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在深圳举办的“台湾书展”上,见台湾出版之历史地理、民族史学方面的书,以四川大学高休教授,耄期之龄的任乃强著作为多,最有影响。1989年3月30日下午,辛勤耕耘一生,著述等身的任乃强教授,逝世于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享年96岁。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民族学家、我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任乃强的逝世,是我国学术界、教育界一大损失,人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德高望重、造诣深湛、蜚声海内外的师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的藏学家、宗教学家、因明学家、民族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王森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1年2月1日逝世,享年79岁。  相似文献   

3.
惊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民间文艺学家、民族教育家马学良教授不幸于1999年4月4日9时30分辞世,享年86岁。马先生1913年6月22日出生于山东,先生一生从事我国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是我国彝语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在民间文学领域,他所主张的语言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学界产生过深远影响。先生生前对我院民俗学研究生的培养、对《西北民族研究》多所关心,本刊对先生的逝世谨表沉痛哀悼。语言学家、民间文艺学家、民族教育家马学良教授逝世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撒拉族语言学专家、青海民族大学语言学教授韩建业同志于2010年12月29日逝世,享年76岁。韩建业同志曾任中国突厥语言研究会理事、青海撒拉族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撒拉族》杂志社主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我国著名回族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白寿彝先生于2000年3月21日23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白寿彝教授1909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一生致力于史学工作,撰有《中国交通史》、《回民起义》、《中国伊斯兰存稿》、《中国史学》、《中国通史纲要》等著作,曾承担大型《中国通史》和《中国史学史》的研究编写任务,在民族史、民族理论、史学史、中国交通史、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对中国通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著名回族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逝世  相似文献   

6.
国际知名的享有盛誉的匈牙利藏学家、我国藏学界的老朋友、乌瑞教授于1991年7月17日因肺气肿病猝发不治,逝世于维也纳,享年七十岁.下面是乌瑞夫人的短信和讣告: (一) 亲爱的王尧教授: 我以我的丈夫乌瑞教授的名义,向您表示深深的感谢。在为他庆贺七十寿辰的  相似文献   

7.
胡振华教授主编的《中亚东干学研究》于2009年10月由中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是为了纪念东干学著名的研究者苏尚洛先生逝世10周年、祝贺胡振华教授从教55周年和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东千学研究所成立10周年.  相似文献   

8.
据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白寿彝因病于2000年3月21日在京逝世,享年91岁。首都各界人士今天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这位将一生献给史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在白寿彝病重和逝世以后,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向白寿彝和他的家属表示慰问与悼念。 白寿彝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回族家庭。1932年研究生毕业。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长期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他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的筹建工作,并兼任研究员。他还曾担任国…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国著名藏学家、民族教育家、翻译家,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王沂暖先生诞辰100周年、逝世9周年。作为先生的学生和助手,我们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生为藏族文化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深深感谢先生对我们的精心培育之恩。  相似文献   

10.
<正>我刊学术顾问,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郑杭生教授因病于2014年11月9日在北京逝世。郑先生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学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是社会运行学派开创者。近年来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著述等身,桃李芬芳。自2001年起郑先生受聘担任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客座教授,2009年起受聘担任我刊学术顾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维吾尔族人民的好儿子翦伯赞教授,逝世已经十五个年头了。每逢想到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想到他那诲人不倦的严师风度,想到他那刚直不阿、见义勇为的坦荡胸怀,心里就万分地不平静。我和翦老虽然接触不多,但受他的教益却非浅。今天,我是作为翦老的学生来缅怀他老人家的。翦伯赞教授于1898年出生在湖南桃源县枫树坪一个维吾尔族家庭。翦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事业,贡献给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12.
《马长寿纪念文集》出版方蕴华为纪念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民族史学家、西北大学教授马长寿先生诞辰85周年、逝世20周年,由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王宗维、周伟洲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马长寿纪念文集》最近已同广大读者见面。马长寿,字松龄,又作松龄,1...  相似文献   

