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幽默漫画旨在通过幽默效果传达作者意图,是有意幽默。本文以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来探究幽默漫画解读的认知过程,具体分析了两个视觉-言语漫画,提出幽默的理解是一种花园路径现象。首先结合认知语境对凸显的图形形成第一个认知假设,该假设为常规认知,与新信息发生乖讹,表面的不关联引导读者进一步推理整合,获得层创空间,并推导出作者意图。  相似文献   

2.
以网易新闻及网易新闻漫画为研究对象,收集140个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探讨传播框架的两级建构。在参照六种经典类型框架的基础上,分析新闻框架与漫画框架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考察媒介框架及意见领袖框架对受众评论立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新闻和漫画中,最常出现的框架是责任归因、冲突和人情趣味框架;新闻框架会显著影响漫画框架及受众评论立场,但漫画框架和漫画立场对受众评论立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漫画自20世纪初期以独立的画种出现以来,以报纸为媒介,一直与政治运动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为大众所理解和喜爱。今天,美国和日本文化对中国的渗透造成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和不理解,曾经普及于世的时政和世象漫画逐渐式微,而盲目模仿他国文化的创作已失去了其大众传播的功能。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议中学和大学开设中外文化的相关课程,使青少年在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媒介全球化情况下,正确和积极地了解本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而培养他们的比较和借鉴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闻漫画是以漫画的艺术形式报道新近发生的社会问题的一种画种。它兼有新闻性和漫画艺术性两种特性,具有迅速及时,切中时弊;幽默讽刺,寓庄于谐;形象生动,含蓄隽永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法国漫画反映法兰西民族气质,具有生动可爱的形象,夸张幽默的情节,丰富多样的表达技巧,超凡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人文底蕴,引起人们对法国民族文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亲近漫画 拥抱快乐—— 我喜爱漫画是从欣赏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开始的。《三毛流浪记》是最早光临我家书柜的一本漫画书。后来,《世界经典幽默漫画丛书》、《世界经典漫画新品味》、《父与子》等漫画书籍与《漫画与欣赏》、《儿童漫砸》、《漫画世界》等杂志也步其后尘,进入我家书柜,堂而皇之地成为其中的一员。此外,我还从书报中“复制”、“剪切”了不少漫画,并汇集成几个本子.摆放在办公桌前或珍藏于书柜中。每每得到一张好的漫画,我总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工作之余.常常把它们拿出来看看,以此来调节自己紧张的情绪。渐渐地,搜集与欣赏漫画成了我的一大爱好.我与漫画这玩意儿的感情可谓是与时俱进。我不知道漫画们能否和我一起进入“相看两不厌”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日本现代漫画出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画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和娱乐的媒介正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青少年身上这种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日本是漫画的出版大国 ,其漫画出版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越了本国的范围。漫画的输出 ,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输出。日本漫画的输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对亚洲国家 ,特别是对中国的青少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今天 ,尽管日本的现代漫画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但由于在题材上反映暴力、早恋、色情、犯罪以及美化侵略战争等的内容很多 ,对青少年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日本的现代漫画进行全面而又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的运用同人类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漫画幽默这一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即实时隐喻,以其新奇、生动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目前国内针对此话题的研究多囿于关联理论为理论背景,故多为静态描述,而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实时隐喻的解释力亦有限。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很好地细化了隐喻意义产生的互动过程描述,特别是实时隐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文章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阐释人们在解读漫画幽默时的意义建构和动态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散文散者,随便,散淡写也。漫画漫者,随意,自然画也。丰子恺的散文可谓是一种漫画式的散文,一种有着漫画式的精神与漫画式的心灵的散文。文章试图从他的漫画尤其是儿童漫画走进他的散文的理性、“弦外有余音”的意境以及幽默的品格。  相似文献   

