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农民工“闪婚”——后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挣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闪婚",即"闪电式结婚",意指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在回乡的短暂时间内,与异性以签订协议的方式迅速确定恋爱、婚姻关系,并在缴纳数千至数万元"婚姻保证金"后一同外出务工、同居的现象.文章从"闪婚"的现状出发,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视角,分析后农民工时代"闪婚"现象的致因和对主体及其社会关系结构的重构,最终提出中和其反功能的尝试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赣西北S村闪婚现象的实地调研发现,由村庄父权文化基础、铝合金经济所形塑出的"再地域化"组织网络、父辈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等因素综合形成的父权经济文化网络仍存在于当今乡村社会生活中。父权的延续,既是宗族社会父权文化结构和意识形态维持自身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也是青年农民工在市场竞争和生存逻辑驱使下寻求代际支持、发展事业的需要。只要子代不具备自主生活的能力,父权就可以与社会流动相互融合、相互强化,编织出一张无主体的权力之网,推动S村青年闪婚现象的发生并再生产出村庄秩序。  相似文献   

3.
一向重视婚姻家庭的赣南客家宗族性村落近十年来出现大量"闪婚"家庭。打工经济和村落惯习的互动共同形成"闪婚"的社会基础,"闪婚"重效率不重感情的市场逻辑难以保证婚姻幸福,从而导致"闪离"家庭的出现。"闪婚闪离"表现出婚姻观念自主开放、婚姻仪式简化、个人权利意识增强离婚增多、彩礼飞涨代际剥削越来越严重等现象,表明迈向核心家庭化和私人化的农村青年婚姻变革的某种趋势。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身份认同危机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民向城市流动所引发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本研究以湖北武汉市的青年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开放式访谈和个案研究,试图通过"情感互动"的分析来对青年农民工身份认同现象进行再解释.个案表明,青年农民工在城市参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理想状态是通过低度情感能量的唤起、短期情感到长期情感能量的转换以及高度情感互动与青年农民工身份符号的再投资来完成其城市身份认同,进而达到社会融合,而现实是多数青年农民工在社会互动中无法获得高度的情感能量,致使身份认同失败.笔者分别从个人、社区以及社会组织等三方面提出措施来加强青年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情感互动,进而实现城市社会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伴随城乡文明的碰撞,其城市交往问题日益凸显。青年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深刻地影响了青年农民工的城市交往。社会距离视角下,从制度构建与政策支撑、社会关怀与支持以及青年农民工自身调适等多方面对青年农民工城市交往进行关注,有利于推进青年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并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返城青年农民工的动态走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解决返城青年农民工动态走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建设"和谐社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江西安义农村为例,探讨打工潮流中,农村婚恋家庭领域新现象——“闪婚”的成因,找寻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家庭归宿。研究发现,将婚姻形式的偏好纳入流动的时代背景,从家庭代际关系的互动模式切入,“闪婚”成为安义农村地区婚姻形式主流具有结构性原因。年轻人在打工时代遭遇了本地恋爱不现实、跨省爱情风险高等婚姻困境,父辈对年轻人的婚姻支配权及对他们婚姻稳定的强烈期待,共同促使“闪婚”成为当地婚姻“潮流”。“闪婚”是代际双方顺应农村社会的流动性,做出的无奈之选,务实之选。  相似文献   

8.
青年农民工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年农民工越轨问题影响到城市的稳定,青年农民工越轨问题的社会心理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排斥、挫折感和相对剥夺感引起的心理失衡,而处于心理失衡中的青年农民工又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机制,因而引起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越轨问题。  相似文献   

9.
徐晓鹏 《调研世界》2016,(11):13-18
本文根据河南郑州586份青年农民工问卷数据,首先采用SPSS16.0软件对影响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23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将23个因素划分为8种类型:职业发展导向型、自我提升导向型、自我创业导向型、教育培训导向型、社会信息导向型、工作生活导向型、职业安全导向型和社会关怀导向型.然后,选择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情况、学龄子女情况、外出打工类型、打工收支满意度和打工生活满意度等8个变量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深入研究了"工作—家庭"关系视阈下青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差异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工户籍由农村转为城市,在他们转户之后生活质量、组织公平感及社会支持是否发生了变化,是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400 名转户和未转户青年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发现:转户后青年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居于中等水平,但其生活质量、组织公平感及社会支持都比未转户的青年农民工差。男性转户青年农民工的心理领域生活质量比女性高,“30~44岁”组心理领域生活质量比“16~29岁”组高,“无子女”组社会领域生活质量比“有子女”组高;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对转户青年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没有影响。转户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组织公平感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组织公平感在社会支持对转户青年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影响他们的组织公平感进而影响生活质量。要提高转户青年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就要呼吁社会和相关单位给他们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加他们的组织公平感。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人际冲突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有:认知观念存在错误、情绪存在不稳定性、交往能力缺乏以及具有冲突型人格特点;当然还存在其他潜在的外部因素,如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影响等。本文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提前转变的原因一直是学理界研究的热点。从总体上看,可以把其归结为五种主要观点:"发展必然说"、"理论缺陷说"、"实践使然说"、"国际影响说"、"内部斗争说"。  相似文献   

13.
网络社群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它的形成有其特殊性。正确认识网络社群影响力的两面性,从而有效地对其进行调控,将有助于网络社群的发展,使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果将《创业史》第一部的初版本与修订本比较,可以发现柳青对初版本作了诸多修改,其因有三:一虽然文革已过,但作者受时潮影响未减;二作者重病在身,孤独自处,“左”毒未消;三身体受损,作者的审美鉴赏力未能如前保持。因此,从文本的艺术价值着眼,今后重印《创业史》第一部,宜以初版本为准。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破裂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随着研究档案的解密和其他原因, 在探讨分裂原因的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解释。本文试图从意识形态的认识入手,探讨意识形态争论对于中苏 关系破裂的影响。主要从意识形态的理解、中苏意识形态理论基础、意识形态解释权和意识形态主观建构等 几个方面阐述双方的分歧,由此看出意识形态争论的实质和对双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师创造性发展的现状来看,教师创造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造意识薄弱、创造空间狭小、创造精神不足、创造动机异化,创造目标错位。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涉及以下几个层面,教育者自身的原因、学校环境的影响、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终结有多种原因,在思想文化方面主要包括新经济政策理论不够明确和完善,新经济政策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和接受,俄国历史传统上的专制主义和村社传统的影响,当时苏联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以及急于求成的赶超心理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现实社会诚信危机的影响;二是学校教育管理偏差的影响;三是家庭教育及个人素质的影响。高校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和制度创新两方面着手,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校园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利益集团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是多维的,我国利益集团对群体性事件的的影响是诸多原因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基于这种认识,依据我国现有的利益集团对群体性事件的作用,厘定了我国利益集团的类型和特点;进而对我国各类利益集团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利益集团视域下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贸易关系在整个辽宋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贸易形式主要分为榷场贸易和民间贸易。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辽宋榷场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榷场设置的原因、置废过程、职官设置、交易物品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民间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兴盛原因、贸易内容及影响等方面。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但存在视角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