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作文教学长期存在学生怕写、教师怕改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 1、学生作文读者少。主体写作、评改意识差。除极个别典型之作外,学生精雕细琢的作文向来只有老师一个读者,教师凭借个人意志掌握着评改的生杀大权。学生普遍产生“为改而写”的错觉.把作文当作被动的负担交卸,因而缺少自评自改的能力和主体意识,只重分数不重评改,评改的效用得不到发挥。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英语教学中作文批改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者通过反复的探索与尝试,提炼了学生主体参与评改的几种方式,即教师引导式批改方式、小组合作式互改方式、学生个体自改方式、综合式评改方式以及网络评改方式;并指出,以此为基础,结合建立学生主体参与评改方式学习档案等辅助手段,可达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精神,帮助学生最终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标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实现主体性原则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教学管理工作者的地位和角色的缺失、教师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及对主体的地位的认同感模糊、学生主体话语权旁落而淡出教学管理之外等问题。在教学管理中要真正体现主体性原则 ,就必须转变管理理念 ,树立人本管理思想 ,增强服务意识 ;活化课堂内外的教学能量 ,调动教师主体的积极性 ;以学生需求为主导 ,拓展学生话语权 ;加强教学管理软环境建设 ,积极探索主体性原则体现载体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人的发展就是个性的发展。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可见,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环节都离不开“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是教师唱主角,对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行评析,评语密密麻麻,但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因而,作文评价是单一的,静止的,诊断式的,高耗低效的。“新课程标准”倡导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主体的参与,这就要求我们调动好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评价真正成为  相似文献   

6.
让小学生学会自改作文,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改作文,才能充分激发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学生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既能锻炼自改作文的能力,又可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学生主体参与”是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主动性 ,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 ,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形成学生的主体学习观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近年来 ,我在初中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认识到“学生主体参与模式”是实现创造能力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一、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参与氛围在教学中 ,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求知欲望的强弱 ,决定着参与意识的高低。求知欲望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事物的巨大内动力 ,也是参与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中那种无视学生主体作用、缺乏学生积极参与的作文评改模式,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让教师本身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为了扭转和改善这种状况,文章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理论,结合当前高中作文评改的现状及高中学生特点,探索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中作文互评互改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评改的全过程中,使作文评改真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中那种无视学生主体作用、缺乏学生积极参与的作文评改模式,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让教师本身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为了扭转和改善这种状况,文章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理论,结合当前高中作文评改的现状及高中学生特点,探索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中作文互评互改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评改的全过程中,使作文评改真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
正叶圣陶指出:“语文教学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点乃教学之成功。”又说:“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改能力。”“养成了自改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可见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作文教学中,我为追求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进行了互批互改的有益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发展意识;在社会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公共意识;在哲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主体意识;在政治学视域中,公民意识一种民主平等意识;在法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权利义务意识;在教育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政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2.
自我意识是人之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一个重要规定,是人类意识的高级形式。主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关涉到主体把握外部世界的正确与深刻程度,关涉到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独特形式,自我意识有其特殊的本质属性、独特的反映方式、建构过程以及特殊的认识和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存在工作压力大、工作满意度不高、职业意识与观念错位、职业生涯管理缺位等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为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构建学习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模式,即帮助青年教师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完善青年教师民主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帮助他们制定职业生涯目标和路线、搭建团队学习平台,系统构建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带来了信息全球化。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信息全球化对于青年价值观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有利于青年全球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青年多元开放文化精神的形成;有利于青年主体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使青年意识形态西化;民族认同感弱化;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相对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对减灾救灾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有效利用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助,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是加强社会治理、保障民生亟需解决的现实热点问题.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共变性.研究发现,政策法规对参与主体的参与意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体的参与意识对主体的参与行为有正向影响;媒体促进对参与主体的能力素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体能力素质对参与行为有正向影响;主体成长对主体的参与意识有显著正向影响;主体的参与意识对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充分发育的公民社会是现代国家实现社会文明的基石,而其发育需要成熟的公民自主意识作为内在动力。公民自主意识是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内在体现。而我国长期受集权主义政治模式的影响,公民自主意识缺乏,导致公民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存在较强的官方依赖心理和志愿失灵、弃权渎责现象。只有完善公民意识教育政策,通过塑造公民人格、学校教育和社会引导及社会实践来激发公民主体意识、强化公民权责意识和参与意识,才能使公民养成理性成熟的自主意识,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提供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市民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提高其政治参与水平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必要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素养不高,既影响他们政治参与的意愿和能力,也使他们政治参与的质量和水平难以得到提高。针对其素养现状,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养对其进行政治参与的影响,理清新生代农民工素养与其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揭示公民素养对政治参与的作用机理,以实现清除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主体障碍,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政治参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启动+促动+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以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以便真正学好和用好英语。  相似文献   

19.
危及公共健康的专利的存在,让专利的合理性及合法性颇受质疑,强化伦理审查是提高专利道德合理性及维护公共利益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专利伦理审查面临多重挑战,致使伦理审查流于形式:意识层面上,面临“去伦理化”主张的挑战;立法层面上,立法不完善,缺乏审查依据和标准;实践层面上,审查主体、公众参与及反馈机制不健全。目前可通过厘清观念误区、健全法律体系、引入伦理审查委员会等多种举措来完善专利伦理审查及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世情和国情下,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如何加强自身的参政能力建设,逐步提高自身的参政水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各民主党派在理论建设、参政职能发挥上面临许多困境,因此,有必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准确理解和把握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新特点,从巩固和完善参政党的参政主体地位、加强参政党的政党性职能建设等方面,来加强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