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作华  方红星 《管理科学》2016,29(5):134-146
 企业避税行为经济后果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围绕企业避税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基于温和避税行为视角的研究认为企业避税程度的增强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基于激进避税行为视角的研究认为企业避税程度的上升会破坏企业价值。由于企业避税程度强弱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基于系统风险视角和企业避税行为整体性层面,探讨避税行为对投资者系统风险估算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曲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避税程度强弱导致投资者系统风险估算存在差异。选取2008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单因素模型和去杠杆贝塔模型计量系统风险;采用会计实际税率及其变体度量企业避税程度的方法,基于公司系统风险视角,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企业避税行为与投资者系统风险估算的内在联系。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避税程度与系统风险的平方项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可能的自选择偏误后结论不变。对温和避税的企业,随着避税程度的增强,公司系统风险显著下降;对激进避税的企业,伴随避税程度的增强,公司系统风险显著上升。因而,企业避税行为与系统风险呈U形曲线关系。企业避税程度不同对投资者风险估算带来不同的影响,市场上投资者将降低选择温和避税企业的系统风险,而提高选择激进避税企业的系统风险。        基于企业避税行为和投资者系统风险估算的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和监管者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企业避税行为。一方面,监管者应当鼓励企业采用合法手段适度避税,允许企业和投资者享受适度避税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应加大对企业激进避税行为的监管力度,防止激进避税行为对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带来负面影响。        研究结论从系统风险这一视角,明晰了企业避税行为与投资者系统风险估算的关系,丰富了企业避税和系统风险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集团正常运营过程中,企业集团有权利在合法的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合理的避税,可以通过对自身涉及税收的活动进行妥善安排和周密布置,使企业自身的税收负担得到合理的避免和减轻,本文主要探讨合理运用税收筹划与合理避税的途径,并提出有效地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作华  方红星 《管理科学》2018,31(3):125-139
 当外源融资成本较高,而内部现金流又不充足,企业无法为有利的投资机会募集到所需资金不得不放弃部分投资项目时,便会陷入融资约束困境,导致管理层不得不削减现金支出或提高流动性。而避税在降低企业纳税义务的同时,伴随的是现金支出的降低。因此,企业可能会选择激进的避税,以缓解资金方面的困境。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可能会受到内部控制的约束,高质量内部控制可显著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降低企业外源融资成本和管控税收违法风险,因而可能会弱化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融资约束能否诱发企业激进的避税,考察内部控制能否抑制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基于2008年至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KZ模型度量融资约束,采用会计实际税率及其变体度量企业避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融资约束能否诱发企业激进的避税,以及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否抑制融资约束所导致的企业激进避税动机。        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二者的正相关关系依旧显著;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融资约束与企业激进避税之间的正向关系显著减弱。激进的避税是陷入融资约束困境企业改善资金短缺状况的替代选择,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融资约束诱发的激进避税。从多个角度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产权性质和金融环境的差别均不会影响上述结果。        研究结果有助于学术界丰富和深化对融资约束经济后果、企业避税诱因以及内部控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认识,也能为税务机关、金融监管当局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启示。政府应加快培育宽松和高效的金融环境,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简化企业融资手续,提高金融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税务机关与融资约束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灵活的协调沟通机制,理解和关怀融资约束企业面临的困境;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全面实施,强化信息披露,改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的财务总监在企业税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田野调查表明企业实际税务主管在避税问题上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但已有研究发现首席执行官的相关特征并不足以解释企业避税行为,因此有必要从财务总监角度研究其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基于代理理论、社会网络和信息不对称等相关理论,以2008年至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财务总监兼任董事对于企业避税的影响。进一步地,研究财务总监兼任董事影响企业避税是否通过缓解内部信息不对称实现,以及对于企业税务策略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总监兼任董事的企业其实际有效税率显著更低、避税程度更高;这一关系在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更加明显,表明财务总监兼任董事缓解内部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发现避税机会和制定更优税务方案;财务总监兼任董事的企业未来的实际税率波动更小,同时没有发现该类企业因税务原因而进行财务重述的概率更高,表明财务总监兼任董事保障了税务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健性。考虑反向因果、遗漏变量和选择偏误等内生问题,研究结果依然成立。同时,主要研究结果对于使用替代性避税变量、控制盈余管理和调整样本区间并不敏感。借助财务总监兼任董事情景,...  相似文献   

5.
