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生艺术化"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以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与西方近现代哲学、美学为主要精神资源,注重精神提升与人格塑造.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规律"的学说,阐释了人对外部世界的创造与人自我塑造的辩证关系,对于"人生艺术化"命题的价值发掘与理论反思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辑刊》2007,(4):182-187
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探求对国人进行感性启蒙和反思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继承传统美学和吸收西方现代美学而创造的一种审美人生观,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思想是建构与本民族传统美学血肉相联的、关注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的中国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熊十力的道统思想包括道统内涵的现代阐释、道统传承历程的梳理、道统内含的治统与学统的发掘以及道统、治统与学统的全面重建等多方面内容。他的“一国学术思想的中心”与“立国精神”的道统观,相对于第一代新儒家群体中冯友兰和钱穆的道统观具有更为合理自洽的思想价值,但是,他关于中国文化道统内含的治统与学统的现代诠释及其力图从儒家心性之道的践履中发展出民主与科学的理论建构又有自身的缺陷。全面梳理熊十力对中国文化道统的现代诠释,不仅对于深入认识现代新儒家道统思想的演进脉络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而且对于批判性地汲取现代新儒家道统思想的合理价值以推进中国文化道统的现代传承也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将美学思考与人的建设、生命创化相统一,从生活艺术化、不有之为、生命春意、情感与趣味教育等方面建构了趣味人生的美学命题,突出了肯定情感趣味生命、关注人格精神完善的生命实践意向和以积极创造、融身大化为至美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一趣味人生范式成为中国现代人生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和范型,对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精神的建构与发展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金雅 《学术月刊》2012,(8):112-119
"境界"和"趣味"作为王国维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开启了中国现代美学理论诉求与人生诉求相谐的致思路径,发扬了中国美学融审美艺术人生为一体的精神传统。从生命之欲到静观到无我,王国维的"境界"最终回到了生命之欲不可消、人生之苦不可解、艺术与审美终不能拯救人生的审美救世之悖论中;而从生命之力到迸合到化我,梁启超的"趣味"则将人生审美推向了春意蕴溢的超拔之境,既是诗意的也是乌托邦的。两种人生美学旨趣呈现了民族美学和谐蕴藉的人生情致在中国现代的演化与分化、深入与拓展,是中国现代人生美学精神自觉的重要始源。特别是梁启超之后,经朱光潜、宗白华等的丰富发扬,远功利而入世的趣味化诗性精神蔚成中国现代美学精神之主脉,聚焦为人生艺术化等命题。这种追求现实生存与人生超越相统一的诗性张力品格,跳出了王国维式的纠结,在今天这个实利化、技术化的时代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寻常词语艺术化”的课题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弓修辞思想的重要体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是由于论述不够细致、具体,让人难以把握其中的规律,学界对其理论阐释力和对语言的指导作用仍存有争议。该文通过梳理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寻常词语的界定、寻常词语艺术化的概念使用以及寻常词语艺术化与修辞格的关系等几个角度进行评述,以期对此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杨霓 《学术探索》2013,(6):129-132
王尔德在人生和作品中表现出许多矛盾面具,引人关注。借用韦尔施对现代审美活动的分析可以看到,王尔德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为艺术而艺术地生活”信条和人生艺术化的“为艺术而成为艺术人”信条当作“为艺术而艺术”唯美理论的注释和扩展,通过塑造矛盾面具,进行多重自我建构,体验丰富的艺术人生,使自己的审美追求达到极致。  相似文献   

8.
宗白华艺术理论的形成与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有着莫大的关联,其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独树一帜。本文从宗白华的艺术理论与柏格森生命美学的关系出发,认为他接受了柏格森的生命创化理论,由此确立了他的人生观,并提出人生艺术化的看法。他运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来解释艺术的本质、创作和欣赏。后来他逐渐超越柏格森的思想,把它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生命宇宙观相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生命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前期美学的生命哲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卫 《文史哲》2002,(3):82-88
朱光潜前期在论述文化、人生和审美问题时提出的“以情为本”、“审美解放说”、“人生的艺术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民族生命力的复兴”等命题,以及他的悲剧理论,显示出感性优先、生命优先的理论色彩。与此同时,他所试图建立的一种以充沛生命力做根基的新人生、新道德、新文化、新民族的构想,又因其现实的“审美功利主义”倾向而有别于尼采等人的西方现代反理性思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哲人们罄其智慧,不断探索人生问题。他们测度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追问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乃至自我的关系,追寻人的本质、价值和完美的理想人生模式,摸索达到理想人生境界的途径。他们不断地对人生提出疑问并作出解答,从而创立和积淀了丰富的人生理论。这些理论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以至有人甚至说,中国的全部哲学就是关于人生或者关于怎样做人的学问。郑晓江、程林辉两位同志悉心竭力,历时三载,从人生理论的角度,系统地发掘、疏理、总结批判我国哲学、文学、宗教等思想资料,从中升华出能为现  相似文献   

