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白的五言古诗研究相对于李白的其它问题学界关注度明显不足。辨析论证李白五言古诗之类别数量、李白五古为唐五古之正宗、李杜五古之异同三个方面问题,可为李白五古研究提供诸多理据、开拓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2.
晚清同治七年(1868)未刊抄本《瑶台风露》是现存唯一的李白五言古诗选本,由鲍瑞骏与王鸿朗共同编选,现藏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该书在评点李白五言古诗时,不仅重在追溯其渊源,还着意探寻其影响。鲍、王二人从诗歌的情感表达、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以及诗人的精神境界等不同方面,由表及里地谈到了苏轼对李白的接受,其评语亦不乏可取之处,对李白和苏轼的诗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以《瑶台风露》的评点为例,结合李白、苏轼的具体诗歌作品,详细分析苏轼对李白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3.
湖师学人     
陨险馄缎颉分锌梢苑⑾?李攀龙认为唐代是有五言古诗的,但是他又认为真正的五言古诗却已经看不到了;七言古诗惟杜甫之作“不失初盛气格而纵横有之”,最为擅长,而对李白的七古却深加贬低,称之为“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五七言绝句惟推崇李白“实唐三百年一人”;五言律诗和排律,虽然对各家都加以了赞赏,可是从选的篇目上来看,最多的还是杜甫;对七言律诗则认为是王维和李颀的最好,认为他们二人“颇臻其妙”,杜甫七律虽然选上的最多,达到了十五首,却贬其为“愦焉自放矣”。历代文人墨客对唐代诗人及作品  相似文献   

4.
南北宋之交登上诗坛的陈与义,其五言古诗的创作善于借鉴学习杜甫诗歌的创作技巧,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自成一家。其五言古诗在遣词造句方面比较成熟,但在“体势”上则未达到杜甫五言古诗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李白的五言古诗《长干行》是美国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英译中国古诗中颇负盛名的一首,被纳入美国诗歌经典系列。这首诗以女子自述的口吻,细致地抒写出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马丁和洛斯(Martin&Rose)的评价理论为我们分析原诗及译诗中对评价资源的不同实现方式及其原因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李白诗风,从总体上看,复古倾向较为明显。兼之他又有一些这方面的议论,故古今论言多以之为复古派或“以复古为革新”的诗人。《古风》其一即为常所征引的重要依据之一。 胡小石先生在《李杜诗之比较》一文中引孟綮《本事诗·高逸》载白:“(兴寄深徽)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之说而评之云:“这是他崇经的门面话,他所作以七言诗最好,五言次之,四言最坏。”实事求是,深中肯綮。继又引“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大我而谁(与)?”及《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数语,并联系李白现存的九百多首诗“古诗占十分之九以上,而内中且有一首只六句”的创作实况,说李白“是一位复古派的健将”,并以所引《古风》其一中语为李白“论诗的大主张”。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受尊古思想和辨体意识的影响,韦应物、柳宗元五古的体裁意义和艺术价值在读者接受视野中得以凸显。因诗学主张及价值观的不同,此期诗家对韦、柳在五古发展史上的"正"与"变"及历史地位存在多样化的解读:或谓其变而不失正,可作为追陶及尚古的门径;或谓其乃六朝余韵,虽不足尽法,然实有妙诣。视角不一的批评和接受,一方面深入阐释了"韦柳体"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也确立了韦应物、柳宗元在五言古诗及整个诗歌史上的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艺术胡问涛,罗琴王昌龄的诗歌,除存疑之作及佚诗残句外,今存154题、176首:五言古诗65首,五言律诗13首,五言排律3首,五言绝句14首,七言古诗5首,七言律诗2首,七言绝句74首,可说是诸体兼备的,其中又以七言绝句量多质高。他被...  相似文献   

9.
汉魏五言古诗的生成具有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其生成方式是多元的.部分汉魏古诗生成、流传中曾与音乐有过共生而又分离的过程,导致后代著录时称名的矛盾.很多学者认为古诗19首其始全为乐府,其证据并不充分.  相似文献   

10.
许学夷《诗源辩体》以"避忌上尾""多忌鹤膝"等为准的,对唐人五古的体式、声调多所指摘,并有五古尽亡之慨.经考陶渊明五古用声,其中平韵五古79首,以避忌上尾为主者远多于以不避上尾为主者,且还出现了8首通篇避忌上尾之作,仄韵五古34首中,以避忌鹤膝为主者亦不让于以不避鹤膝为主者.足见,五古之避忌上尾、鹤膝,并非出于初盛唐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