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乃庆 《决策》2014,(9):95-95
《双规》发表后,不少读者写了评论文章,有很多读者来信和电话"探秘"。海口市读者孟宇峰致信《北京文学》:问一下作者李乃庆先生:小说《双规》是怎么构思出来的?官员被双规的经历如此残酷,是凭想象还是有一些真实成份?小说中被双规的副县长第一明有原形吗?主编杨晓升让写四百字的答复在"作家热线"刊登。我写了,但没有告诉他,小说写到结尾处,敲下最后一个字,我伏在电脑前哭了很久:我为第一明哭,也是为那些不该成为老百姓罪人的官员们哭,也为当下严重的腐败现象哭……  相似文献   

2.
王学友 《决策》2008,(9):58-59
速度和准确度都很重要,缺少任何一个,最后都很难成功,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可以先尝试提高自己的做题准确度,然后不断提高自己的速度。在大四下学期的就业竞争中,我通过了三个省的公务员、一个省社会科学院和一个省银行的考试。其中,江西省社科院的笔试我是600多人中的第二名;天津市公务员考试我是报考单位面试第一名,同时也是总成绩第一名;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我是曲阜市2000多名考生中的笔试第一名,江苏法院和山东农行的笔试和面试也是顺利过关。所以,我觉得把自己的就业历程写出来对大家还是有点用处的。  相似文献   

3.
那一缕茶香     
郑局廷 《决策》2014,(4):95-95
也许是工作环境决定了,这么多年,我的小说还是离不开官场,官场有太多的素材、太多的人和事要写,《茶趣》与我之前创作的小说有一点区别,在这里更注重人生感悟的传达。"没事,喝茶"是《茶趣》要表现出来的一种为官境界,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境界。在纷繁尘扰充满诱惑的社会,蒋志锋以喝茶保持自己的节奏,不受物喜已悲的侵扰,在一个贫困县淡定坚守,抵御诱惑,为民谋福。  相似文献   

4.
谢一鸣其人     
杨少衡 《决策》2012,(Z1):103
我是一个小说作者,谢一鸣是我在《读一个句号》里描绘的人物,作者本身也是读者,我又是如何解读自己笔下的这个人物?首先我要说谢一鸣是个小说人物,小说人物脱胎于现实人物,但是并不等同于现实人物。这就是说,谢一鸣的故事在生活中时常可见,谢一鸣本人有些像生活里的这个人,又有  相似文献   

5.
我本不认为我的小说《宣传处》是官场小说,我只是有感而发,把我从事了多年的工作实事求是地写了出来。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小说刚发表时,听说我原单位有些同志在对号入座,心还惴惴,觉得这下完了,我让人家抓住把柄了。后来不断接到一些读者来信或来电,说他们那儿也在对号入座呢,我才释然,继而欣慰,因为这说明我还是写出宣传部门一些本质上的东西了。我曾经干了二十四年的宣传工作,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干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我对一个行政机关的宣传部门真的是太熟悉了,熟悉得像是自己的家,闭着眼睛也迈得过每一道门坎。我对宣传工作的热爱也像是…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作家王晓方创作的长篇小说《市长秘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讲述了市长秘书雷默在经历两任腐败领导期间的心路历程,见证了官场的斗争与腐败。小说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日前,擅长写官场小说的作家王晓方接受了《人民论坛》记者的专访,他在从事创作之前曾经亲历过东北著名的腐败大案"慕马大案"。记者:我知道您曾经多年在官场当秘书,请谈一谈这段经历对您之后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靖 《领导文萃》2010,(12):115-118
每个人都正在用自己的经历来写一个故事。每个了解你的人,都是这个故事的读者;而对这个故事最了解、对这个故事满意与否最权威的读者还是自己。你对自己的故事满意吗?  相似文献   

8.
谢一鸣其人     
我是一个小说作者,谢一鸣是我在《读一个句号》里描绘的人物,作者本身也是读者,我又是如何解读自己笔下的这个人物? 首先我要说谢一鸣是个小说人物,小说人物脱胎于现实人物,但是并不等同于现实人物.这就是说,谢一鸣的故事在生活中时常可见,谢一鸣本人有些像生活里的这个人,又有些像生活中的那位,因此可以把他当作生活现实的一个实在反映,却不必把他视为某一个具体原型人物并去追究有多少变形.  相似文献   

9.
身在官场     
妻子到一个县挂职当副县长,我便和县官们有了更多的接触。他们得知我写小说,便有了许多话题和看法。提到目前反映官场的小说,他们颇为不满,说要么把官写得很坏,要么把官写得很好,非要分出个好官坏官,分出两条路线斗争。按他们的观点,人就是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当了领导,只是职务不同、要求不同罢了。作为领导,哪个都想把事办好,把官当好,但由于种种原因,就有了成功者,就有了失败者,就有了不成功也不失败者。至于官场的矛盾和争斗,那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官场是个焦点,处在这样一个焦点上,没有一点波浪也不现实。我理解他们的话,意思是说要写…  相似文献   

10.
多面叶青     
查英 《决策》2012,(8):38-40
“我是一个很另类的人,所以导致了一个很另类的车改,也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效果。做了十年的‘叶氏车改’可能超过写一千篇文章的效果。你做出来给人看与你写出来还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1.
适得其反     
我是单位的秘书,不仅要写各种各样的材料,还要为我们的头儿写论文、写学习心得之类的文章,甚至有时我写的小说、散文、随笔等,署的也是领导的名字,我这样做也是为了自己在单位有个好的前途。  相似文献   