11.
五四以来 ,现代作家们自觉而执著地探求着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这种探求成了现代散文的一大重要主题。我们把这一类散文称为“人生美文”。人生美文成功地展现了“五四”以来的现代作家在探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反映了他们怎样由苦闷而思考 ,由思考而奋起 ,终于在生活的实践和磨炼中 ,认识了人生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一步一步地从狭小的“自我”走向国家、民族的“大我”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同时 ,这些美文还对整个生命途程中各个时期的思想、感情、心态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生美…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面临“单面人”的片面发展困境 ,面临严峻的精神危机、生存困境与发展悖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使人生境界得以提升 ,其理论实质是一种生态伦理学和人生境界论 ,是一种传统形态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经过一番意蕴剖析和话语革新 ,传统的“天人合一” ,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开拓精神资源 ,提供思想指南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面临“单面人”的片面发展困境,面临严峻的精神危机、生存困境与发展悖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使人生境界得以提升,其理论实质是一种生态伦理学和人生境界论,是一种传统形态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经过一番意蕴剖析和话语革新,传统的“天人合一”,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开拓精神资源,提供思想指南。  相似文献   

14.
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中着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符合现代生态伦理思维的思想元素正在成为中国生态伦理研究中一大特色,也逐渐变成了理论上的一大热点,而且人们在理论倾向上更多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的一致性,给人一种明显的感觉是,似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建构和发展只需“返本”即可“开新”。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并不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包容着非常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相一致的思想成份,但是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并不是一种完全契合的关系,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冲突或矛盾更是问题的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生智慧,它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旨在说明人应当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以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惟有经过调整,即批判旧义、发掘新意以后与新生的文化因素和社会环境相结合而被传承下来,并发展为新的文化传统,才能建构起中国现代社会崭新的人文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16.
“尼采在中国”是当代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目前的研究多注意尼采学说中批判/解构的主题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而对尼采所构建的审美人生观的一面较少关注。本文以朱光潜论著为中心,分析尼采的“日神精神”如何被借用、转化为“人生艺术化”的思想过程及其主要特征,初步勾勒出尼采在中国的另一副面孔,并予客观评论。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他的美学研究注重人生和启蒙问题 ,在借鉴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 ,创建了具有现代性意义和本土内涵的中国现代美学。这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 ,王国维强调西方现代哲学是“形上之学” ,提出了“学术独立”和“审美独立”的观点 ,赋予中国美学以现代哲学的思维品格 ;第二 ,王国维把“人生”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提出了审美“无用之用”说 ,创建了具有现代人本主义意义的人生论美学 ;第三 ,王国维以强烈的本土问题意识和开放的学术视野 ,沟通中西、古今之美学思想 ,创立了独特的“阐发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的直接启发下,中国开展了“国剧运动”.倡导者提出“认清目的”、“研究方法”,即仿效爱尔兰戏剧运动而力图实现中国民族戏剧的振兴,努力实践一种艺术化而非问题剧式的戏剧,但因当时社会环境所限,这样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并惨淡收场.时过境迁,从当下的角度看,国剧运动的理念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所体现出来的“宏大的视野”、“贯通的思维”、“辩证的方法”等思想对今日中国的文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关于深化民本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关系研究为中心,探讨深化民本思想研究的方法与途径,主张从历史过程、社会普遍意识、理论结构、思维方式及现代政治学等诸多层面和视角,全面考察民本思想的特点、本质及其与专制主义的关系,并从中发掘具有普遍价值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何小春 《船山学刊》2009,(1):133-136
“义利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论争的一个核心议题。深入考察和发掘传统义利文化的合理内核并进行现代转换.对于我们在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实现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