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黎勤 《管理科学文摘》2009,(14):265-266
在历史悠久的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线条作为其最重要的绘画形式语言,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绘画特色和审美特征。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线语言具有状物和达意的双重功用;具有丰富的独立审美品格及程式化特征。对传统工笔人物画线条特性的分析,将提高我们对中国绘画精髓“线”的认识,这对于加深对中国绘画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尚喆 《决策探索》2007,(8):46-47
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一)正确认识现在高校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低的现状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大规模扩招后,开始向大众教育转变.而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正是与之伴随着走过了自己的大发展之路.大批在以往根本不够资格上大学的学生,走进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课堂.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多数是从绘画艺术和工艺美术发展过来的,其招生标准过于强调了绘画的功底,降低了对考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学生招进来之后,他们明显缺乏全面的艺术素质基础.同时由于艺术设计对跨学科知识的需求,更显出学生难以接受必要的另外学科,例如,材料学等学科的知识.中国高等艺术教育长期被归类为文科,其培养出来的教师必然形成了对其他学科涉猎很少,且知识不足.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古代的绘画以写意画为主,表现山水花鸟的形态与意境、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对于"老大哥"苏联的依赖,当时中国的艺术也逐渐向苏联取经,中国传统绘画在长期的学习交流中,融合苏联艺术创作特点,开始发生改变。由朱沙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苏联美术与新中国油画》一书,对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油画艺术进行了系统、细致的探究,重点探讨了为什么学习苏联美术、苏联美术  相似文献   

4.
张俊霞 《经营管理者》2012,(8X):359-359
在中国画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受"诗、书、画、印相结合"这一观念的影响和书法用笔的融入,传统人物画在写实性方面始终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写实人物画应广泛吸收写实技法,适应其表现力和视觉张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当前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不能只有书写式的轻松小品,更要有既能反映东方艺术博大精深又能贴近时代的写实性作品。摄影的高度发达与西方写实性绘画的导入,使中国民众对绘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写实要求极大提高,增强水墨人物画的写实性成为必然。一个时期以来,有相当—部分人认为写实性绘画业已过时。其实作为视觉艺术来讲,写实性绘画永远不会过时,况且中国绘画历来不追求绝对写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将写实性的元素加入到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中,融合传统水墨创作出贴合时代要求的作品,并且在创作实践中解决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写实性表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思想史上,元气是一个贯串始终而又内涵十分丰富驳杂的基本范畴,中国绘画与工艺美术深受元气论的影响,使其追求的目标、审美取向和艺术手段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基于评价在幼儿绘画活动中的重要性,笔者结合实际,探索在绘画活动中,正确对幼儿绘画活动进行评价的方式,并指出其成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坛又迎来了一个新的世纪、新时代,中国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 “百年中国画展”、 “成都双年展”在中国改革开放更为关注,体现了中国近代绘画发展史,也触动当代画家在科学与艺术发展的今天,面对当代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他们更加深刻、富有生命力。工笔画家刘树允则以一个自身创新的焦点,探讨内心深处的魂魄,告诉我们中国工笔画在于历史文化演变的另一种创造。 刘树允生于河北沧州,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河北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前中国绘画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现象,通过对日本画发展的了解和分析,探讨中国绘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任伯年先生,一直在我看来不管是在学识、画作还是人格方面都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他是近代中国绘画史上能力非常全面的一位绘画大师,尤其是他的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具有转折意义。本文就是来浅略的谈谈任伯年先生的人物画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管理科学文摘》2009,(23):368-368
中西绘画有着各自纷繁多样的发展轨迹,虽然他们走过了一些相同或相近的道路,中途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色彩观念系统与形式法则,本文以中国和欧洲绘画加以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找到中西绘画色彩在历史长河中的共同点,确定他们的分歧标志,更为重要的是辨析中西绘画色彩相互借鉴、交叉、融合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景山公园六年来的保护管理成效 园内古建文物修缮保护。2006年2007年对三座山门进行了修缮。南门进行屋面查补,恢复了凌花窗的木装修,按史料记载做了金线大点金彩画,下架地仗找补,油饰,做了金砖地面铺漫。  相似文献   

12.
刘芳 《科学咨询》2006,(13):63-64
根据目前中国绘画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现象,通过对日本画发展的了解和分析,探讨中国绘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陈子奋(1898—1976),福建长乐人,是本世纪卓越的白描画家和一代杰出印人。其对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建树在于将金石书法原理引入白描花卉创作的同时,又得益于近代写实主义新的绘画观念与技巧,并不落痕迹地化入白描花卉的写生与创作,使衰弱已久的白描传统,重新获得生机与活力,从而也奠定了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发展至今,其创作过程始终以"应物象形"为基本前提,虽有写实的一方面,但由于形式因素的影响,在创作过程中又不可能完全写实。传统绘画的形式特点体现在绘画的非写实性上,即形式内容的美感上。这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将本土的民间艺术、宗教艺术、传统绘画艺术很好的兼容在一起并且随着它的发展,开拓出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传统绘画形式与现代工笔画怎样结合与应用需要现代工笔画家所共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多年来,王来文致力于读书,绘画,力主学识、修养、画技不偏颇,以八闽特别是以闽南的花鸟为素材,重志境,力求传统精神与现代形式和谐。 王来文是有艺术追求并逐渐形成自己个性语言的青年画家。中国绘画有着丰富的传统,每一位中国画家都无法绕开传统、割裂传统而取得成功。在花鸟画创作中,通过对传统的研  相似文献   

17.
留白,源于绘画,旨在利用虚实对比,素材铺陈与夸张来引导观众,达到不着一字竞得风流的境界。留白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重视和谐的艺术特质。本文从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留白"入手,提出了建筑留白的概念,探讨由空白来引导建筑设计的一些约束条件或原则,在今天城市面临环境压力的特定背景下其美学价值对建筑设计以及相应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嵌岩灌注桩成桩工序多,施工过程极易出现质量偏差,监理人员必须在施工全过程质量监控,现就嵌岩灌注桩的施工准备工作、成孔过程,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质量监理程序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保证港口嵌岩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监控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左庄伟 《领导文萃》2014,(22):124-127
正我们考量一位当代中国画家的艺术成就,主要看他能否在缜密而完善的中国传统绘画脉络中,仍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理念、艺术语言与审美理想图式,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传统,建树起自己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画院专职画家、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云从传统绘画中古老的,渐已消失的积墨画法、焦墨画法中发现它的内美,并予以发展。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和创作实践,在中国画坛形成独树一帜的陈家样积墨山水画、焦墨山水画和简笔写意山水画,使这一高难度的艺术语言得以传承下来,在当今时代的中国画坛发出别样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代山水画的发展与中国的哲学文学密不可分,历史上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观物心态,在山水诗山水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作用殊重. 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是人与自然"神契"之后搭建起来的心灵空间,作者借山水之形感发内在之情.由于中国文化中文学与绘画的联系,使得历代文人对绘画空间的理解是文学思辨式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