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学校与社区德育的不同特点出发,论述了学校与社区德育的互动必须遵循强正减负、整体优化、主体建构等原则,并对“三项原则”的内涵、原因、具体做法以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社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沈雪生,王慎非社区建设,就是政府领导下,在社区范围内,利用社区资源,依靠居民群众和社区单位,形成社会合力,创建“经济繁荣,教育普及,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社会安定的全面发展的文明社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坚持运用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3.
邹明洪 《社科纵横》2004,19(5):54-55
农村社区道德建设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当前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仍存在和面临着许多问题 ,需要我们积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要切实做好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重点是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崔岩 《日本研究》2007,(3):53-60
本文以"引论"的方式,以经济增长和周期波动为主线,首先整理和总结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期日本经济增长和周期波动出现的变异状况,然后针对可能导致宏观经济变异的主要经济现象的发生及其影响宏观经济的机理,给予理论及实证的概要描述,更主要的是提出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精英与农村社区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书芝  刘征 《社会》2003,(1):45-47
引 言 社区发展是我国近年来社会学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一般而言,社区发展是指社区中的人们以积极的行动来改造社区,使环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经济振兴的根本出路目前,对如何振兴我省农村经济的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的根本出路。第一,发展乡镇企业为加速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改变我国城乡经济的传统格局开辟了现实的发展途径。我国工业化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是,由于工业集中在城市,使城市越来越大,包袱越来越重,资金、能源和运输越来越紧张,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越来越大。其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如何搞工业化、现代化,没有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发展途径。依托城市搞工业化的结果,造成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基本经济格局。因此,“以农业为基础”这句话,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村务农了。1978年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3):76-79
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传统的地域文化和朴素的善恶观念,落后的基础条件等制约着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做好对农村社区的普法宣传;打破地理限制,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联合监管;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合理的监管模式;探寻村民自治法治之路;建设高素质的社区矫正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王世军  于吉军 《社会》2002,(3):43-44
社区组织体系 新加坡社区组织以选区为基础,社区组织的活动范围以选区为基本单位.设在选区层次上的社区组织是公民咨询委员会和居民联络所管理委员会,最基层的社区组织是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人民协会(以下简称人协)是全国社区组织的总机构.  相似文献   

9.
1986年,南昌市政府将该市郊区蛟桥镇所辖的瀛上村和水产场划归南昌市烈士陵园管理。这一划归,使本属事业单位的南昌市烈士陵园承担起了一级政府的部分职能。在我国,这种由国家民政事业单位管理农村的做法是不多见的,如何搞好这种特殊社区的经济管理,作者以切身的工作体验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李锐 《社会》1988,(12)
社区是社会活动的区域性场所,而社会活动又具有开放性,因此,社区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各种联系,即存在着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等人类生存和发展要素的流动或渗透。在现代社会,随着人际交往工具的日益发达,社区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密切。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区互补。由于世界各地区、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一地区、一国内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区互补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必须的。社区之间自然资源相互对流,使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劳动力、人才相互对流,使劳动力、人才发挥出更大的使用效益;资金、财力相互融通,一方面使闲置、沉淀的资金“起死回生”,另一方面又使资金紧张的状况得以缓解;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相互引进、交换,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财富得以共享;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相互影响、渗透,使人类文化得以传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与农村社会工作:需求与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特性及发展现状要求加强农村社会工作建设。这一现状可以概括为:供给严重不足和供给效率低下。当前要真正做到为农民、农村提供有效的、有保障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这个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于建立真正的农民组织,使农民成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主体。农村社会工作从价值观到工作目标、工作方法都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特别是在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评估、培育社区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基本问题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微治理是一个崭新的研究命题.它立足村庄的视角研究农村社区治理问题,力图建构以微治理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为此,在对农村社区微治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知识资源、 框架、 内容三个方面探讨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范式的建构.最后提出了该研究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预期,并提出了农村社区微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宏观治理只有通过微治理才能落到实处、 造福民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国民经济欲获得良性运行和发展,人们已取得了一些共识。诸如国有企业的嫁接改造、市场环境的重塑、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法规建设的加速、科技进步的步伐应该加快等一系列“硬件”问题都是应该着重解决的。但是,我们认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是经济学哲学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社会主义伦理原则的实现等“软件”问题。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获得发展的途径的补充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获得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虽是新课题,但大量的问题对于理论和实际的经济工作者来说都是比较明确的。例…  相似文献   

14.
艺术形象之出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与形象创造一般规律联系着的变异;艺术形象的结构性变异或创新,同样是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需遵循异变同一律。某些现代派创作所以令人感到荒怪莫名,原因之一,即在惟求“新”而背离了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5.
纪文晓 《社会工作》2009,(18):35-37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特性及发展现状要求加强农村社会工作建设。这一现状可以概括为:供给严重不足和供给效率低下。当前要真正做到为农民、农村提供有效的、有保障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这个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于建立真正的农民组织,使农民成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主体。农村社会工作从价值观到工作目标、工作方法都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特别是在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评估、培育社区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集体收益分配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架性制度之一。在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过程中,集体收益分配制度的设计应当反映出其不同于营利法人的特别性,重点围绕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实体构造和程序构造展开制度安排与规范设计。集体收益分配应当秉持效益决定分配,成员身份平等,民主管理,公开、公平、公正和分配到人的原则。集体收益分配的实体构造应当围绕收益分配依据、主体、客体、内容、顺序、比例等展开,并构建“可分配集体收益”的制度与规范体系。程序构造应当沿循集体收益分配方案的拟订、审议、监督、备案、司法审查、执行等展开。  相似文献   

17.
封建结构由于自调功能的局限,其内部的矛盾无法得到调节,因而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总要发生周期性的振荡。这种振荡常常是封建结构瓦解的前奏。所以每当振荡发生之后,有远见的封建统治阶级政治家总是惊呼高号,提醒整个统治阶级注意这个危险的信号,  相似文献   

18.
前改革时期,单位型社区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主流样态;随着单位制的消解,经济体制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结构的分层与分化、市场经济力量的强势嵌入,城市社区的置换与过滤使得单位型社区向阶层性社区的转变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变异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农村改革中,人们对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有着各种各样的争论。一是经济成份与经营形式相互关系之争。实质是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内涵的定义问题,经济成份与经营形式两者必须合一还是可以分离。二是一主(以公有制为主导)两多(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的格局之争。要害是主导经济形式与辅助经济形式能否并存的问题。三是合伙经营、租赁经营、挂户经营等形式属性之争。它们究竟属于经济联合的形式,还是不属合作的序列。四是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问题。主要是对其在农村经济中所处地位与发展趋向存在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区:概念的误解与澄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对社区的概念、农村社区的定位及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做了若干思考,以期对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活动有所启发和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