10.
漫画在中国发展了10多年,却未见太大成效,原因很多,其中一个被忽视的原因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造成的影响。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儒、道、释三家思想是它产生的基础。这三家思想共同作用,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影响着中国人对各种艺术的评价。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与漫画的对立,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的对立和形式上的对立两个方面。而漫画在日本很繁荣,原因在于日本文化与漫画的紧密联系,日本文化是日本漫画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漫画要想发展起来,就必须要让文化对漫画起促进作用,作者要创作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漫画作品。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造型艺术为本,运用艺学、心理学、符号学等学科理论,论证了原始思维的象征性特征对中国美术的影响,揭示了中国艺术与原始思维艺术之问存在着较稳定的关系,甚至在成熟的人画中也表现出某些原始思维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评述陈正祥所著<中国文化地理>一书,分析陈正祥在书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分析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并企图探讨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文化史研究的范式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创作在现代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这批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政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延安木刻家及其作品,除了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外,在艺术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延安木刻版画艺术在民族特色方面的执著追求。延安木刻家们将西方木刻"拿来"时,"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鲁迅语),走出一条别开生面的木刻版画创作新路。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版画对新中国美术产生过深远而复杂的影响,确有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龚自珍《己亥杂诗》作品高度凝炼、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清王朝没落衰朽的现实,发展七绝议论时事、干预现实的功能,是在绝句艺术上的开拓与创造。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需要建立在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之上,那么"势"就属于这样一类值得探索的概念。"势"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维中观察世界和事物的一种方式,可以弥补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中着眼于权力、实力或力量等"力"(power)视角的不足。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中的"势"思想非常丰富,既包含了"力",又超越了"力"。"势"的概念不仅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和历史发展规律等方面的思想,而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势"对当代许多国际政治现象的解释有"力"所不及的优越性。相对于"力","势"的模糊性和可感知性强于可测量性,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连接了科学和艺术。"势"可以发掘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一个学术概念,基础在于其解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美术是个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如何理解“民间美术造型”的创作理念、掌握民间美术造型的创作方法并将其引入现代设计中,是对中国现代设计的严峻考验。文章通过对民间美术形态与内涵的分析,试图找出民间美术造型与现代设计思维的共同点,探索民间美术造型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艺术是中国式思维的外在信息化,它满足着这个民族的心理需要,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而艺术法则和内容的传承以教育信息的形式存在。中国的封建政治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异化教育信息的手段规诫艺术,艺术信息再作用于人的心理,形成顺应封建政治的价值信念、情感态度,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曾经顽韧地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秩序稳定。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资源,构建先进的社会文化,建立社会稳定的平衡机制,以促进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绘画写意性的文化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绘画凝聚了东方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艺术的智慧,传统哲学中"儒道释"的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形成了中国绘画高度的精神性、写意性特征.中国绘画传达的"妙趣、神韵、意境"与"儒道释"的哲学思想常引申出不同层次的精神理念,给人们以丰富的回想余地并对"写意精神"不断超越,彰显了民族绘画艺术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国文化哲学及其绘画"写意精神"也是世界文化发展源泉,因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写意精神"对建设现代中国文化,促使现代中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同步具有当代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刚刚逝去的上一世纪末和当下的文坛上 .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竟成为某些人称颂的“亮点”和效仿的“时髦”。它主要表现在对中国 2 0世纪文艺发展的总结和反思上 ,更表现在对一些大师作家及文学成就的揶揄与贬损上。文章在对一个时期以来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进行扫描和梳理之后 ,还对其进行了“学理”透析 ,认为 ,当前有些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是以理想取消现实 ,是英雄史观的重新抬头 ,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左的非此即彼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 ,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领域内的典型反映 ,应彻底摒弃之  相似文献   

20.
丰子恺的漫画创作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颇深,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又有来自于中国文化内部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晚明文艺思潮。晚明文艺思潮对丰子恺漫画创作的影响,表现在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上的独创、强调个性表达以及向民间文艺学习等三个方面,丰子恺在漫画领域取得的成就,正得益于这种遥远但却坚实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