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身体”是解读《红岩》革命意识的一个重要的维度,从身体的命名、身体的出场仪表、身体的感知系统等身体的构成属性互证自明地凸显了敌、我两种不同的“身体阵营”。革命身体的受虐被演绎成了庄严的凯旋仪式与洗礼典礼。在红色狂欢的受难姿态中“身体”的痛感为一种信仰道义充斥的革命浪漫激情所替代。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要经历一个“灵魂的改造”过程,可是从《青春之歌》这部地道的革命小说看来,灵魂的改造更深刻地表现为“身体的改造”。,《青春之歌》恰好展现了从“五四”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革命到阶级革命的身体改造和实践过程,是身体现代性进程的完整镜像,使人们看到了现代历史对于人的塑造的重要侧面。文章的论述是对红色经典小说《青春之歌》的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运动给川西北乡村社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中国共产党传递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身体政治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凭借身体之伤的展现与诠释,中国共产党以“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的方式让农民认识到了苦难的根源。对地主身体的规训、惩罚昭示了新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也凸显了农民强烈的复仇意识,政治对身体的分类操控加速了乡村社会的整合及认知模式的更迭。革命视域下的身体被赋予了不同以往的象征意义,生理感知、审美取向、身体归属、形象表达等都与阶级政治密切相关。土改运动是身体的革命,同时它也塑造了革命的身体,身体与革命两者交织互动,共同书写了中国乡村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智能与资本的“共谋”预示着资本主义生命政治之逻辑奇点的降临。一方面,这一“共谋”将劳动力商品化的历史逻辑推向了身体商品化的极致。在智能时代,被资产阶级政治革命解放的身体最终走向透明化,身体被数字编码吞噬,陷入“失物拜物教”的迷思。另一方面,智能技术变革了资本积累和雇佣关系的旧有模式,使生命政治生产变成非物质性和消费性的符号生产,濒临价值虚无主义的边缘。这就意味着,重要的不是去炮制资本主义生命政治的神话学,而是去寻找实现生命政治术语革命的逻辑豁口和现实道路。在文明逻辑的意义上,资本主义生命政治的文明因素为身体建构了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预示着“类生命”的复活,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倒逼”态势。在现实道路的意义上,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真正担负起扶植和照料生命的政治责任,能够有效推进“类生命”的历史建构,从而全面彰显生命政治所具有的制度文明意蕴。  相似文献   

5.
论《红岩》的“身体”革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是解读《红岩》革命意识的一个重要的维度,从身体的命名、身体的出场仪表、身体的感知系统等身体的构成属性凸显了敌、我两种不同的"身体阵营"。革命身体的受虐被演绎成了庄严的凯旋仪式与洗礼典礼。在"红色狂欢"的受难姿态中,"身体"的痛感为一种信仰道义充斥的革命浪漫激情所替代。  相似文献   

6.
"身体"是解读《红岩》革命意识的一个重要的维度。从身体的命名、身体的出场仪表、身体的感知系统等身体的构成属性互证自明地凸显了敌、我两种不同的"身体阵营"。革命身体的受虐被演绎成了庄严的凯旋仪式与洗礼典礼。在红色狂欢的受难姿态中"身体"的痛感为一种信仰道义充斥的革命浪漫激情所替代。  相似文献   

7.
"身体"是研读《红岩》革命意识的一个重要维度,从身体的命名、身体的出场仪表、身体的感知系统等身体的构成属性异质自明地凸显了敌、我两种不同的"身体阵营"。革命身体的受虐被演绎成了庄严的凯旋仪式与洗礼典礼。在"红色狂欢"的受难姿态中"身体"的痛感为一种信仰道义充斥的革命浪漫激情所替代。  相似文献   

8.
“人”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身体而缺乏精神;第二阶段身体与精神并重。现在人类则正在向第三阶段即“新概念人”阶段发展,未来的“人”本质上是精神的“人”。人的身体已经不再适应世界的发展,人类现在最需要解决肉体的局限性问题,最需要解决精神的延伸和承传问题。人类应该改变“人”的观念,应该进行“人”的思想革命,发展人,从而建立新人,也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建立现代新人应该着手两方面:一是解决身体的再生或长生的问题;二是解决精神的延传问题,要让精神以活体的方式继承。“人”的精神应该是累积性的、持续性的不间断的发展,而不是循环式的,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感伤”情调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标记,以浪漫主义文学阵营创造社为中心向整个文坛弥漫开来,并在风行一时之后,因其滥情倾向而受到新月派为主的批判;以蒋光慈为代表的革命作家则发展了一种浪漫的“革命感伤”,并最终受到革命阵营的批判而走向敛缩。创造社在时代感召下和深刻反思后也以积极态度告别个人感伤,走向了革命的欢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60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通常都具有某种“传奇性”,“传奇性”在这个历史阶段处于一个两难的位置:“传奇性”有利于突出革命英雄的精神优势,但“传奇性”的过分膨胀则将导致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直接抑制,因为“传奇性”的过分有可能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所以,在当时的革命小说中,“传奇性”实际上并不是一种被提倡的文学想象方式,而是一种被“规范”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红旗谱》作为红色革命历史小说,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其中,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隐喻了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与人格化想象,是一种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事范本。  相似文献   

12.
“南下”行动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大曲折。但是,“南下”行动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客观上支持和掩护了党中央单独北上;在战略上配合了党中央开创陕北革命大本营的艰苦斗争;接应了长征中艰苦转战的红二、六军团,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南下”红军还在经过的路途广播了革命火种,充分发挥了人民军队的“工作队”的职能。这些积极作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共产党作为“南下”红军的灵魂和核心是其中最基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消费语境下身体美学理论与实践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以来,身体美学理论成为当下中西方学术热点之一。然而在消费语境下身体美学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以下四大悖论:批判“精神的圣化”与“身体的圣化”、身体的自我解放与身体技术的规训、女权运动的崛起与女性身体的消费、身体的狂欢与身体的焦虑。  相似文献   

14.
印度政府与纳萨尔派之间的冲突已长达近半个世纪,它涉及革命与发展、反叛与镇压、变革与维稳等对立命题,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红”与“绿”的矛盾。印度政府主要采取军事手段遏制纳萨尔运动,不断加大军事财政投入、强化国家安全部队并利用私人武装等。地方政府在反纳萨尔实践中采用的军事组织和策略主要有“灰狗”组织、“和平行动”、“特殊警察”以及伪遭遇战等。军事遏制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印度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它未能彻底根除纳萨尔暴力。纳萨尔运动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根源,它在本质上是一场基于意识形态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党领导下兴起的"红色戏剧"是一个重要的戏剧现象.它经历了苏区红色戏剧、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戏剧和新中国红色戏剧三个阶段,对我国戏剧艺术发展、对革命斗争乃至对党内政治斗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红色娘子军”成立90周年。“红色娘子军”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率先成立的女性革命队伍,开创了觉醒后的农村青年妇女集体投身革命的先河。作为在党的启蒙下女性集体参加革命的典型,“红色娘子军”的革命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各类文艺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深入研究“红色娘子军”革命形象的源、流、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这里,“源”特指“红色娘子军”革命形象的历史渊源,“流”特指“红色娘子军”革命形象的艺术演进,“魂”特指“红色娘子军”革命形象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