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有辞书的成果,应当吸取;其漏误处也必须补正。兹从“释”字所领词目,举三例简述如下: 释憾现有辞书的释文与例证,几乎全同。旧《辞源》:“谓心有所怨恨,因事以消释之也。”旧《辞海》:“谓消释雠恨也。”《辞海》未定稿:“消除仇恨。”《汉语词典》:“谓解去心中之怨恨。”所引书例,皆为《左传·隐公五年》“请君释憾于宋”。《中文大辞典》释为:“消释怨恨  相似文献   

2.
一、“前人”者何? 《后汉书,陈宠传》:“帝敬纳宠言……除文致之请讞五十馀事。”李贤注:“文致,谓前人无罪,文饰致于法中也。”黄山《后汉书校补》引柳从辰说,谓“前”字疑“其”字之误。今按“前”字不误。“前人”一词,律文之常语,犹今云被告、当事人之谓。《唐律疏议》中多见此语,如卷二四斗讼:“诸告人罪,皆须明注年月。”疏议曰:“告人罪,皆  相似文献   

3.
“国是”一词,今人多谓“是”假借作“事”,其误由来巳久.成书于1915年的《中华大字典》首列“是通事”义项,称“见《新序·杂事二》”,从此以讹传讹,竟至新版《辞海》《辞源》失于复审,或迳释“国是”为“国事”,或在释“国是”为“国家大计”后补云“犹言国事”,《中华大词典》亦加了个“国家大事”的含糊尾巴。 “是”字本义依《说文》为“直”,为“正”;正、直可供取法——《韩非子·忠孝》即有“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故引申为“法则”,《尔雅·释言》:“是,则也.”邢疏:“言不非之  相似文献   

4.
释义,无论词典的释义,还是专书注释、语文教学中的释义,都应当解释词义。但是在已经出版的汉语词典中,却可以看到不是解释词义的释义。例如,《辞海》和《辞源》对“燎”这个词的释义: 燎,炙也,谓炙衣使乾也。《后汉书》:“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旁空舍。……对灶燎衣。”——《辞源》  相似文献   

5.
《天问》云:“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永遏在羽山”二句,《山海经·海内经》谓:“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开筮》亦谓“鲧死,三岁不腐”,均说鳅因治水不成而被“帝”所杀.然王逸《章句》云:“言尧长放鳅于羽,绝在不毛之地,三年不舍其罪也.”则王氏认为鳅只是被帝尧流放而已,并没有被杀害.张萱亦云:“屈原《天问》‘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是尧未尝杀鲧,特流放之而不赦耳”(《疑耀》).王、张两氏其说不误.《说文》:“阏,遮拥也.”又,“遮,遏也.”则阏与遏同.遮遏即禁锢之谓,故《礼记·祭法》疏引郑玄答赵商云:“鲧非诛死.鲧放诸东裔,至死不得反于朝.”由此可见,下句的“伯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地方志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一九八○年出版的《辞海》和《辞源》为代表的两种起源说。《辞海》认为,地方志起源于《禹贡》、《山海经》,即起源于古地理,因而今天有人把地方志等同于地理书,故有所谓地方志即地理之说。《辞源》认为,地方志起源于《周礼·地官·诵训》:“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方志如《晋乘》、《楚祷杌》、《鲁春秋》,即起源于古国史,因而今天有人把地方志等同于历史书,故有所谓地方志即地方史之说。  相似文献   

7.
新版的《辞海》和《辞源》,在当前来说,可谓是我国最有影响最有权威的两部辞书了,但其个别条目的释文似乎仍欠斟酌,“执鞭”条便是一例。 这两部辞书,在“执鞭”条下,同引《论语·述而》“寓而可求之,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作为书证,释义也大同小异:《辞海》释作“为人驾驭车马,意谓给他人服役”;《辞源》释作“持鞭驾车”。乍看起来似乎无甚不妥,但若仔细加以分析,便会发现其释义  相似文献   

8.
《周礼·秋官·士师》:“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 郑注:郑司农云:“傅或为付,辩(按原文为辨,据《校勘记》改)读为风别之别,若今时市买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正之。” 《周礼·秋官·乡士》:“辨(按原文为辩,据《校勘记》改)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职听于朝。” 郑注:要之,为其罪法之要辞,如今劾矣。 贾疏:云“要之,为其罪法之要辞,如今劾矣”者,劾,实也。正谓弃  相似文献   

9.
一、吕刑墨辟疑赦条原文及其注释 《吕刑》载:“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阅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实其罪。”上文中,聚讼的焦点在“疑赦”两字中的“疑”字,它的正解究竟是什么?自汉代到今日,仍无定论。综合之,有以下四种意见:  相似文献   

10.
钟馗考 钟馗者,传说中之著名捉鬼英雄。而其真相,则迄未探明。旧说有二,然皆不足信。余近考得魏晋以后传名之钟馗,实乃殷商著名巫相“仲傀”传说之变形。兹述之如次。 《辞海》释“钟馗”谓:馗乃唐明皇时人,应武举试不中,死后誓除天下之妖孽。此说盖本沈括《梦溪笔谈·补卷三》。然沈括原书录此事后即谓:汉大司农郑众女之夫妹名钟馗。后魏又有李钟馗,隋将有乔钟馗及杨钟馗等。“然则钟馗之名,从来亦远矣,非起于开元之时。”钟馗传说非始于唐代,沈括已言之矣。  相似文献   

