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巴马政府上任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实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势必对亚太地区的局势与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美国重返亚太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要防范甚至遏制快速崛起的中国,为此调整了对亚太地区尤其是亚太大国的外交政策。因此,中国与亚太大国的关系发展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新挑战。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注重周边外交,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能够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高调宣称重返亚洲,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主要是遏制中国崛起,维持美国全球霸权.适应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需要,美日同盟进一步强化:一是由双向遏制中日向集中遏制中国转化;二是巩固军事同盟实现军事一体化;三是合作领域拓宽实现美日同盟全球化;四是由双边安全合作向多边安全合作转化.美日同盟的强化源于各自所需和相互利用:一方面美国借美日同盟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另一方面日本需要借助美国增强地区影响力.美日同盟的强化对中国崛起形成严重挑战、使中日关系受到很大的影响、延缓了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奥巴马政府宣布美国“重返亚太”,实施战略重心东移。这一战略对中美印三角关系的影响明显,它使中美印三角关系面临新挑战、出现新变化。但由于中美印彼此之间原有利益或矛盾的延续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显示出某种程度的稳定性。中美印三角关系的这种“变”与“不变”具体表现为:美印战略合作深入,但两国仍难以建立同盟关系;中美战略互疑加深,但双方仍希望加强合作,避免冲突;中印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但发展关系依然符合两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马强 《中华魂》2014,(9):58-61
正奥巴马第二任期以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进行了重要的调整。这种调整是适应西方国家金融危机新特点、亚太地区形势新发展和美国整体战略新转变作出的。调整凸显了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的目的性,以及内容与手段的变化。一、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调整奥巴马第一任期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发展与积极推行的时期。2009年上任伊始,面对小布什政府留下的两场战争和金融危机,奥巴马执政团队基于"巧实力"的理念加快了外交战略调整,执政团队成员多次出访亚太国家,不断强调亚太对美国的重要意义,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的战略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11月,奥巴马在堪培拉对澳大利亚国会的演讲中表示"美  相似文献   

5.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本质上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续,但它的指向更加明确,意在牵制中国,拓展美国的同盟体系,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美日澳印四方非正式联盟。"印太战略"突出印度的重要性,加强美印防务合作。但是,美、日、澳三国同中国的经济关系非常密切,美印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特朗普政府高官更换频繁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印太战略"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美中日在南太平洋岛国的战略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中日三国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博弈出自于各自国家的战略利益。"重返亚太"的美国需要南太平洋岛国巩固其在太平洋的"主导地位"和战略部署。日本在海洋战略扩张、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牵制中国方面期望得到南太平洋岛国的支持。中国则更加注重与南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共同发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实现其和平发展战略。在当今和平发展时代中,中国的战略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亚太再平衡”政策推行以来,深刻重塑了亚太地区的战略态势,恶化了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美国战略重点东移的背景下,作为其西太平洋重要战略支点的中国台湾自然扮演着特殊角色.就此,美台(中国台湾)双方借“再平衡”之机多层次、多手段地深化双边军事准同盟关系及防务领域的各项合作.特别是“再平衡”战略推行数年来,美台关系在防务议题层面的诸项进展,表明了美方对于台湾在该战略中的军事价值定位与相应作用的发挥给予了高度重视.美台防务关系所生发的诸多特点值得国际社会进行审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战后以来,由于战略利益的驱使,美国选择日本作为远东的核心盟国。冷战后,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加强了美日同盟关系。在对华政策层面,美日两国对中国都采取了政经分离的两面性政策,但在具体举措上存在一定差异。美国在保持其对华原则分歧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将中国纳入其中的“利益攸关者”政策。日本则在美日同盟关系的框架内,强化了对华政策,安倍新首相则提出了“战略互惠”的中日关系的架构。基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利益需要,今后应加强中、美、日之间的战略对话,推动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对日本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2013年显现一定程度的"失速",主要原因包括奥巴马政府外交受内政因素牵制程度增大,中东问题在美外交议程中的优先性有所回升等。虽然这些限制性因素在未来若干年仍将持续,但不应忽视奥巴马政府落实亚太再平衡战略展现出的务实聚焦、深耕细作等特点,不应低估美国加大对亚太地区政策资源投入、重塑和巩固其对地区事务主导权的决心。中国需认清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力避负担、总体求稳"的特点,以及美国在政策资源、信誉度、管理盟友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限制,抓住时机,主动作为,积极促进中美在亚太互动关系的良性调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战略态势的变化和亚太经济的崛起,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开始东移,提出了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从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宣称美国要“重返亚洲”到2012年6月帕内塔正式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从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动,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新做法,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其目的在于确立美国在亚太的主导地位,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将对世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重返亚洲是其政策回归的产物,其实质是试图继续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导权",其重点是从战略上实现对中国的围堵与遏制。