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既是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实现全国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又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措施。而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需要一个政治稳定、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深入开展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发展态势研究,探析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对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更多、更强的少数民族地方人才,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关系到能否实现西部大开发宏伟蓝图的重大问题。以民族预科教育为切入点,指出民族教育在西部开发中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如何改革、发展民族预科教育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战略。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更多、更强的少数民族地方人才,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关系能否实现西部大开发宏伟蓝图的重大问题.笔者以民族预科教育为切入点,指出民族教育在西部开发中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如何改革、发展民族预科教育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战略.  相似文献   

4.
西部并非自古落后 ,它曾有过一段悠久的辉煌历史。从西周到唐代的两千年间 ,随着我国文明中心的西移 ,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腹地 ,由此带动西部地区的开发 ,并逐渐走向繁荣。古代西部的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整体工程 ,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边防和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还包含着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重大举措。这些建设和举措的优秀成果 ,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研究古代西部开发的历史 ,能为现今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且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对于成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至关重要。既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 ,也应根据时代需要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论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的生态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人类社会中,经济与文化各自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互动关系.西部大开发可以说是对民族地区的大开发,丰富的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在西部经济大开发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与作用.对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是摆在西部人面前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西部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承传与复兴等问题.而西部大开发的最终成果,必应体现在西部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之上.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重要策略 ,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指导方针。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也是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民族文化生态保护问题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保护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该地区经济,实现民族文化生态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民族理论对西部大开发有重大现实启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理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及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深化民族平等,突出经济、文化建设;强化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关系,凝聚民族情感;完善民族法制建设,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更多的自主权利和政策空间;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切实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之殚精竭虑,提出一系列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思想,并最终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1.
实施西部大开发 ,是中国经济战略的重点之一。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作为西部主体的民族地区 ,应把握这一有利时机 ,积极进取 ,以跨越式发展的方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大学里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在理论上,方法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特点,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和系的理论和方法,欧美各国关于民族和族群关系的理论,前苏联的民族和民族关系理论这三个代方面吸收理论营养和智慧,努力总结涵盖各个地域族群关系的更为宏观,能够概括出人类族群关系的带有普遍共性的族群理论,这样就有可能超越目前西方民族社会学水准,为人类的学术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关于族群关系演变的理论,对“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等社会学宏观理论的发展也将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实际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加快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北少数民族的族际交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族际交流有多种表现形式 ,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各民族之间的族际交流以一种或多种形式显现着。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 ,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也在进行着调整。在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调整当中 ,一个十分显著的要素就是族际交流加强了。西北少数民族的族际交流突破了以往的空间和时间的界线 ,无论在内容和形式、广度和深度、频度和强度方面 ,还是在互动的维度和互动的情境与方式方面 ,都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回族、撒拉族、藏族等民族个案的研究 ,探讨了西北各民族族际交流的形式与族际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涵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年代,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西方传教士的陆续东来及其带来的文化思想,使中国感受到了外界的巨大冲击。其中,该时段在历法、哲学、翻译等领域的回族领军人物与西方传教士的这种碰撞可分为冲突、交流两大类,其中表现出来的以儒家文化这一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国家认同和在此背景下体现的民族意识尤其值得关注。某种意义上呈现了回族族群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组成部分,在明末清初的民族融合与国家认同程度。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民族地区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 ,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加快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即缩小人均GDP、人类发展、城乡发展以及知识、教育、信息、交通、服务业、城市化等社会发展差距 ,以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也是社会学研究者必须关注的重要领域。文章讨论了与民族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相关的八个研究专题 :( 1)“民族”一词的定义 ;( 2 )民族意识的产生 ;( 3)中国多民族共同体和族群观 ;( 4)欧美国家的民族观 ;( 5)族群与地域之间的关系 ;( 6 )民族语言与教育 ;( 7)“民族平等”和政府优惠政策 ;( 8)世界上各民族交往沟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人才。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开发亟待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类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 ,强化人才意识 ;努力创新机制 ,适时调整政策 ;明确战略重点 ,突出市场导向 ;加大工作投入 ,强化人才培训。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大开发中 ,少数民族人力资源亟待开发 ,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困难在于观念的转变 ,它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社会化大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近代以来的法学界、社会学界以及文化人类学界,尽管有分歧,但基本上都承认与国家法多元并存的民间习惯法的存在。我国的文化人类学界和民族法学界,人们公认在某些民族地方有与国家法多元并存的地方民族习惯法体系。而传统的同时也是现在还居于主流地位的法理学,认为法仅仅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不承认民族习惯法是法的表现形式。从田野调查的资料看,与国家法多元并存的地方民族习惯法体系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