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商人发展史上,唐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唐代商贾阶层,由于其所处特定的历史环境,形成了许多明显不同于前代商人的新变化、新特点。政治意识的显著提高,就是其中之一。 一 为提高政治地位而竭力挤入仕途,是唐代商人阶层政治意识显著提高的集中表现。商人跻身仕途唐以前虽然也有,但受几成习惯的重农抑商思想的局限,商人入仕并不多见。唐初,商人在  相似文献   

2.
论北宋入中茶法中的“加抬”“虚估”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北宋入中茶法中的“加抬”“虚估”及其后果孙洪升茶业是唐代农业、手工业领域的新兴产业,在社会经济中它的地位日趋重要。入宋以来,茶叶商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呈现出繁荣兴盛的局面。宋政府为适应当时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形势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取茶利,频繁变...  相似文献   

3.
唐代藩镇割据势力比较重视商业活动,不仅颁布了一些保护商业的措施,而且实行官榷以垄断商业,通过征取商税来获得巨额费用。个别藩镇借助商人力量来支持自己的割据,而许多商人则通过与藩镇的结交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的提高,藩镇对商业利润的需要,构成唐代藩镇重视商业的社会条件。尽管唐代后期商人与藩镇的关系密切,在经济上相互勾结,但商人并不可能对当时的政局有多大的影响,不可能成为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宋代商人对国家政治的干预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商人对国家政治的干预及其影响林文勋(云南大学历史系)宋代,伴随着商业的发展以及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商人对封建国家的政治颇多干预,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从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商人干政无疑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商人干政...  相似文献   

5.
唐代的江西,因其便利的交通,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丰饶的物产,发展了粮食、茶叶、瓷器、木材等产业,并且大量转换为商品,同时把岭南广州进口的海外珍异商品转运到其他地方贩卖,促进了江西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另外,新的商业组织和市场形式产生,大量货币的使用与流通,商业都市空前繁荣,再加之商人群体的活跃,因而促进了唐代江西经济的发展。由此也奠定了江西经济在五代和两宋经济繁荣的根基。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很早就出现了商业经济,但在严重的重本抑末经济思想的氛围下,商业经济存在的一直很微弱。至唐朝情况大为改观,商业之发展、繁荣相当明显,商人之地位有很大提高,特别是肃代之际,商业发展更趋斐然。史载,自唐肃代以来则“渐以末利征天下,反求钱于民间,上下相征,则虽私家用度亦非钱不行,天下之物隐没不见,而通行于世者惟钱耳。”表明商品经济已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了一定地位。而北宋的经济是建筑于唐代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经济此时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其商业经济尤十分发达。以东京为中心,南北方形成了一些商业活跃…  相似文献   

7.
希波战争爆发后,迅速转移了雅典内部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雅典海战的胜利,一方面削弱了贵族所依赖的陆军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在海军中服役的第四等级公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使民主力量得以壮大。战争后期雅典霸权的建立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则保障了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希波战争及希腊方面的胜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商品经济发展为条件,江南地区的城市体系在唐代得以丰满并迅速发展.由此带来的变化不断改变着社会的生活方式,并与区域传统交会碰撞,逐渐形成新的文化结构,进而影响到文学的生产.作为"诗的唐朝",涉及江南商人及商人妇的诗歌正体现了这一新的文化结构.诗中对他们生存状态与情感空间等的抒写,既彰显着这一区域的人文传统个性与现实政治生态,也昭示出江南城市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与文化精神结构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外国人关于唐代中国的著述与唐文明的传播方亚光唐代中国不仅以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达而著称于世,而且还以其宽广的胸襟、开放的气度赢得了域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崇敬。在频繁的对外交往过程中,唐代社会获得了进步,唐代文化注入了生机;与此同时,世界人们对唐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唐代商妇诗的考察可见:唐代诗人笔下的商人大多是轻易别离、薄情寡义的形象,这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商人的鄙薄心态。这种鄙薄心态的产生与士商地位的差异、士商社会形象的反差及诗人与商妇失意心态的共鸣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阶层的一系列特征。其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内部构成复杂多变。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历史时期之一。在唐代商人阶层中,中小商人所占的比重空前增加。东汉末以降,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董卓之乱后,洛阳周围“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关中地区“人相食啖,白骨盈积。……长安城中尽空,并皆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西晋“八王之乱”更使北方经济惨遭破坏。永嘉  相似文献   