12.
<正> 任何一本杂志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定位,我想贵刊起名《经营管理者》,也应有自己的定位。但定位的关键在于要让读者能清楚地在众多的杂志中把贵刊区分出来,而我觉得贵刊在这一点上还做得不够,我还看不出贵刊与其它很多管理类杂志有太清晰的不同。比如《管理世界》大家都知道它的理  相似文献   

13.
《第二现场》是两年前写的。现在《领导科学》杂志的编辑老师要我写创作谈,不写不好;写吧,还真有点儿时过境迁的感觉。这两年,在一些老师和朋友的批评、帮助下,我正在对过去的创作进行某种整体上的重新审视,对今后的努力方向作一些设想和定位。这使我很难完全回到写《第二现场》时的创作状态当中。不过,有一些基本点还是一贯的,那就是思考人的心灵世界,思考林小麦在那个特殊环境中的梦想和坚持。《第二现场》是我的林小麦官场心态系列中篇小说的其中一篇。我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本地刚刚建立党委信息网站。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许多熟悉的面孔…  相似文献   

14.
马俊  沈伟民  行摄匆匆 《经理人》2012,(12):122-127,19
在博客上,我写过一篇《善待自己》的文章,主要是探讨‘叭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看法,“工作只是手段,而生活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我认为,人活着一定要善待自己,并从满足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学生都对作文有畏难、甚至恐惧心理,学生觉得作文难是什么呢?主要是老师留下一个题目之后,不知道该写什么,总是觉得很难找到素材,所以没办法,只好编,一编就落入了俗套.写出来的文章缺乏鲜明的个性:写做好事不是拾金不昧就是车上让座;写父母的爱,就是生病上医院;写老师,就是来家探病,替"我"补课;写到同学,就是关键时刻借给我学习用具或不会做题时耐心细致地讲解……学生不会在作文中说自己的话,更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个空心人.那么,怎样让学生书写真情,张扬个性呢?  相似文献   

16.
我第一次想到腐败要分大小,是六年以前,我儿子该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我住在一个新小区,没什么像样的学校,通过一番调查研究,我找到一所区重点小学,各方面都合适、学校要一万两千元赞助。我当时真是义愤填膺。国家不是规定义务教育吗,为什么要钱,还要这么多。我徒具“知识分子”的美名,一个月工资不到一千元,好不容易写本书,才拿了六千块钱稿费,还要交差不多一千元税。哪里去凑一万二呢。腐败,真是腐败。这一肚子气还没消,又要挈妇将雏回老家探亲,买不到车票,通过家乡的驻京办开了三张三指宽的纸条。这是列车上给驻京办的关系票,凭它可以到车…  相似文献   

17.
称呼     
近接一老同志来信,里面还夹带着几个已经拆启过的空信封,信的措词相当严厉:“我压抑了很久,终于还是决定给您写这封信,请教一个问题:像我们这样一个所谓文化人聚集的地方,现在到底变成了一个什么单位?我在这个单位里又算个什么?近几年来,单位给我下开会通知,编辑部给我寄刊物,甚至是在年节寄来慰问信,信封上都一律只写我的名字,连个称呼都没有。我不敢指望单位能称我一声先生,难道却连当个同志的资格也没有了吗?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文化大革命,就差在我的名字上打十叉了!我想单位里对您还不至于这样吧?那么能否告诉我在咱们单位里有哪些人还…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目睹过无数的花开花谢,也曾经见证了很多的世事变迁。给县委领导当秘书的四年多时间里,我就一直对自己所面对的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产生疑问。但那样的思考,更多的只能在非纪实的状态下进行。几年之后,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写作,知道可以把那些东西变成精神财富,把那样的思考放在小说空间里来完成。同时,在审视自己创作的目的时,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小说该为谁说话。我是想为辛苦这样一个人说话。农村难以摆脱的贫穷和落后,是我这篇小说的背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有了辛苦这样一个人。辛苦这样一个人的成长,是没有错的。他靠脚踏实地的…  相似文献   

19.
执政的纯度     
我最不擅长的事情就是写创作谈之类的文章,小说的创作大多是靠感觉去写的,一旦让理性化地谈谈创作,反倒不知所措了。我倒喜欢别人对我的作品评头论足,一不留神让人揪出了我的破绽,我会在下部作品中去修补,不至于犯同样的错误。我曾在矿区生活过两年,时常看到满满一卡车的矿石倾泻进球磨机。坚硬的矿石不消几个时辰,就全被磨成了泥浆,然后注入到搅拌池,再用炭棒将金砂吸附出来。这时,我就觉得,金砂实在少得太可怜了。一卡车矿石,洗出来的金砂也就是百八十克。可是,这已经很不错了,已经达到了富矿的标准,余下的矿泥全成了大自然的了,已经达到…  相似文献   

20.
台湾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在一次演讲中讲道:“‘挑战困难,突破瓶颈,创造价值’是我的座右铭.我想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要为社会创造价值.要创造价值有很多种,我个人挑社会上、产业上哪里有瓶颈,我来进行突破.要突破这些瓶颈一定很困难,否则轮不到你,早就已经突破了,所以一定要挑战那些困难,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成功,不会成仁.” “自我实现”是在任何时刻、在任何程度上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即人要竭尽所能地利用和发展自己的天资、能力和潜能,使自己日趋完美.“自我实现”来自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