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正> 一、项目概括 邵武竹浆厂是我省“八五”期间安排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利用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的项目,利用当地毛竹资源建设竹浆厂繁荣山区经济,不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改善我省造纸行业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实现资源转化,以及振兴闽北经济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项目总体设计由原轻工部北京规划设计院承担,设计总投资5.82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高白度竹浆5万吨,其中,商品竹浆3.45万吨,特号双胶2.5万吨,年销售收入2.5亿元,年创利税866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4.86%。  相似文献   

2.
川竹计划     
四川盛产竹。山区、平坝,笼笼翠竹到处可见,有"竹乡"之誉的地方不止一处。各种竹制品,论数量、品种,也不少。竹笋可食用,竹根可加工成竹工艺品,竹材可加工成家具、竹地板、竹炭、竹纤维纺织品等产品,成片的竹林可发展生态旅游……发展好竹产业,事关全省农民增收、脱贫攻坚,事关四川乡村振兴。把遍布全省的竹子利用好,把四川竹产业做成全国一流,四川现代农业就有了又一个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3.
<正>"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为配合在四川眉山青神开幕的2018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竹博会),眉山市依托竹特色产业,打造"旅游+"竹产业融合的产业基地并推出多条"竹"主题旅游线路。不仅是眉山,达州市也着力发展竹文化旅游业,带动竹编、竹笋等产业发展;优化竹资源结构,大力开发竹生态产品和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泸州巨森纸业有限公司紧依长江支流的永宁河畔,屹立着四川泸州巨森纸业有限公司。公司以配套精良的设备、精湛的技术、完善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手段,在造纸企业早享声誉,深得大家的认同。公司占地面积34.89万平方米,现有员工1100人,拥有14条制浆造纸生产线,一座污水处厂和二座10500KW的自备热电联产电站,年生产能力达8万吨,电力完全能满足生产需要。川滇公路从厂区蜿蜒经过,境内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杂竹蓄积面积40万亩,年砍伐量可达30万吨,造纸原料可谓得天而独厚。  相似文献   

5.
<正>到2022年——竹业综合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竹林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现代竹林基地突破1000万亩培育竹编、竹家具工匠10000名以上建立西南区域乃至全国竹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到2022年,四川竹业综合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竹农人均竹业收入突破1500元。《四川省竹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四川竹产业发展"路线图"。如何实现翻一番的目标?《规划》给出的答案是,通过竹林基地建设、改进加工方式、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创建品牌等方式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省竹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到,在今后五年时间内,四川竹业综合产值和人均竹业收入均要接近翻一番。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四川能达成目标吗?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又有哪些重点和难点?四大优势看底气"产业盘子能不能做大,资源硬件是前提。"接受采访时,四川省林业厅产业处处长刘屈原首先提及的,便是四川的竹资源优势。他说,除了种植面积在全国独占鳌头外,四川发展竹业产业还有三大优势:品种多、规模集  相似文献   

7.
芦沟造纸作坊:让时光倒退千年 造纸术是中国人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当我站在平乐芦沟竹海春手工造纸作坊遗址处那口巨大的、像默片一样充满历史质感的篁锅前,不禁让人感叹先人的伟大和吞吐日月的激情.在我们身后,在只属于祖先的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古老而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曾有过多少口这样的篁锅,它们像明月一样,照亮了人类的暗夜.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时任尚方令、掌管宫廷手工作坊的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用简牍和缣帛书写纪事.蔡伦把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一系列工艺程序制成植物纤维纸.公元105年,蔡伦向汊和帝刘肇献纸,受到和帝赞誉,造纸术于是广为天下所知.公元116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因此,蔡伦造的纸又被称为“蔡侯纸”.数百年后的宋代,勤劳、智慧的平乐人因地制宜,用竹子取代麻来用于造纸.  相似文献   

8.
徐雁龙  王聪 《决策》2007,(9):36-36,37
7月8日,"纸做的包子"在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播出后,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拍案而起--"如属实,要严办;如属虚假,要公开澄清事实".当"纸做的包子"在巷间越传越玄时,对新闻本身的调查也在上述批示下紧锣密鼓地展开,调查结果证明,"纸做的包子"是不折不扣的假新闻,假新闻制作者訾北佳于8月12日获刑一年.  相似文献   