11.
曹操名作《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辍”比较费解。影响较大的本子对这两句的注解是:“辍(chuo)停止。一本作‘掇(duo)’拾取。谓求贤而不可得。”“谓求贤而不可得”,当是指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内容意义,那么,为什么说“明明如月,何时可停止(或拾取)”是表达的“求贤而不可得”呢?“明明如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查《辞源》、《辞海》,都列有[明明]这个词目,释义均为:明亮;所引例证也恰好都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相似文献   

12.
“道不拾遗”这个成语,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语词分册》认为出自《史记·商君传》,并引“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为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合订本)及197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则认为出自《战国策·秦策一》,并引“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道不拾  相似文献   

13.
书证乃证明词语释义之确,犹言“谓予不信,有书为证”。然旧《辞源》、旧《辞海》中皆有举书证而失注例,见其疏略。不意修订本《辞源》亦偶有此弊,某些典故已有特定含义,只述典而无注,失之。 濠濮闲想(p1864.3):“相传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又庄子钓于汉水(引文误,当作濮),却楚王之聘。后因以濠濮指高人寄身闲居之所。下举《晋书·范宁传》、《世说新语·言语》书证(略)。”  相似文献   

14.
伊尹佐汤伐桀,克夏立商,功不世出,史所盛称.然《孟子》谓其尝“五就汤,五就桀”,《吕氏春秋》、《淮南子》、《鬼谷子》、《史记》诸书,亦皆谓其往来夏、商之间.后人以其去就无常,而不免致疑.柳宗元乃作《伊尹五就桀赞》,谓其“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并谓“圣人之急生人,莫若伊尹,伊尹之大,莫若于五就桀”.立论新颖,用意深远,足以迈越流俗,思接千载.然而,后人论及此文,多谓“宗元意欲以此自解其从王叔文之罪也”,对于文中所欲凸显之圣人形象与政治理想则多所轻总.因此,笔者拟先考察古籍相关记载,指出柳氏立论依据;进而根据柳氏生平、思想阐发其文主旨;再对后人评语加以分析,辨其是非,作一正确评价,期能藉此彰明柳氏襟抱.  相似文献   

15.
《文选·报任少卿书》曰:“李陵既生降,其家声;而仆又似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文中“佴”,李善《文选注》①云:“如淳曰。‘佴,次也,若人相次也。’”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胜②:“佴(er),次,指罪居李陵之次(依王先谦说)。”杨金鼎先生《古文观止全译》“佴”下注③与王力先生《古代汉语》同。郭锡良先生等编《古代汉语》注④:“佴(er),相次,等于说随后。”《辞海》、《辞源》亦将“佴”洲作居次,随后,所引例证曾为《报征少卿书》中这段文字。这样释“佴”极不妥。《古今汉语实用饲典》及《新编汉语实用词典》皆…  相似文献   

16.
“事略”一词,《辞源》解:“文体之一种,以记人或事。宋王偁有《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记北宋九朝事迹。明归有光《震川集》二五有《先妣事略》,记其母之生平。”《辞海》解:“传记文的一种。记述人物事迹的大略。多用于已死的亲属或戚友,如明归有光所作《先妣事略》等。也有记述若干人物事迹的大略而辑成一书的,如清李元度的《国朝先正事略》。”新编《汉语大词典》亦略同。  相似文献   

17.
复除,简称“复”,指依据法律规定或国君的临时诏令,免除人民应纳的租税和应服的徭役。它是伴随赋役制度而产生的,对赋役制度起一种补充和调节作用。复除最初称“施舍”或“舍”,《周礼》载:“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郑司农注云:“舍者,谓有复除不收役事也。”南宋徐天麟在《东汉会要》卷29中说:“汉之有复除,犹《周官》之有施舍,皆除其赋役之谓也。”春秋战国时,出现了有关复除的明确记载。如魏国考选武卒,“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相似文献   

18.
<正> 新版《辞海》、《辞源》是两部影响很大的工具书,对它的释义,一些读者往往奉若圭臬。笔者在稽阅受教之余,于二书谬误处,常常随手勾志;有些已见诸报刊,有些尚未闻提及。兹略举人物条释义的几例失误,以就正于方家,间或有补于修订再版。一、字号误例《辞海》中册1835页“徐润”条载:“字雨之,别号愚斋”。按:以  相似文献   

19.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召南·摽有梅》)郑《笺》:“谓,勤也。女年二十而无嫁端,则有勤望之忧。”“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邶风·北门》)郑《笺》;“谓,勤也。”“心乎爱矣,瑕不谓矣。”(《小雅·隰桑》)郑《笺》:“谓,勤。……君子虽远在野,岂能不勤思之乎?宜思之也。”以上三个“谓”字,郑《笺》并训为“勤”,今人说诗多不从。郑玄是对的。以“勤”训“谓”,正是发明了“谓”的古义;由于“勤”的古义久已湮失,所以人们每不从郑。兹申说之。  相似文献   

20.
(一)“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课本注“则何以哉”为:“那么(你们)为什么呢?以,为.”这是孔子启发学生谈“志”的一句问话,问题应当十分明确,不然学生无法回答.注文把孔子的这句问话释得含糊不清,使人摸不着头脑,不妥.“以”不应作介词,应作动词“为”讲.《辞海》、《辞源》等辞书皆有此义项.“何以”即“做什么”、“怎么办”或“采取什么措施”.这样不但问话明确,而且与下文联系紧密.’F文就是围绕着“做什么”来展开的,分别写7子路、向有、公西华、曾四人的志向,回答了他们做些“什么”.全句可译为:“如果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