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探讨翻译理论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以及翻译方法的规约限度,认为翻译理论和实践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指导关系,翻译方法的区分只是差异互补的模糊概念。将翻译研究与哲学辩证观相结合,有助于客观地描述分析翻译现象,深入认识翻译的过程与本质。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用乙语言来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就是翻译。翻译研究关注的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对原文意义的重构。而对于译者来说,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得源语和目标语在表达意义、思想方向、情感功能、写作风格等各方面尽可能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博士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着重强调源语与目标语的吻合度和相似性,对翻译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可以来评析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汉译本《话语与译者》第五章的失误之处,从而得出结论: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可以用于指导理论专著翻译实践,并且可以用于检验译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3.
理论来自实践并被用来指导实践,这是人们的共识。在翻译学界,这种观念也占据主流市场,然而事实上,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结合在实际的运用中却并不尽如人意。翻译理论具有时代性、地域性,而且对其内涵的解读在实际的运用中也至关重要。本文从翻译理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入手,分析了理论与实践在结合过程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期望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  相似文献   

4.
关于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翻译教学的根本途径。要在翻译教学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必须根据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和教学对象的实际需要,从认识论的角度确立一个明确的、能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三大原则的翻译理论教学体系;同时,翻译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将翻译理论的传授与学生的翻译实践紧密地合起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去解释和论证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从而对整个翻译活动获得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5.
根据刘宓庆先生在《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一书的介绍、论述和译例,本雅明的翻译超越论实质上是诗歌翻译者在两种语言之间找出一种"纯语言"来实现不同诗歌语言的"互补"。这种翻译思想无疑从另一种角度看待、诠释及评价诗歌翻译,对诗歌翻译不啻为一种启示。译者的任务是在译语里激起原作的回声,为此,译者要找到的是体现在译语中的效果,即意向性。我们应该在新世纪多元化翻译理论与标准指导下,让本雅明的翻译超越论作为一条指导理论,恪守译者的天职,进行诗歌乃至文学作品及各种原作的共生互补的伟大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译学界在理论建设中存在着"执古"与"骛外"、"空谈理论"、"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等诸种不良现象.翻译理论工作者应立足本国翻译理论,紧密联系翻译实践,使理论对实践真正产生明确的指导作用.同时还要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译学理论体系进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品牌名称翻译局限于纯理论研究而忽略了商务知识与语言知识相结合的研究现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应用语言学和整合营销沟通为指导,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策略。结果表明当今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以音译为主。这种翻译方法既符合目的语国家语言文化背景,也帮助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进步和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催生了新词的大量涌现,新词翻译开始倍受关注.新词翻译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可以从关联翻译理论中得到强有力的解释.笔者析取新词翻译的旧意翻新名、显隐信息的处理、翻译策略的选择、新词词义推理四个方面,试图用关联翻译理论四个相对独立的理论视角来逐一例证阐述.希望本文能为新词翻译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以沈阳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面谈的形式,对学生就有关翻译课程设置、学期安排、培养目标、翻译难题和提高翻译能力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既能学习到实用的翻译理论知识,同时又能获得足够的翻译实践机会。结合实证研究结果、翻译能力的构成和本校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四条提高翻译能力的途径:一、以考带练;二、翻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课程设置要合理;四、教学方法要灵活、考核方式要务实。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佛经翻译始于东汉,于唐朝达到鼎盛。东汉至三国时期为早期的佛经翻译实践;两晋时期逐渐开始对以往译作的翻译批评;隋唐时期初步形成佛经翻译的理论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又指导译场的翻译实践,造就了一批不朽的经典译作。因此,佛经翻译时期的译论发展模式呈现出"由翻译实践到翻译批评,再由翻译批评到翻译理论,最终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的环形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理论呈现出系统模式多元化景象.女性主义进入翻译界,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观,迎接它的有批判和质疑,也有赞赏与憧憬,这是在所难免的.随着技术操作等微观层面的进一步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将成为多元系统下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分支,它从独特的视角指导着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2.
探寻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基本上与翻译史相对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后的西学翻译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至解放后的第四次翻译高潮.每次翻译高潮都会同时涌现出大批翻译家和翻译理论.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体系从最初道安的"案本"、玄奘的"五不翻"、严复的"信达雅"到后来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决定方法--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以"译文目的论"为基础,主张译文的交际目的是决定一切翻译行为的总原则,从翻译的指导原则和评价原则两个方面突破了以原文为中心的等值理论,给翻译实践带来新的启示.它使我们不再片面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而是从更加宏观的层面-译文在译入语文化情境中的交际目的来确定翻译原则和对译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重点要指导学生如何将学到的翻译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去。在提高学生翻译水平的同时,使学生对翻译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翻译理论意识。  相似文献   

15.
汉藏翻译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区分翻译和翻译理论的概念 ,指出翻译是指一种实践活动 ,而翻译理论则是一门学科 ,二者有所不同 ,翻译是一门艺术而翻译理论则是一门科学。另外 ,本文还指出技巧是翻译的基础 ,是翻译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科技翻译尽管其内容是科学技术 ,然其翻译过程乃是译者技术与艺术运用的结果。通过对翻译性质的界定 ,以期对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翻译实践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问题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相结合,女性主义译者从独特的视角体验并指导着翻译实践,彰显出西方女性主义激进的译者主体性。与西方激进的女性主义翻译相比,中国尚缺乏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本土运用,国内某些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女译者在翻译中虽能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但均采用了具有中式色彩的、比较温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重视翻译工作,特别是对于翻译理论与翻译的实践,以及两者之间关系领域的探讨和研究,也在不断更新。与此同时,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问题,需要对当前翻译理论、翻译实践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分析研究,以期能够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翻译辩证系统观为指导,以目的论为基础,采用理论思辨、文献考察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严复的翻译实践原则予以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严复的西学翻译实践受其内外各种要素,特别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以目的性原则为最高原则,并在坚持目的性原则的前提下遵守连贯性原则和尽量遵守忠实性原则.严复的翻译实践原则体现在其对拟译文本的选择、雅洁风格的追求和"非正法"手段的运用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古老的、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及丰富的意象表现社会生活及人类精神世界。再加上音节、韵律等特殊要求,诗歌翻译成为翻译活动中的老大难。文章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严复"信达雅"的翻译原则相结合,对海涅的《还乡集82》一诗及其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从而探索及物性理论在文本分析和指导翻译实践方面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