张欣  董竹 《管理科学》2022,(2):32-46
推动技术创新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探讨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避税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税收规划策略,一方面,基于价值观,避税可以节约企业内部现金流,从而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基于代理观,由于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避税可能加剧管理层攫取私利的行为,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关注避税如何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以2009年至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避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检验避税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内外部监督力量和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之间的差异。采用更换估计方法、变换关键变量的测量方法、考虑行业年份交互效应、剔除特殊行业以及使用自变量拆解法和安慰剂检验控制内生性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避税与企业创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避税程度的增加,企业创新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形变化;对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避税对融资约束和环境不确定性产生U形影响,进而作用于企业创新;并且,企业避税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形关系仅存在于内外部监督力...  相似文献   

6.
杜鹏程  王姝勋  徐舒 《管理世界》2021,(7):105-118+8
维持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当前我国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内在要求和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基于2002年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断点回归分析方法,从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两个方面考察了税收征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所得税征管范围改革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3.4%~4.7%,且该影响在低税收征收强度地区的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和竞争型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税收征管强度提升引致的企业避税程度降低和劳动密集度增加是其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机理提供了新的微观解释,同时也为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建设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外部环境充满动荡性和不确定性,创新质量的提升是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利用2013—2019年387家中国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技术搜寻—吸收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关系机理。研究得出: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均呈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平衡型技术搜寻显著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吸收能力在技术搜寻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中具有异质性的中介传导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和深化了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对创新质量影响机理的研究,同时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战略决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僵尸企业存续对就业稳定的作用,使得地方政府有放缓处置的行为动机,但实际效果和后续影响如何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从就业增长视角出发,首先构造市场均衡模型推论出僵尸企业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理论逻辑,随后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的就业增长产生明显的排挤效应,且该效应通过企业融资约束和企业进入退出障碍两条渠道得到强化。进一步分析发现,僵尸企业既抑制了正常企业的潜在就业机会又对在位劳动者产生挤出效应;僵尸企业占比显著抑制了正常企业规模的扩张,并相对而言提升了僵尸企业的福利和工资水平,阻碍了劳动力的自发流动;就行业特征和企业规模的异质性而言,僵尸企业对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规模企业就业增长的排挤效应更强。通过工具变量和替换测度指标,检验了基本结论的稳健性。本文为地方政府坚定推进僵尸企业清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是真心实意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掩饰环境绩效不足的工具?本文以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司社会责任与环境绩效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绩效显著负相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存在着环境掩饰现象。本文进一步从企业内部动机、监管压力和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环境掩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1)依据企业内部动机的分组发现,环境掩饰动机低的国有企业和低捐赠支出企业,其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绩效无显著负相关性;(2)依据外部监管压力的分组发现,公司所在地环境监管程度高的企业以及重污染行业企业,其社会责任环境掩饰现象不显著;(3)依据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分组发现,社会责任报告参照国际标准的企业以及审计机构为国际四大的企业,其社会责任环境掩饰现象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动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监管以及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规范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我国2002年所得税征管体制改革这一"自然实验",采用断点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企业避税程度变化如何影响其债务融资行为。我们发现,随着企业避税难度增加,企业总体负债率显著上升。但通过进一步区分债务融资来源,我们发现,企业避税难度增加并未导致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正规金融融资的增加,这一结果不支持企业避税行为的"非债务税盾效应"假说,也与Graham和Tucker(2006)的开创性研究不符。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避税难度增加会导致不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商业信用负债的显著增加。这一效应在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获取正规金融难度较大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这一结果支持了企业避税行为的"现金流效应"假说。本文为企业避税活动与债务融资的负相关关系提供了更加契合中国制度背景的理论解释。此外,通过考察企业避税行为对财务杠杆的影响,本文也为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方向,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决策等许多活动中都需要信息,发生并形成信息成本支出.