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拟话本小说在清中叶以后逐渐走向式微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社会、政治、思想以及形式等因素都兼而有之,但小说在思想内容上的陈腐守旧、缺少创造力,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是其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川人刘省三的《跻春台》就是如此,小说专为“劝善”而作,强烈的劝善惩恶的功利主旨使其沦为了一部道德劝善书,缺少了作为小说应有的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等,因此,其成为目前公认的清代最后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亦是必然。  相似文献   

2.
《跻春台》是清末四川中江人刘省三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 ,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对这部分方言俗语的研究 ,既可以丰富近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 ,又有助于作品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跻春台》是清末四川中江人刘省三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反映民风民俗的方俗词语,对它进行考释,既可以丰富近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又有助于当时民俗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跻春台》是清末四川中江人刘省三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对这部分方言俗语的研究,既可以丰富近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又有助于作品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跻春台>是清末四川中江人刘省三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反映民风民俗的方俗词语,既可以丰富近代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又有助于当时民俗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跻春台>是清末一部拟话本小说集, 书中大量运用四川方言俗语, 是近代汉语研究的珍贵资料.书中一些方言俗语至今还及映于贵州省安顺方言中.文章着重考释书中存在的安顺方言,试图从侧面挖掘并客观地以书面形式保留当今的安顺方言.  相似文献   

7.
清初拟话本小说《五色石》中插入的诗词韵语数量非常多,堪比早期的"三言"。分析其在小说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刻画人物、描绘场景、引导读者阅读、推动情节发展和增强作品娱乐性。通过对比《五色石》与"三言"中的诗词韵语的这五种作用,能发现《五色石》的作者更注重对拟话本小说的娱乐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雨花香》和《通天乐》历来被认为是拟话本小说集,此说未见置疑。本文认为,这两部作品专为“劝善”而作,是明清时期道德善书与拟话本小说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而言,二书借鉴了小说的编创手法,思想内容则是明清以来劝善思想的图解。从故事结构到主要思想,二书都更接近道德劝善书。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跻春台》一书的性质、特点,指出其在研究一个世纪以前的四川方言方面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文章还就蔡校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专书词语考释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跻春台>词语研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研究方法,实行方言与专书词语的互证研究;二是注重研究价值,为当代大型辞书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11.
《宝文堂书目》作为明代的私人藏书目录,其著录的宋人小说一般被认为是留存到明代的宋代话本。"三言"也吸收了宋代话本的精华,各家小说史均有论述。《宝文堂书目》作为宋元明话本、拟话本传藏的一个重要载体,与"三言"有很多类似之处。"三言"在吸收元明新作的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宋话本小说,这其中《宝文堂书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晚明拟话本小说《型世言》以“树型今世”为编著目的,在题材选择、情境冲突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与同时期拟话本小说相比,其恪守礼教摒弃世俗人欲,重振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十分明显。小说采用叙事 议论的叙事模式,情节平铺直叙,固然朴实,却缺乏艺术性。作者注重小说的教化功能,忽视其娱乐功能,所以造成《型世言》的艺术价值与同时期拟话本小说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王同轨出身于科宦—文学世家,对家族内部的文学传统有承启之功,家族之外则与文坛知名人物多有交游。其文言小说集《耳谈》、《耳谈类增》规模大、传播广,一方面,两书是晚明小说的取材渊薮;另一方面,两书卷首所倡的"常奇"观与通俗意识分别为凌濛初、冯梦龙等吸收发展,促进了拟话本小说的兴盛,这是以往研究未及之处。  相似文献   

14.
话本起源于市井,它最明显的特点是突出反映了市民的思想和生活,而随着文人参与拟话本创作以后,话本小说则呈现出明显的文人化趋向。《西湖二集》是明末周清源创作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作品大多以与杭州有关的历史人物为题材,围绕西湖来编撰故事,既保持了话本小说道德训诫的传统,又充分地展现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和气质个性,并且在艺术手法、审美情趣上也体现出鲜明的文人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以下简称《珍珠衫》)是明代拟话本中的优秀之作。据近人考证,它的本事在明代广为流传,曾有文言小说和传奇戏行世,但成为长达两万余字的白话小说,实出于冯梦龙的再创作。冯梦龙把它列在《古今小说》之首,亦即作为“三言”的开篇,可见对它十分喜爱和推重。因而,深入分析这篇作品,对于正确评价冯梦龙和研究拟话本小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编写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在宋元话本小说日增、说话技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脱离了讲唱文学的形式.由文人搜集整理、加工创作,专供案头阅读的两部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这两部拟话本小说集以城市细民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为主要背景,以城市细民为主要描写对象,相当全面、精细地反映了当时封建时代的广大市民群众日常的家庭生活、爱情婚姻及经商买卖等活动情况,是明代中叶一幅多角度、全方位的社会风俗画的长卷.在两部小说集中,尤以描写明代市井细民经商营业活动的商业题材小说更醒目突出,更具独特创性,更能反映出当时的时代气息及广大市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意识和审美价值观念,在中国古典小说描写的众多题材中另辟了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小说发展史上,话本小说(包括拟话本小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类型;然而人们对它的叙事艺术却缺乏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其变化和发展,更是如此,往往用第三人称的、全知的、连贯叙述的说书人模式笼括了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的叙事艺术特征.实际上话本作为一种小说品类,其叙事艺术虽然发展比较缓慢,以至到近代的前夜,仍然带有诸多明显的母体的痕迹;但是它仍然是在实实在在的变迁着,蜕演着,而且其前进的基本方向,也同西方小说一样,是指向现代的.本文拟就大约出现于1660—1670年间的清代拟话本小说《豆棚闲话》为例,谈谈这种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三言”的市民文学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著名俗文学家冯梦龙在搜集整理大量宋、元、明民间艺人“说话”的基础上,编辑、创作了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史称“三言”,被誉为“话本小说的宝库”。“三言”是拟话本的代表作,与同时代人凌濛初的初、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三言  相似文献   

19.
文章穷尽性考察了《三拍》中近体诗用韵的情况,并参考了古体诗、词及假借材料,立足于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比证《中原音韵》及《五方元音》,认为其用韵材料反映实际语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明末通语语音,其二是作者所操方言的语音,试图展示《三拍》作为一部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对北方官话研究的重要参考价值及其对《三拍》方言层次探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洪迈的《夷坚志》是宋代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它对于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元明清戏曲及文言志怪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明显地受到《夷坚志》的影响,它对《夷坚志》在模仿中有变异,在继承中有创新,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小说观念的继承与发展,题材的借用与开拓,思想内容的创新与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