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供应机制与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基于DSGE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货币供应机制的DSGE模型,分析了中国政府购买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的乘数效应,发现两类财政支出对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都产生了挤出效应,公共资本的产出弹性低是产生挤出效应的结构性原因,在中国货币供应机制减小对通货膨胀负向反应和增大对产出正向反应的配合下,政府购买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能够对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产生正向的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2.
李永友 《管理世界》2012,(1):46-58,187
本文基于SVAR模型和反事实分析,利用季度数据,实证考察了市场信心对我国财政政策乘数效应重要影响。分析表明,在经济遭遇较强外部冲击时,以支出扩张为主的需求管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市场信心恢复放大了财政政策乘数效应。但随着经济逐步走出危机阴影,市场信心作用开始减弱。同时随着需求管理政策实施时间递延,支出扩张的边际增长效应开始递减,为满足支出需要,持续增税的负面效应开始递增。扩支增收效应相互叠加,再加上财政收支结构不当选择,使市场主体信心开始逐步受到侵蚀,并产生较强谨慎动机。市场信心和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使财政政策乘数效应快速减弱。所以动态考察我国以扩支增收为主要特征的财政调控,尽管应对危机的乘数效应特别显著,但长期看乘数效应却非常弱,甚至出现非凯恩斯效应。本文政策含义非常明确,充分利用市场信心与财政政策效应非线性特征先验知识,适时转换需求管理型财政调控策略,既可避免经济增长对财政扩张政策过度依赖,又可提高财政政策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孟琳 《管理与财富》2009,(11):19-19
政府公共支出既可能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也可能对居民消费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通过调整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可以实现公共支出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促进居民消费增长,从而扩大内需,使国民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志标 《管理评论》2018,(5):179-186
研究文化产业投资的效应对于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最新发布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编制了基于文化产业大类的文化产业投入产出表。其次,利用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对总产出和增加值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是最值得投资者考虑的文化部门,文化服务业比文化制造业更值得投资者投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根据最新的文化产业分类和投入产出表编制了按大类划分的文化产业投入产出表;第二,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文化产业投资的后向净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日贸易对双方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智蕊  杨翠红 《管理评论》2009,21(5):97-102,120
本文利用中国2002年反映加工出口特点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计算了2002年中国对日本出口1000美元对中国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直接和完全拉动效应,并根据日本2000年投入产出表及进口矩阵等数据编制了日本2000年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00年日本对中国出口1000美元对日本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直接和完全拉动效应;然后对中国和日本的投入产出部门进行统一分类,依此计算了中日各部门的出口效应;最后通过对比中日贸易对双方影响的差别,分析了其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研究生产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促进作用这一财政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理论研究中,通过构建包含政府财政消费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导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下各自最优的生产性财政支出结构,并分析了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在两目标下最优支出结构的差异及原因.实证研究发现,2004年~2012年间,中国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政府生产性支出在社会福利目标下的最优占比普遍低于经济增长目标;而在2004年~2008年间,政府实际的生产性财政支出占比还未达到两目标下的最优占比值,政府的生产性财政支出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在2009年~2012年间,政府实际的生产性财政支出占比已接近甚至超过了两目标下的最优占比值,继续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将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提升都产生抑制作用,尤其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更为明显.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政府更需审时度势、通过适时优化财政支出以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徐然  高翔  杨翠红 《管理科学》2021,24(10):12-21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持续加深,进口中间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成为产业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考虑到中国的贸易特点是存在大量的加工贸易,建立了区分加工贸易的投入产出进口中间品价格传导模型,基于2012年中国区分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模拟了各类进口中间品价格变化对中国各部门价格的影响.考虑到传统模型无法反映普遍存在的价格传导时滞,建立了进口中间品价格传导的离散时间状态迭代方程.结果显示,矿产开采类和电气电子类进口中间品对国内产品价格的影响最大,前者由于涉及的生产链较长,会对下游部门产生广泛影响,导致国内市场整体价格的波动会延续较长时间;后者对国内电气电子部门的影响尤为显著,价格会在第6周和第12周有较明显的波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将宏观尾部风险引入包含生产网络的多行业均衡模型,通过理论建模分析宏观尾部风险如何通过投入产出关联影响行业产出波动,并在非理性预期框架下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然后采用OECD披露的中国44个行业1995~2018年投入产出数据进行结构估计与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第一,相对于宏观尾部风险冲击对行业产出增长的直接效应,通过投入产出关联传导引发的网络效应更大,且宏观尾部风险冲击主要沿着生产网络向上游传导。第二,相对于宏观尾部风险冲击影响行业产出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渠道,劳动效应渠道更为显著。第三,相对于普通风险冲击,宏观尾部风险形成的偏态冲击能更好地解释我国实体经济波动。尾部事件会造成经济主体预期的过度反应,并经由该机制导致产出增长更大程度地下降且影响持续期更长。第四,上游度更大、网络中心度更低和中间品投入结构调整更缓慢的行业受到宏观尾部风险冲击的负向效应相对更大,且投入产出网络连接的非对称结构是网络效应放大冲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克服社会保障多部门管理、统计口径调整的局限,从社会保障支出分权的新视角研究经济增长,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我国1997-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社会保障支出及分权、财政分权等的经济效应进行了DriscollKraay标准误回归与计量检验;证实了以上变量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并提出合理界定政府间社保支出责任、权衡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持续加深,进口中间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成为产业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考虑到中国的贸易特点是存在大量的加工贸易,建立了区分加工贸易的投入产出进口中间品价格传导模型,基于2012年中国区分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模拟了各类进口中间品价格变化对中国各部门价格的影响.考虑到传统模型无法反映普遍存在的价格传导时滞,建立了进口中间品价格传导的离散时间状态迭代方程.结果显示,矿产开采类和电气电子类进口中间品对国内产品价格的影响最大,前者由于涉及的生产链较长,会对下游部门产生广泛影响,导致国内市场整体价格的波动会延续较长时间;后者对国内电气电子部门的影响尤为显著,价格会在第6周和第12周有较明显的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