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震后十年,茂县在特大灾难中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羌山崛起了一座新城。走过十年,茂县把"悲伤""苦难"写进历史,把愿景注入新家园、新生活、新产业……十年凤凰涅,羌山崛起新茂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紧邻汶川的阿坝州茂县遭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达262亿多元,间接经济损失达363亿元,一度成为"废墟上的孤岛"。十年来,茂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山西省及全国人民、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怀和无私援助下,落实灾后重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8,(26):68-95
以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为标志,"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开始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有力进行,国家先后出台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关于地震灾区恢复生产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法规和政策文件。按照中央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的要求,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随即启动了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将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前期工作和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确保灾区人民基本生活生产条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工农业生产设施得到全面恢复,达到并好于灾前水平。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科学发展的后劲增强,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巩固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十年前,一场特大地震猝不及防;十年后,在曾经的废墟上,一片充满生机的崭新家园浴火重生。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浙江省、黑龙江省、澳门特别行政区等省区市的携手并肩、倾力援助下,广元受灾地区也华丽蜕变了。震后援建项目惠民生汶川特大地震使得广元元坝一小学校校舍严重受损,学校被迫停课,500余名师生失去了学习和生活场所。澳门同胞伸出援助之手,经过3年多的时间修建,全校师生于2011年6月9日踏进新校园。  相似文献   

4.
<正>"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十年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灾区人民自强不息、感恩奋进,全力推进科学重建科学发展,让曾经满目疮痍的家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5月3日起,记者跟随阿坝州委宣传部"5·12十周年重访灾区看巨变"采访小组前往理县、茂县、松潘等地,感受灾区的变化,探访当地群众如今的新生活。理县老人笑呵呵家里的日子跟樱桃一样甜  相似文献   

5.
<正>五月的黑水大地,大树吐新,满山披绿,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十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让黑水人那年的春天定格在了5月12日这一天。十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阿坝州黑水县17个乡镇124个行政村,受灾总人口6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47.6亿元。震后,吉林省对口援建黑水县,总投资12.97亿元,共计21大类201个子项,援建项目涵盖教育、卫生、文化、农村住房、交通、水利、旅游等方面。在吉林省的帮扶下,黑水县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来,黑水县注重念活农旅深度融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后旅游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产业功能几近瘫痪、客源市场遭受重创,借鉴汶川重建经验,国家继续坚持将旅游业作为灾区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灾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并提出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灾区采用BOT方式重建城镇基础设施,有利于减轻灾区重建中的财政负担,加快城镇基础设施重建速度,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营运效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协同作用,吸引民间资本与海外资本投入灾区城镇基础设施的重建。为了积极推动汶川地震灾区利用BOT方式进行城镇基础设施重建,必须构建相应的配套政策与举措。  相似文献   

8.
8月14日,"企业灾后恢复重建配套优惠政策措施解读研讨会暨2008年四川省管理咨询年会"在成都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了该次研讨会。此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印发实施,其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国土资源、产业扶持、工商管理、就业、社保、粮食和其他十个方面,共47条。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刘捷介绍,四川省制定的《意见》有三个特点:一是与国家政策相配套,形成完整体系。国家政策主要是从宏观上定性,确定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框架,省级政策则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侧重从操作层面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确保国家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实施分类指导,突出支持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城乡居民住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放在重要位置;各类企业和经营性基础设施则偏重给予税收、信贷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是实施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在制定《意见》的过程中,注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工商、产业、就业、社保等政策,并将对口支援和社会捐赠、捐建项目纳入年度投资计划统筹安排。研讨会由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主办,四川省企业咨询委员会承办。研讨会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少宇、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西部开发办公室主任杨世佐就企业灾后重建配套措施做了解读和诠释。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慈善组织在汶川地震中期间的表现出令社会认可启动速度、参与程度和发挥的社会作用,但随着而来的慈善丑闻也使社会对慈善组织产生了质疑。在现今"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下,慈善组织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慈善组织的未来应当如何发展,这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研究视角主要从社会学及经济学出发,社会学领域主要为慈善组织的道德伦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十年来"义乌发展经验"的相关内容在新常态下的重要意义,在深化、拓展"义乌发展经验"的过程中,思考与寻求新常态下重温、践行、创新"义乌发展经验"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许维泽 《领导文萃》2010,(18):148-149
<正>石狮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泉州湾南端,建市以来,在省委、泉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由一个滨海小镇发展成为一个海峡西岸初具规模的工贸旅游港口城市,是"全国县级市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全省县级市综合实力十强"以及"2009年  相似文献   

12.
<正>"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救人抢险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地震灾后重建将成为今后抗震救灾工作的重点。根据以往抗震防震的经验,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统筹,正确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十年巨变     
10年,可以成就什么?以一场吞噬近9万人鲜活生命的8级地震为起点,10多万平方公里的破碎山河现如天开图画,锦绣一方。震区从瞬间"归零"到物质重建、经济重振、社会重构、文化重兴、生态重塑,全面实现了发展水平提升30年;千万颗受到创痛的心灵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中国交出了让人民满意、世界惊叹的"汶川答卷"。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瞬,但地震灾区的这10年,变化之巨、发展之迅,又恍若新生。2017年,四川省经济总量跃升为全国第六,是2007年的3.52倍,汶川、北川和青川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2007年的2倍、3.8倍和2.6倍。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08,(36):26-26
日前,四川省政府副省长黄小祥在厦门举行的"四川灾后产业发展机遇推介会"上指出,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恢复重建,全省要筹措并投入1.67万亿元资金。而目前中央财政  相似文献   

16.
朱杨 《决策》2014,(12):12-12
<正>2011年12月12日,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三年来,阜合产业园区按照省委、省政府"产城一体、四化同步、宜居宜业、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合肥、阜阳两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力实施大建设、大产业、大城市、大民生发展战略,阜合园区从一片普通不过的皖北乡野,成长为引领皖北发展的"改革开放引领区、产城一体先行区、社会管理示范区"。大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园区大手笔推进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完善城市服务体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代中国面临什么问题?或者说,是什么问题在倒逼我们改革?一方面,中国在创造35年连续增长的奇迹的同时,要进一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加大了。世界上许多经济体的发展在多年连续增长后,往往出现拐点。盛极而衰,似乎是在劫难逃。纵观一部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连续保持十年、二十年增长的国家有若干,但"三十而立"者寥寥,"四十而惑者"多多,能继续走好"第四个十年"的经济体,当代几乎没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是相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高处不胜寒"。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暮春时节,绵竹市汉旺新镇绿树掩映,芳草茵茵。群新村十组的村民杨德军带着家人欣赏汉旺的美景。他说:"汉旺太美了,不管我们今后在哪里买了房,都要回到汉旺生活。""5·12"汶川特大地震那一年,杨德军刚好30岁。地震发生后,他失去了爱人、儿子,巨大的悲痛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十年过去,他不仅重新学会了一门手艺,在绵竹城里开了店铺、买了房子和车子,还重新组建了家庭,生育了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幸福美满。他告诉记者,越是面对大的灾难,就越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压倒,更何况地震发生后有党和国家、有全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完成,产业的变化必然实质性地导致产业人才需求发生变化,探索后灾后重建时期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是灾区能够借力继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汶川不哭!""四川挺住!""中国加油!"一场猝不及防的灾难,10年回首,当年响彻中国的呐喊,仍然历历在目,声声震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历经10年的时光磨砺,让千万颗受到创痛的心灵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中国交出了让人民满意、让世界惊叹的"汶川答卷"。又到"5·12",汶川特大地震整整10年了。10年,可以改变什么?10年,"可乐男孩"薛枭当了可口可乐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