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城市历史社会学是历史社会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其理论主要来源于城市科学、历史学和社会学,其中历史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和城市历史学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规划学和综合性的城市学构成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城市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侧重于城市功能、城市历史和城市社会三方面,具有较强的历史透视作用,已经成为寻求历史学与其它学科融合、历史资源与当前发展互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一个涉及到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现象,国内外各学科的学者对其研究颇多。城市化的作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城市人口的扩张、过度城市化、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我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等,都是城市化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更为关注一个相对完整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更为关注区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更为关注不同区域之间联合的效率和相对的公平,因此区域经济学比其他学科都更具有兼容性,它与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诸如生产布局学、经济地理学、生态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进行了充分的整合,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一支有力的臂膀,"①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从社会学、社会物理学、地理学、城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角度对西方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分析 ,并对上述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问题予以简略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学是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发展的 ,经 6 0~ 70年代的不断拓展和丰富 ,在西方国家 8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在区域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中 ,他与其他众多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研究涉及到技术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政策科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 ,其中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是关系到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几个重点学科 ,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显得格外密切。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城乡差别不仅源自地理环境的不同,还源自二元体制的长期分割.改革开放以来,对我国城乡关系和城乡发展的研究成为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学者们对我国城乡关系和城乡发展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张我国城乡互动发展就是颇有价值的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7.
统计地理学     
统计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关系就如同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计量社会学与社会学、计量心理学与心理学,甚至计量法学与法学的关系,确切地说,是研究该领域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该领域的一个分支。同上述种种方法一样,统计地理学也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它表明地理学趋向采取更具有定量性质的研讨方法,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8.
历史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一个分支,也是历史科学与地理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地理科学包括三支: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一般称为地理学)。古地理学研究地质时期的地理,历史地理学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地理,现代地理学研究当前时期的地理。虽皆为地理,但时间不同,研究对象因而有所差异。古地理仅为地质时期单纯的自然环境;历史地理与之不同在于自然环境处于人类社会活动之下,包括人类改造自然及其对自然的影响;至于现代地理更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频繁、与造成后果的众多、迅速,而存在于当前地表上的自然因素所包更大,不论自然与人文地理两方面都远比历史地理复杂,由于研究时间不同与对象差异,因而在研究内容与材料、方法上也不一样。三者各有自己的特殊矛盾,需要通过不同的材料、方法、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9.
不同学科制度主义方法论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度主义是我国近几年来最受青睐的研究方法之一,但人们对制度主义方法的运用,基本上是沿袭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主义.实际上,在西方学术界,制度主义不只是经济学的专利.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在政治学(含国际政治)界和社会学(含组织理论)界也十分流行.不过,由于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制度主义在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方法论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并不认为各种得到公认的社会科学——如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是以各不相同的实体为对象的完全独立的学科。实际上,这些学科都不过是围绕着统一的普遍规律而在不同的水平上组成的。从前对这些学科的划分并不是出于认识论上的或者理论上的目的,而主要是为了便于进行启发教授或者组织研究。现在,有必要重新确定认识社会科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是专门研究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布局艺术的一门科学。自古至今,城市规划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规范并驾驭城市建设的全局和全过程。建国以来,新北京城市规划的核心成果,或者代表作,就是城市规划的总体规划方案,为了确保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科学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宏观经济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新北京共颁布实施了5个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新北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这些方案的编制完成,都包含了大量的经济工作与宏观经济问题研究的成果,从而确保了方案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90后"走进大学校园后,存在着适应大学生活的困难,应依据他们所具有的时代特点进行消解路径的选择,在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应注重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调整教育时间、整合教育资源,帮助这一代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3.
重庆历来以崇山峻岭、江河密布的复杂地形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受交通制约的典型之地,加之城乡差距较大,导致长期处于欠发达阶段。直辖以来,重庆享有了众多国家战略叠加效应下的发展机遇,社会经济飞跃发展,尤以交通建设成就为最,特别是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以我国西部地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范例为视角,从特征、战略、模式和推进路径等方面阐述重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4.
晚清民国时期京汉、陇海两铁路的建造,不仅决定了近代以来郑州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而且还带动郑州商业迅猛发展,致使其城市空间结构自发的发生本质性变动,所形成的空间区域构成现代郑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因为科学规划与有序建设的缺失,作为无序生成的结果,郑州市街道与坊区之间不规则的穿插和所形成的斜角较多,结构关系相对较乱,今天郑州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其早期发展中形成的这种特殊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由于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性和地上建筑物存续期间不一致,再加上我国没有采用土地吸附房屋的一元立法模式,因此会产生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续期的问题和地上建筑物归属等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物权法》的出台和实施,并没有解决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的续期问题和地上建筑物的归属问题,因此对我国物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续期的问题和地上建筑物归属的立法进行分析,提出明确的续期期限、次数和出让金数额等立法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学界的《镜花缘》研究 ,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 :一是李汝珍的生平研究 ,其中以李汝珍是否为《镜花缘》之作者的争论最为学界瞩目。二是对《镜花缘》文本的研究 ,这在不同时期又各有侧重。晚清民国学界着力探讨的是《镜花缘》中的女权思想 ,五六十年代则试图对《镜花缘》的糟粕与精华予以区分。 1977年后 ,无论《镜花缘》的思想与艺术均获得了深度阐发 ,尤其是比较研究以及其他种种批评视角的介入 ,《镜花缘》研究也因此而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以公众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认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方法,研究了公众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建设、未来发展方向等三方面的认知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开发与利用的总体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反映出我国当前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宣传、教育和安全监测预警等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认知问题,从公众本身、政府机关和监测技术等三个方面给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对引导公众提升自身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专业素质、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进程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落实工作等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协同治理是时代背景下旧城改造的应然模式。通过案例研究,探索旧城改造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实现路径。参照Ansell与Gash的协同治理模型,通过对上海旧城改造协同治理机制构建的初始条件、制度设计、催化领导和协同过程4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现行的“土地储备”旧城改造模式中蕴含着协同治理成功的若干要件,但是依然存在着政府间协同效率低,社会企业参与渠道阻滞,旧区居民参与水平低等问题。从利益保障、组织再造、运作优化3方面重构旧城改造协同治理机制,提出完善制度安排、加强府际协同、建立社会企业参与渠道、提高居民实质性参与水平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关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研究,最早发轫于20世纪初。由于学者们的侧重点不同,研究呈现精彩纷呈的局面。在研究时段上,一些学者侧重三山五园出现前后周边村落的发展变迁,一些学者则关注其在现当代的发展状况。在研究视角上,既有社会学、民俗学的角度,也有历史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等角度。在研究内容上,有些学者主要侧重于三山五园周边的单个村落,有些学者则侧重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总体概述。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对于城中村改造的实践各地均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对于一些中小城市的城中村,住宅建筑情况大多良好,盲目采取大城市建设城市型居住区的做法显然不合时宜。村落作为人类最原始的群居方式,是地域特色和乡土文化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中村作为原始的村落,在更新改造过程中要转变传统拆迁观念,以村落保留为基础,挖掘村庄特色,更要树立多样化的城市发展观念,改善基础设施,循序渐进,达到城市与乡村的自然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