13.
穆哈麦德&#183;苏尚洛教授是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著名学者,毕生致力于东干族历史与文化研究,硕果累累。他曾到甘肃访问,与我所回族学者马通先生等进行了座谈、交流,马通先生也曾应邀前往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学术访问,与穆哈麦德&#183;苏尚洛教授等东干族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明年是穆哈麦德&#183;苏尚洛教授逝世十周年,我们谨发表与穆哈麦德&#183;苏尚洛教授相知相交近半个世纪的我国著名回族学者胡振华教授的这篇文章,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4.
著名边疆史地专家、藏学家、图书馆学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央民族大学吴丰培教授因病于1996年3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87岁。 吴丰培先生,字玉年,祖籍江苏吴江县,1909年9月29日(农历)生于北京。1930年考入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师从著名明清史专家孟森教授,专攻明史。1935年毕业后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编辑。抗战爆发后,先后在中国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就职,任讲师、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调中央  相似文献   

15.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藏学家、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社科院特约研究员任乃强先生因病于1989年3月30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任乃强先生是我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任先生即开始了对康巴藏区的研究。1929年,他亲赴川边考察,遍历川边藏区各县,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撰成《西康图经》,被学术界誉为“边地最良之新志”,“开康藏研究之先河”。四十年代,任先生为撰修第一部《西康省  相似文献   

16.
由于辽庆陵契丹小字帝后哀册的出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以我国学者王静如、罗福成和厉鼎煃等人为首,曾经掀起过研究契丹文字的一股热潮。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契丹文字资料的声价也水涨船高。刻有契丹文字的一砖一瓦都会引起学者们的浓厚兴趣。作伪者也乘机而入,例如在1936年第83号《书香》上发表的岛田好的《辽静安寺契丹文砖额》一文中所介绍的所谓辽中京静安寺遗址出土的契丹文砖额就是一件典型的伪造品。这块砖上的铭文拓本还曾在《辽的文化图谱》等书中著录过。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国际知名古突厥语文学家和突厥语言学大师、中国古代突厥语文学科创始人和中国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奠基人,中央民族大学著名教授耿世民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2月17日在京逝世,享年83岁。耿世民教授对《西北民族研究》的创办曾给与极大热情和有力支持!他的代表性名著《回鹘文佛教原始剧本<弥勒会见记>第二幕研究》的中文成果,就是在美国哈佛大学突厥学报  相似文献   

18.
在费孝通先生逝世一周年的纪念会上,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教授回顾费老的贡献时,曾很感慨地说:"中国社会学何幸而有费孝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陈清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6日15时33分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陈清如院士的灵堂设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家属院的小楼里,在白色雪菊的掩映下,陈院士的遗像笑容慈和而安详。"一切从简。"陈清如院士的家人谨遵他的遗愿,将灵堂布置得简洁朴素。  相似文献   

20.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我国著名的民族理论学家熊锡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9月 4 5 9时30分在昆明逝世,享年82岁。熊锡元先生生于1918年6月,江西省安义县人。1938年到1942年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和云南大学政治系,194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52年至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国家法研究生班学习。历任云南大学政治系助教、讲师,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是中国民族理论学会顾问、云南民族学学会学术委员、云南大学出版社特约编审。1996年、1997年,被英国剑桥世界传纪中心(IBC)及美国传记中心(AN)收入名人录。熊锡元先生忠诚于党的教育科研事业,治学严谨,勤于笔耕,著作等身,成果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大影响,为中国民族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民族理论学界的重大损失。作为熊锡元先生多年来关心、爱护的一份民族研究期刊,我们深为失去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而悲痛万分。先生生前曾馈以我们许多热情的支持和无私的帮助,他以一位读者和作者的身份,对本刊的每一步成长都给予了极大关注,他身体力行,积极惠赐有创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先后于本刊发表了10余篇在民族理论学科史上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