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回暖",美国表示"乐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同时,美国又在短短两年内两次对台军售,其险恶用心路人皆知。台湾是美国制衡中国大陆的一颗重要战略"棋子"。在美国重返亚洲背景下,两岸关系可能迎来新的挑战。中国如何实现战略突围,促进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力度持续增强,泰国在整个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地缘战略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美国不断强调与泰国的盟友关系,极力拉拢泰国,促使泰国在亚太地区格局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意义或者是引领意义。泰国欲借助提升泰美关系,增加泰国的国际影响力,并索取国家利益最大化,但是对美国的亚太战略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忧虑和困惑,并保持中立态度,以寻求符合自身战略利益的理性化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美国对外援助作为实现其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为服务美国国家利益和维持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2019年,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相继在"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印太"战略的驱动下,在资金规模、地缘分布、援助领域、执行机构等方面加强对外援助的"工具化"效用。随着美国亚太政策的调整,太平洋岛国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显著提升。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援助不仅是维护其地区安全利益、推进外交政策的工具,更是在重要的地缘战略节点与中国进行"大国博弈"、制衡"一带一路"的抓手。深入研究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援助的规模与内容、特征与趋势,不但为把握美国亚太政策的动向提供直观而丰富的视角,也为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凤志  刘勃然 《国际论坛》2013,(2):28-34,80
美韩同盟缘起于朝鲜战争,维系在冷战环境中,是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东北亚安全困境的症结之一。21世纪初美国出于护持其东北亚地区主导地位和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采取了同步强化美日、美韩同盟的政策。近年中国东南海疆困局与美国重返亚太的重合性令人疑虑美国正在推行新的遏制中国崛起政策。2010年3月以来朝鲜半岛事态的发展具有超越韩朝争端剑指中国的特点,令中国周边外交与安全开始步入困局。美韩同盟强化是美国在东亚为遏制中国崛起谋篇布局的组成部分,韩美日同盟发展的东北亚小北约走向对中国东亚地缘安全利益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应对美韩同盟强化所带来的东亚地缘安全挑战,护持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安全利益,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韩同盟缘起于朝鲜战争,维系在冷战环境中,是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东北亚安全困境的症结之一。21世纪初美国出于护持其东北亚地区主导地位和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采取了同步强化美日、美韩同盟的政策。近年中国东南海疆困局与美国重返亚太的重合性令人疑虑美国正在推行新的遏制中国崛起政策。2010年3月以来朝鲜半岛事态的发展具有超越韩朝争端剑指中国的特点,令中国周边外交与安全开始步入困局。美韩同盟强化是美国在东亚为遏制中国崛起谋篇布局的组成部分,韩美日同盟发展的东北亚小北约走向对中国东亚地缘安全利益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应对美韩同盟强化所带来的东亚地缘安全挑战,护持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安全利益,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钓鱼岛问题关涉二战以来中国大陆与日美的角力与较量,关涉国际、国内形势。台湾民众的思想行动及台湾当局的主张、立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日本对钓鱼岛的窃占,台湾民众与当局同日、美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英勇无畏的台湾民众为维护领土主权不断发起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台湾当局自蒋氏父子至马英九当政,斗争变化形态大致为跌宕起伏的"U"形。李登辉当政时期,斗争情势跌至低谷状态。陈水扁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大致方向和立场基本与李登辉当局保持一致,斗争情势仍于低谷徘徊。而马英九主政台湾之后,当局的立场和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U"形反转的态势。台湾在钓鱼岛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共同的民族利益面前,台湾社会各阶层民众、台湾当局应秉持正确的态度、坚守正确的立场,积极与大陆合作,努力维护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一直都是美国拓展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撑。自奥巴马政府实施"重返亚太"战略以及特朗普推行"印太战略"以来,美国尤为强调同盟的重要性,将同盟视为应对中国崛起的重要"工具"。但是,美国的盟友们并没有设立和美国相同的战略目标。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因美国盟友间战略目标的差异,美国与同盟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本文以美韩同盟为案例,探讨在中美权力变迁的背景下,美国的同盟关系如何变化,美国的同盟管理面临着何种困难。本文运用了非对称同盟关系的分析框架,以评估大国和小国结盟时不同的收益和成本计算,论述了权力变迁时期衰退国家普遍采取的政策将如何影响其同盟关系。案例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崛起且美国加强与中国的竞争,美国结盟的成本变小,而结盟带给美国的收益则增加了;韩国在与美国结盟的过程中收益变小,成本变大;美韩同盟面临着"大国担心被抛弃—小国担心被牵连"的困境。值得强调的是,美韩同盟关系的变化是权力变迁时期的结构变化所致,且美国亚太同盟体系很可能普遍存在这种困境。  相似文献   

18.
肖欢 《国际论坛》2012,(5):26-29,80
近年来,美国与新西兰的军事关系在两国关系总体回暖的环境下得到了恢复和加强,这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表现和组成部分。美国和新西兰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安全利益,加强了双方的军事交流与合作,这将对南太平洋地区的力量格局和中国与新西兰军事关系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重返亚太后中国周边外交的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全方位给中国施压:经济上加入并主导TPP、加强其东亚同盟体系、叫嚣"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周边外交遭受严峻挑战。美国重返亚太后,东亚地区局势不断紧张。在局势紧张之下,中国应该根据局势发展调整周边外交政策,从中美关系入手,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与邻国外交为重点,以公共外交为辅助,从各方面消除美国重返亚太给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保障中国国家利益,维持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美国反共反华遏制战略的产物,是维系当时美台特殊关系的核心文件,也是对中国内政的公开干涉。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基础是以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为依据,以“台湾中立化”为基准目标。该条约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即较大的弹性、长期遏制性及美国的绝对主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