9.
<正> 四川竹资源极为丰富。据悉,品种近200个,蓄积量至少2000多万亩,每年可开发利用经济价值20多亿元。因此,在实施生态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中,应重视培育和扩大种竹面积,改造和提高现有竹源品种,使四川省竹资源优势更为突出。可进行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更加显著,生态效益更为理想,社会效益更加可观。 一、竹资源是亟待培育和开发利用的优势之一 四川绝大多数地区的土质和气候非常适宜栽种竹。山沟坡地、河渠两旁等,均适宜竹的生长。竹能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第12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贸易会上,四川眉山首次组团参展,参展主题为"绿色眉山,青神竹编——竹艺美化生活"。展会上,16家企业在400平方米的展馆内展示了平面竹编、瓷胎竹编、竹家具等500多件青神竹编产品,也收获了2600多万元订单。一根竹,如何变身成贵比黄金的竹编,促成了一条绿色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茶竹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茶竹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可以增加旅游的"看点"和"卖点",提升了旅游的档次和品位;而旅游则可以进一步普及和宏扬茶竹文化,推动了茶竹产业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展示出了茶竹文化旅游广阔的前景。永川同时集茶竹旅游资源于一地,茶山与竹海融为一体,互为补充,交相辉映,发展茶竹文化旅游在自然资源、文化积淀、技术产业、区位等方面具有优势。永川旅游发展要突出茶竹文化特色,才能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造纸行业的产品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从人们日常生活到尖端的航天飞行器,都有纸的存在和使用,因此,纸制品的质量对使用者来说显得很重要.我国为了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符合用户使用要求,制定了一系列造纸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3.
科技的发展促进古今文献载体的发展变化,从古代的竹、木、简、牍、纸到现代的电子、网络等。文献载体的演变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变革。现代社会是多种文献载体并存,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条产业链,关联着上下游众多企业,只有串珠成链才能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路径,聚焦存储、传感器等重点领域,梳理出了"芯-屏-存-感-软-智-网-端"细分行业产业链图,进一步夯实四川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里子"。2021年1-8月,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986.4亿元、同比增长21.3%……再一次用一串亮眼的数字,"画"出一条上扬曲线。  相似文献   

15.
<正>《四川省竹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2年竹产业综合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5年内实现翻番,意味着全省的竹产业在5年内要从"够大"走向"够强"。然而,产业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阻碍着变强的脚步,调查显示,全川近七成应伐竹材因成本太高无人采,竹笋因冷链物流不完善卖不出好价钱,竹旅游因核心竞争力不够多半景区还停留在卖资源阶段,而竹产品深加工冷热不均的原因则更为复杂。问题如何解决?记者分别从种管收、初加工、深加工、竹旅游四个方面,分别走访了种植农户、加工企业、林业  相似文献   

16.
张玲 《科学咨询》2005,(17):17-18
科技的发展促进古今文献载体的发展变化,从古代的竹、木、简、牍、纸到现代的电子、网络等.文献载体的演变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变革.现代社会是多种文献载体并存,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家中30吨竹料,就收入16500元。"在泸州叙永县江门镇高家村,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竹林的丰厚回报让大家脱贫奔康的底气越来越足。近年来,叙永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竹林产业基地、引进建设竹类企业、延长融合竹产业链,坚持发展竹产业不动摇,竹产业如今不仅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成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增速转型的绿色引擎。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享有"画竹第一人"和"学者型书画家"美誉的余新志,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从1993年至今,邮政部门出版发行余新志墨竹、熊猫、花鸟、山水系列专题邮票、邮册40余套,承载历史,传播文化。几十年来,余新志收集上万幅画竹素材,历时5年时间,2012年创作完成了长103米、宽1.2米的百米长卷巨作《百竹雄魂图——万竿竹魂铸春秋》,获得《世界纪录证书》,为世人留下不可多得的竹画史料。  相似文献   

19.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宜宾产竹大市的资源优势,日前召开的宜宾市竹产业发展动员大会提出,将竹产业作为新的核心产业进行规划布局,三年内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支持竹产业发展,打造"中国竹都",建设"最美竹海"。在宜宾竹产业发展中,如何做优做强竹精深加工业?记者从宜宾市经信委获悉,宜宾将做大做强竹加工全产业链,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加大品牌培育支持,打造中国西部竹产业低碳循环示范基地和西部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竹类生产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画术语中有"四君子"之目,所指乃以梅、兰、竹、菊四种花卉为题材的花鸟画。此目有一个演变过程。早在宋元时期,画家画竹、梅,常加上松树,称为"岁寒三友"。元代吴镇喜画兰花、与竹、梅,松共称‘四友’。明代万历年间,黄凤池辑《梅竹兰菊谱》,首称"梅竹兰菊"为"四君","四君子"之目基本定型。但历代画家对此多有变更,有人加上松树,或水仙,或奇石,将其合称"五清"或"五友"。至清代《芥子园画传》问世,再次强调"四君子"为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