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友》2007,(10)
英国是一个人口日趋高龄化的国家,60岁以上的老人已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0%。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超过全国总人  相似文献   

2.
颜梅生 《老友》2012,(2):32-32
老有所养是每个老人的期盼。然而,许多老人却因为对遗产的处理不当.使得自己与子女之间、子女与子女之间纠纷不断.最终致使自己的期盼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房产问题不断升温、日益成为子女关注焦点的今天.老人对房产的处理,更成了老人能否安度晚年的关键。那么。老人该怎样通过遗嘱处理房产,既避免纠纷.又能实现自己的期盼呢?以下案例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樊宁 《华人时刊》2005,(1):52-57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大陆去台湾的老人们的无尽离愁别绪。暮归的游子啊,何日解乡愁?跨过海峡,到大陆去,到"人间天堂"苏州去安度晚年,颐养天年,偿却几十年叶落归根的夙愿,成了台湾老人们的百远之举。  相似文献   

4.
年轻的城市深圳现在已经拥有10多万60岁以上老年人,并以每年13%的增幅急剧增多,再过几年也将要进入国际标准老龄化城市,这不能不令人感到诧异:深圳的老年人何故增加得这么快?深圳老人都在忙些什么? 子女的“保姆”和“佣人” 闯深圳较早的年轻人,现已陆续立业成家,开始生儿育女。有了孩子,得有人看管。深圳市公办幼儿园为数不多,看管小孩子的托儿所几乎没有。福田和罗湖区虽有私人办的托儿机构,但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深港衔接的历史条件和现实依据的分析,论述了怎样才能搞好深港衔接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并据此揭示了深港衔接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如今在深港各口岸,每天清晨有上万香港人涌进内地,过着“深圳上班,香港睡觉”的时尚生活。笔者对其中的香港“丽人群落”进行了采访—— IT女孩:鼠标“点”出 彩色生活 笔者和深圳媒体的朋友一起走进福田区一家网络公司,按事先约定,对26岁的香港女孩邓晔进行了采访。 邓晔五年前来深圳工作。她侃侃而谈:现在,数以万计的香港人汇成了北上内地创业潮,取代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  相似文献   

7.
香港已经进入社会的老化期。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者称为老人家,一个社会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就算进入了老化期。香港自80年代初期,老人就已达到总人口的10.2%。在过去十年中,香港的老人数目增长很快,平均每年增长3%,估计未来20年会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据统计,1981年老人有50万,1991年达到74万(总人口580多万)。预计到2001年会达到93万左右,2011年会达到117万左右。目前香港老人的平均寿命,男性为75岁,女性为79岁,在60岁以上的老  相似文献   

8.
走在香港大街上,看到的多数都是年轻人,或匆匆忙忙,或谈笑风生,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棕皮肤,英语、德语、法语、广东话、普通话,香港的确是一座充满了生机的国际都市。然而,在这样一座生活节奏飞快、竞争激烈的城市里,老年人是如何生活的呢? 在湾仔区一条繁华的街道上,有一个社区老人中心,中心里有几十位老人坐在一起看电视、聊天,也有一些老人在做手工。老人中心是一个多元化的老人服务组织,所有居住区里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到中心参加活动。这家老人中心是由政府资助加上民间筹款于1967年兴办起来的,是香港第一家老人中心,中心设有饭堂、浴室以及可以开展多项小组活动的活动室,还举办各种兴趣学习班,包括手工制作、戏曲、棋艺和普通话班,中心还经常安排一些旅行或参观活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宪法》、《婚姻法》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在当今“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中,善待老人在多数子女中形成主流。但是养老纠纷案件时有发生,许多在法律中有明文规定,而现实生活中常被忽略的问题,是导致其发生纠纷的直接原因。以下案例是笔者在走访太原市律师事务所时了解到的,从其侧面反映出当前依法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初,香港回归祖国的前夕,我有幸赴港游览观光。所见所闻,令我大开眼界。 香港不大,港岛、九龙、“新界”全算上,才1902平方公里,然而就在这地图上不过是一个小黑点的弹丸之地上,却创造了许许多多令世界瞠目的奇迹。 它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开放、功能最多的自由港;它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它拥有世界上最有名的黄金市场;它拥有世界上最有名的天然深水港;闻名遐迩的  相似文献   

