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学科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专用名词,但学科与专业既有质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厘清高校"学科专业"以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关系,对高校学科专业的改革与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促进中国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2014年中国875所本科院校的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和471个专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学科专业的规模与质量是高校实力的重要体现,学科专业的发展需要准确的定位与合理的目标,学科专业的建设应突出高校的特色和优势。最后,提出了促进大学学科专业发展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将企业管理中的知识链分析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之中,由此构建一个促进学科与专业间的知识流动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对高校学科专业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三明学院学科专业结构现状的分析,存在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学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科专业不平衡和学科专业建设基础薄弱等问题。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培育学科专业特色、建立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机制、夯实学科专业建设基础等措施,势必是提升学科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中国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对2016年中国945所本科院校的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和478个专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结合近3年的数据对结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实力层次分布明显,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对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新文科建设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科和专业建设进行学科专业一体化是有效路径。基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互动关系,坚持以学科优势带动专业建设和专业建设支撑学科发展的建设思路,探索本硕博课程体系、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研究生招生选拔的一体化路径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对外语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这种发展趋势反过来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以学科发展为背景,通过学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与问题,并对学科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是一流大学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根本之道。通过利用相关分析对39所985高校国家级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一级学科硕博点对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产生显著影响;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图书馆藏书量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不相关。其启示意义是:在一流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中,顶层教育的质量提升与跨学科合作是未来方向;关注点不能囿于教师层次结构的优化,还应重视教师梯队建设等;同时,还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智库"作用。为充分发挥大学各方优势,应构建市场调节、政府引导与支持和高校自觉的特色专业建设体制。  相似文献   

9.
学科规训制度是建立在知识分类基础之上的规范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制度,在学科规训制度中国化过程中,也加剧了工科学科专业之间的体制性隔阂与壁垒,固化了工科专业的组织形态,塑造了 “科学化”“学术性”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这与新工科专业建设要求的培养新工科人才存在内在的矛盾与冲突。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必须打破学科规训制度的窒碍,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动态调整工科专业结构,注重工科专业内涵建设,切实进行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学科结构调整的目标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国家建设发展目标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重点理工院校的学科专业特点 ,提出了重点理工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必须进行“三个转变” ,即体现国家建设发展目标的优势学科从国内领先研究到国际领先研究的转变 ;体现行业特点的传统学科向体现 2 1世纪高新技术主干学科的转变 ;以工科为主的学科结构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转变。通过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与完成来进一步推动优势学科的发展 ,高新技术的主干学科通过寻找突破口从传统学科派生出新学科 ,同时对学科调整要处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中,队伍是重点,学术带头人是核心。本文围绕国家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对学科队伍的结构、学术带头人的标准、创新人才选拔和聘用机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立足现阶段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重点扶持既有优势学科率先发展是提升广州市社会科学水平的必然选择。广州市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科学筹划学科建设目标,有序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学科资源整合,打造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平台;培育高水平的学者队伍,为学科建设提供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学科建设的平台与空间。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学科建设规划仍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关键.学科建设规划就是对学科的远景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定和论证,使学科的发展纳入有目的、有秩序、有规律的过程.高等院校应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强调高校学科建设的前瞻性、整体性、优化性、适应性、科学性等原则,把高校学科特点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科建设规划适应国家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艺术学理论学科诞生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复杂的科际关联中,具有特定的语境渊源。其不但在与社会文化思潮互动中呈现出学科范式历时性转换的运行轨迹,而且在学科性上还带有跨门类艺术和门类艺术学的综合性特征,以及跨文化体系和跨相邻学科的特点。跨学科性既为艺术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又为其学科发展设置了诸多障碍,造成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现实困境。艺术学理论迫切需要厘清与美学、门类艺术学、文艺学等亲缘学科的学科界限,亦要解决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和理论向艺术本体肆意"移植"和"入侵"造成的学科本性弱化之难题,同时它还要应对原有学科格局下传统学科势力的排斥和化解科学共同体难产的尴尬。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校文科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性综合大学文科文献信息资源要突出学科性,使其达到较为完备的学科文献保障体系,文献采集重点应该是重点学科所需文献,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也要围绕重点学科专业需求,建立专题信息检索导航库,使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成为图书馆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学科评估体系,是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助力器。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即将开始之际,学科评估应更加突出其诊断功能,突破评价标准单一、偏重学术导向、加剧马太效应的三重制约,引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学科的特色发展。应转变学科评估在服务师资队伍建设中呈现出的量化倾向、行为主义倾向以及行政化倾向,引导新时代的学科评估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寻求学科评估工具价值和理性价值的融合,关照不同发展阶段学科的主体需求,构建和谐共生的学科评估生态系统。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新时代学科评估中本科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以更精细的分类、更民主的参与、更科学的价值判断、更合理的评估标准,进一步发挥学科评估对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阐述了反腐倡廉必须坚持执纪为民的理念,把执政为民贯彻到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中,特别是预防腐败、惩治腐败中,并与纪检监察人员的素质、工作作风联系在一起,对纪检监察人员提高执政能力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功率微波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门学科的发展与它的应用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伴生关系。新学科的诞生和崛起,都可能实现过去认为不可能或不现实的应用;相反,现有应用的提出和发展又可赋予新学科以新的生命力,并推动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关系在高功率微波──诞生于本世纪70年代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中具有充分的体现。文中较全面地综述了高功率微波的发展和应用,可为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对大学“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含义的认知开始,讨论了大学学科的功能和作用、“人”、“物”等学术能力的构建和学科设置、结构等大学学科建设中的基本要素,分析了大学学科特色的形成背景和大学学科与专业的区别,提出了大学行政权利与学术权利之间关系的问题,以此引为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浅析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专业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辐射相关学科,带动学科与专业建设整体发展的龙头,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创建学校品牌和优势所在;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专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