因此,信息成本对现代企业有着重要影响,加强信息成本管理成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指出,现代企业应以计算机信息集成为基础,构建科学的信息系统,采用成本责任流管理模式,实施动态的信息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主体之间的地理距离是影响信息传递效率的重要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重塑空间结构来减少由于地理距离造成的信息损失.本文利用中国高铁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高铁开通影响股价同步性可能存在的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沿线企业的股价同步性,采用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信息效应而非治理效应来降低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初始交通资源匮乏和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高铁开通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新经济地理学和资本市场会计与财务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证实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为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实现区域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彭建平 《管理评论》2012,(9):111-118,169
通过对127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企业流程管理能力与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影响,企业IT应用水平虽然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在引入企业内外部两个解释变量后,IT应用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被完全中介,其研究结论检验了企业IT应用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价值创造,它是通过企业其它管理要素进行传递,因此企业IT应用只有与企业内外部管理要素的结合,才有可能优化业务流程并改善对供应商的管理,推动企业绩效的提升。过分宣传IT应用水平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会导致企业在IT投资上产生误区,造成企业盲目依靠IT投入来提升IT应用水平,从而可能导致IT悖论的再现。论文所获结论对企业如何选择合理的IT投资和IT应用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4,(40):12-13
正面对中小企业依然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创"梯形融资模式"的基础上,于10月9日发布《2014年改革创新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出,要成立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以标准化股权或标准化金融合约交易,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培育新机制。孵化大市场,是以某一区域内的孵化器或孵化器集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A股非金融公司2007~2014年年报语调的文本分析,本文研究了年报语调与年报披露后的内部人交易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年报语调越积极,公司高管在年报公布后一段期间内的卖出股票规模越大,净买入股票规模越小,表明公司高管编制年报时存在"口是心非"的操纵嫌疑。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披露后中期市场表现差、信息透明度低、非国有控股的公司高管交易与年报语调的反向关系分别显著强于年报披露后中期市场表现好、信息透明度高、国有控股的公司;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交易者职位(是否核心高管)对年报语调与高管交易关系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年报语调越积极,高管亲属卖出股票的规模也越大,但未发现公司重要股东交易与年报语调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存在语调管理行为,年报语调成为除会计报表以外另一种可以被内部人管理或操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发生的重大社会紧急事件中,出现一种企业被"逼捐"的现象,即许多企业由于捐款达不到公众预期而引发公众的批评和抵制,这与以往文献中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权力的假设相违背。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分析公众对热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网上评论的帖子,构建出"期望—满意—行为"理论模型,解释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认同和行为反应模式;并运用社会交换理论、隐性契约理论和亲社会理论分析形成这种模式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多元化战略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将成本效率作为中国上市物流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绩效的中介变量,检验了其是否发挥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多元化战略对成本效率和企业绩效都有显著的影响;成本效率对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是通过成本效率实现的,研究结果支持企业的成本效率是多元化战略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的假说,为探索多元化影响企业绩效的"暗箱"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论文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网络经济呼唤新型的企业管理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概念,并不是狭义地指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一个新行业,是指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络在经济领域的普遍应用,使得信息成本得以急剧下降,从而导致信息替代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核心经济资源的全球化的经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 研究企业IPO对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均衡价值及产品市场差异化竞争的影响.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入信息溢出效应, 基于动态产品市场竞争构建了一个微分博弈模型, 模型结果表明:IPO后在位上市公司相对行业竞争力低于临界值时, 其均衡价值减少; IPO前其相对行业竞争力高于临界值时, 其均衡价值增加.采用沪深A股、中小板与创业板的市场数据, 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动态结构化模型参数, 实证研究IPO对产品市场异质化竞争倾向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 IPO后行业消费者忠诚度提高, 产品市场竞争倾向趋于异质化竞争, 在位上市公司的市场份额利润转化率提高.这说明我国IPO竞争效应占主导地位, 企业IPO对在位上市公司构成威胁, 在位上市公司采用差异化的产品竞争策略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企业高失败率和成长巨大差异性引起了学者们广泛关注,并导致创业导向研究的丰富成果.鉴于现有研究陷于新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问无限追加调节和中介变量的复杂模型中,而忽视了对其中关键要素的深入挖掘,本文基于演化经济学、战略理论和组织理论,认为新企业从创业导向到组织绩效,中间需要一定的转化路径与能力支持,并提出新企业能力构念,构建了"创业导向一新企业能力一新企业绩效"模型,并通过150份有效样本验证了中国背景下新企业创业导向和新企业能力的维度构成以及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同时也发现了新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之间的环境敌意性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新企业能力的显著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