方法、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挖掘了传统家训的德育精华,为家庭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二千余年。这在中国思想史上都是罕见的。今天回过头来,作出认真的总结,找出它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并为它在当代意识形态领域安排一个恰当的位置,是有必要的。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主要有以下原因。1.封建的生产方式长期相对稳定对中国古代史的分期,或以为从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到鸦片战争以前,延续二千多年;或以为自西周武王革命以后就进入封建社会,至鸦片战争,共计三千年左右。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自…  相似文献   

17.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意识形态概念经历了从贬义到中性含义的演变,这也推动着意识形态观的视角生发从批判到建设的变化。这是时代和实践推动的结果,也是理论自身内在发展逻辑所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嬗变史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在于:必须将理论置于现实之中,深刻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的现实逻辑;必须通过借鉴与批判把握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理论逻辑;必须通过自觉与灌输并进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运行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人文素质内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劳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  从教育学的角度,我们认为劳动教育或者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德、智、体、美、劳”中的“劳”,是指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劳动实践实现一定教育目标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劳动教育和德育、美育等深入地相互渗透、互相交织,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劳动是人之为人的基础和前提。从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劳动不仅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人类凭借劳动才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房屋舟车、粮食衣物、音乐…  相似文献   

19.
李子涵 《南方论刊》2022,(9):30-31+4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百年变局,深刻分析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本文将从价值基础、现实矛盾和实践要求的角度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指出由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中,这一理念如何逐步丰富思想基础、彰显现实意义,为人类文明走出全球困境、迈向光明未来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范畴是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中国古代在对史学自身的反思和总结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史学批评的范畴,如:文与质、文与史、直与曲、创与循、名与实、筒与繁、通代与断代、史法与史意,以及德、才、学、识等,这些范畴经历了一个由少而多、由朦胧到清晰、由简单到丰富的发展过程.这些基本范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