12.
长安是唐代的京畿重地和北宋西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唐宋各自的时代特征造就了长安经济的发展、繁荣和变迁,使得长安经济在我国经济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唐宋长安经济研究是经济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自从20世纪初以来,学术界就唐宋长安经济研究出版了大量论著。  相似文献   

13.
唐代由于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和发展 ,吸引周边各国纷纷派遣留学生、学问僧入唐求学 ,留学生教育一度兴盛。唐代留学生教育是世界古代教育史上成功的范例 ,对东亚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尽管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是空前的 ,市场繁荣 ,作为商业主体的商人大量增加 ,但是从政府、官员与商人的关系 ,从宋初关于科举、舆服的规定看 ,商人仍处于社会的底层 ,受到政府和官员的任意压榨、剥削和束缚 ,并且商人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很低。另一方面 ,宋代富商大贾利用其优越的经济条件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具体表现在入仕参与政治、与官员联姻和突破舆服的限制上。而士人阶层的部分有识之士在观念上已经把商人看作是与士、农同等地位的“齐民”了 ,这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  相似文献   

15.
根据《摩奴法论》、《唐律疏议》对比研究,在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婚姻家庭地位等方面,可以看到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要比同时期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高得多,这也正说明了作为中华法系下的唐代法制文明在那个时代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工商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农业经济的一统天下里打下了一席之地,中国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随此潮流迅速地抬升。“商”不再是人们轻视、贬损和诬蔑的对象,而成了人们颂赞和礼拜的神祗。“商能救国”变为整个社会的信条。商人在社会生活中也用不着像过去那样自惭形秽,其社会地位已从社会结构的底层迅速上移至“四民之首”。绅与商、官与商之间身份的对流和重叠使他们之间的尊卑界线荡然无存。而商人自身的组织化与组织的社会化更加重了商人在社会事务中的份量。商成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无所不在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从事政治活动长达五十多年。在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她冲破层层阻力,为革新政治,打击豪强,中小地主参政,发展社会经济,以及提高妇女的地位,采取了不少进步措施,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可是自从唐代以来,武则天被尊儒保守势力和道学家们视为天地难容的淫逆。他们造谣誹謗、人身攻击,极尽誣蔑谩骂之能事。唐代儒生駱宾王在他所写的煽动性文章《讨武瞾檄》中,痛骂武則天“泊乎晚节,秽乱春宫”,开了辱骂武则天的先例。其实,他们所痛恨的,正是武则天的反儒精神。武则天(公元六二四年——七○五年),山西文水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社会结构方面考察了汉代商人群体的社会构成问题。作者认为,汉代商人的社会构成主要包括官僚贵族,庶民地主、贩运商人和市籍商人等,其中庶民地主、贩运商人和市籍商人是汉代商人社会构成的主体。汉代商人社会构成较复杂,这是当时商业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结构进一步开放,商人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政治鼎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威震当时环宇的强大帝国。与其强大的国力相适应,继战国两汉以后,唐代体育也发展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巅,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拟对唐代体育的发展及其形成的原因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论唐代的冥婚及其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探讨唐代冥婚墓志、敦煌冥婚书仪、以及唐代小说笔记中有关冥间结婚和离婚的记载中所反映的唐代的冥婚现象及其兴盛的原因。本文认为 :第一 ,冥婚反映了佛教对唐人的死后世界观的影响 ;第二 ,唐代前期的经济繁荣为重葬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第三 ,唐代社会对男女之情的开放态度为冥婚提供了精神和心理条件 ;第四 ,冥婚为死者亲属提供了增进族间交往、伸张权势以及炫耀财富和地位的机会 ;第五 ,冥婚习俗随着唐代社会的衰微而渐趋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