11.
香港在哪里     
很多人不由得感叹,香港是何乡?我们依然无法定义,只能引用辛波斯卡的诗:不确定更为美丽。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内地人到香港,揣着一叠人民币就可以去了,可以不带港币和美元。 不过,到了香港这块土地上,商品的交易均以港币为单位,虽然人民币可用,但必须折算成港币,任何一件物品的标价均为港币××元,即使不直接标明港币,而标注××元,那也是指港元。 从深圳罗湖或皇岗入关,踏上香港地界之后,提醒你已经进入香港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港币。入关处的水果摊上插着小木牌,上面写着:10元港币3斤  相似文献   

13.
去美国探亲前,我就担心赴美后难耐孤独、寂寞的老人生活,因为到那里自己就成了“外国人”,整个一个聋子、瞎子(不懂外语)、瘸子(不会开车),日子难熬啊。没想到,随着祖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特别是在美华人的增多和他们瞩目的成就,现在的美国已有了不少丰富多彩、有益健康、适合中国老人的活动: 亚裔者年午餐会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常年有800多名中国学者,因此,那里也有众多的华裔  相似文献   

14.
参观华西回晋已半年了, 但对那儿的印象仍然很深很 深。那儿不仅富得中外闻名,而 且孝敬老人也挺有特色。 面积只有0.96平方公里的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 镇,原是个吃粮靠救济、生活靠 补助、住着破草房、多数是文盲 的穷村。现在村民们住上了别墅 式二层或三层带独院的新楼, 电灯、电话、煤气、冷热水管道、 花池、鱼池齐全。华西村建有华 西集团公司,下设13个分公司 和40余个工厂企业,拥有引进 的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100多 名,招聘、招收外地工人5000多 人。去年工农业产值达22亿元,  相似文献   

15.
《纽约时报》去年刊载了巴巴拉·巴斯勒谈香港英语现状与公议的特稿。它介绍的现状与今日中国大陆各行各业尤其是青年学生中形成的“外语热”这样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恰为鲜明对照,读来颇耐人寻味。一般公认,英语是国际交往中最通用的语言,跃居当今联合国五大工作语言之首便是明证。据粗略统计,世界上以英语作为本族语的约占三亿人,除英国外,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一些加勒比海国家等。另外,在公务、社交、商业和教育等场合以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有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肯尼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至于以英语作为外语使用的人就更不计其数了,再加上继英国之后美国在世界上的崛起,使英语更加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次贷危机下沪市和港市对深市影响的大小及变化的两个假说:沪市对深市的影响大于港市对深市的影响;港市沪市对深市的影响是时变的.采用2007年3月13日至2009年3月31日深圳成指、香港恒生指数和上证综指的日收盘价做分析,将收益与波动作为刻画股市信息的变量,并把深市受到的收益和波动冲击分解为来自自身的本地因素,来自沪市的区域因素和来自港市的世界因素,利用ARMAX-EG ARCH模型,对牛市、熊市时期沪市和港市收益对深市收益影响程度的变化进行了分阶段计量检验,结果均与假说相符.另外,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则从动态的角度进一步支持了假说.  相似文献   

17.
回顾、借鉴与思索———香港、深圳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深圳市副市长郑通扬历史象一面镜子,通过她对以往苍桑岁月的折射,人们可以明鉴得失,温故知新。在我们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借鉴世界经济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史,对于我们...  相似文献   

18.
李立:没有停下来的一天 三十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个只有19岁,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为了争取好过一点的生活,从大陆偷渡到香港。 这次冒险的成功,使他日后闯出了名堂,现在资产多达6亿元。他就是添利工业集团主席李立。 “不走就死定了,当时乡间的生活情况很恶劣,这一点不用多讲,年轻人有机会就想走。”李立后来庆幸自己走得快。 原来李立在尚未来港之前,在船厂做会计,每月薪水只有三十多元,为了糊口,只有偷船上剩下的死鱼去卖。“幸好早走,否则到了文革,这样做,肯定会被斗死。”李立说。 终于,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李立和几个同乡从中山扒艇到澳门,在一所饼店,当了三个月黑市杂工,还靠着在港的姐夫筹了200元屈蛇费,才得以由澳门坐船来到香港。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98年香港高校开始在内地招生以来,港校高额的奖学金、国际化的教学环境、毕业后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渠道等吸引了无数的内地学生。越来越多的内地尖子生选择报考港校,当他们来到香港后,会面临怎样的学习和生活呢?  相似文献   

20.
高科技经常被认为是年轻人的事,实际上,从智能屋到机器人宠物,高科技日益指向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