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死 的”。这句话可谓颠扑不破,放之四 海而皆准。不管你是总统阁下,也不 管你是富翁大款,更不管你是平民 百姓抑或是乞丐。谁也不可能万寿 无疆,永远健康,死是所有人最后的 归宿。 由此,我想到了克劳迪安内斯 说过的一句名言:“死使一切平等”。 这句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古今中外, 又有谁能够长生不老呢?当然,这里 指的是人的自然生命。但进一步深 究,死者的价值、死的意义,又往往 截然不同。我国有句谚语说得好: “人们爱戴的人永不死亡”。反过来  相似文献   

2.
《彷徨·祝福》:“祥林嫂?怎么了?”“老了。”在前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鲁迅全集》注解中,写的是“老了,即死了”。读后总觉得这样注解不十分合适,这本来不注也可以的。但要注有一段话我觉得是应该引用的。《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写道,长妈妈教给他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了,必须说老掉了。”这是小说中鲁镇地方的习俗,大概忌讳说“死”,也略有“惋惜”、“可怜”的意思。如要注解,则可以把两段话都写出来,就象用同义词互训一样。  相似文献   

3.
李冷在《灭亡》和它的续篇《新生》中都出现过。不过,在《灭亡》里,他是作为杜大心的陪衬,以一个泛爱的和平主义者的面目出现的。在《新生》里,李冷则成了作品的主人公。关于《新生》,作者曾说:“《新生》写理想不死,一个人倒下去,好些人站了起来。”又说:“我想写一个人的转变,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谈<新  相似文献   

4.
娱乐世界     
中国民间笑话 毡帽做扇 有一个人在大热天时,却戴着一顶毡帽出门,因此热得满头大汗。后来他来到一棵大树下乘凉,用毡帽当扇子,而后庆幸地说:“啊!今天要是没有这一顶毡帽,我就要热死了。” 写万字 有一个财主希望自己的儿子字写得很好,便送儿子去私塾上学。谁知,财主的儿子学会了“一”、“二”、“三”,三个字的写法后,就把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学术界对杜甫的归宿问题说法不一,争执很大。论述有三:一、饫死来阳;二、落水而死;三、死于风疾。由于“溺水”说闹了个大笑话,过于荒唐无稽,后来不再被人所信,唯饫死耒阳和死于风疾仍被现今的杜甫研究家所坚持,争论难以统一。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其死于牛酒,并不是不可能。不过不是饫死,或饱饫死,而是由于中  相似文献   

6.
就生命的终极价值而言,人生就是一个从非本真的“向死而在”到本真的“先行到死”的过程。 此在唯有真正地清醒死亡,避免陷入惧死、避死的“沉沦”,才能以扫尽尘嚣的泰然姿态直面无法回避的死亡,实现超越生存本身的“向死的自由”。 从海德格尔生存本体论下的“存在”视角思考小说《凡人》中的存在与死亡问题并得出结论:作为灵性存在的人的一个伟大之处就是能够通过对“死”的洞悉,使自己成为在世的神;人既是向死而在的凡夫俗子,更可以依藉先行到死的方式超脱凡俗的肉身,凸显此在“存在”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7.
屈赋死亡意境的构建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关于死亡的描述 ,包括诗人自己的死亡 (自杀 )、历史人物的死亡及用隐喻手法表现的死亡 ,二是对于死亡超越———“梦幻神游”的描写 ;前者属“写境”、“无我之境” ,后者属于“造境”、“有我之境”。屈赋死亡意境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 ,是诗人为“美政”而死这种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片言居要,震响史册,成为照亮后人奋斗之途的火炬,激起一个个创造人生价值者的生命巨浪。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获罪下狱,惨遭“腐刑”,被投“蚕室”。太始元年(前96)六月,遇赦出狱,做了中书令。当时,司马迁的朋友任安以为他身居朝廷,在皇帝左右,“尊宠任职”,容易乘机进言。因此,于征和二年(前91)的四月给司马迁写了一封信,要求他担负起向朝廷“推贤进士”的责任。这无疑是给司马迁出了一道难  相似文献   

9.
人固有一死,作为活着的儿女亲属乃至机关团体单位,给死者以应有的安葬或追悼,在情入理。 听老者们说,解放前的人死了,富者是要气气派派安葬出殡的,而平民百姓,有的只能用苇席卷出去埋了;某报一则“史海钩沉”说,皇亲国戚死了,不仅烧纸人纸马、童男童女,而且含珠戴金,旗幌锦簇地送葬;文革前后那些年亲眼所见,不论谁见了,或土葬或火葬,无论如何是不  相似文献   

10.
死亡之谜     
人怎么样才算死了?这个听起来似乎不难回答的问题,其实却很复杂。国外有人估计,在宣布已死亡的人中,竟有4%实际并未死亡,却误被活埋或火化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死亡”的关注。人未死入木,活埋于地下,在人类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相似文献   

11.
“死”意味着生命的中止,就人的死亡而言。它首先是一种生理现象,但人们却不可因此而忽略“死”的文化与哲学的意蕴。本文探讨这一问题的视角是:从哲学上观照中国古代儒家学者对死亡本质的认识,所寻觅的超越死亡的途径。以及面对死亡,人们可能获得的诸种心理慰藉。儒家学说有着几千年的  相似文献   

12.
死亡之谜     
《阅读与作文》2009,(3):18-19
人怎么样才算死了?这个听起来似乎不难回答的问题,其实却很复杂。国外有人估计,在宣布已死亡的人中,竟有4%实际并未死亡,却误被活埋或火化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死亡”的关注。人未死入木,活埋于地下,在人类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相似文献   

13.
尼采决不是第一个谈上帝死了的哲学家,但他对上帝观念抨击却具有震撼时代的威力,“到现在仍未能完全找到处理之法,亦无法完全复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流行美国的“上帝死了神学”就深受尼采、朋霍斐尔(D.Bonhoeffer)等人的影响,以至神学家汉密尔顿(W.Hamitton)雄心勃勃地要把“上帝”一词从词典里拿掉,他在《把上帝从字典中拿掉》一书中说,“今天我们甚至不能理解尼采关于‘上帝死了’的呼喊,因为即使这样,我们又如何知道?不,现在的问题是‘上帝’一词死了。”“在上帝死亡神学家看来,不仅上帝死了,而且“上帝”一词…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中,死亡母题是人类在现实中意识到人必有一死之后建构的死亡诗学。20世纪以来,随着死亡的艺术化处理和哲学思考进一步发展,中西文化中的死亡表达方式呈现“和而不同”的态势。莫言的《蛙》和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便是一例。莫言把生死之际“此在”的可能性以“延生”的生育方式提供“向死而在”的“在”的可能性,坎宁安则通过三个历时共“在”的“向死”个体,表达个体濒死的能动性、选择性和责任感。虽然两个文本中主人公的畏死和濒死的体验不同,却在“延生”和“向死”的文学话语上表达了异质同构的“死”之思。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亡永远处于“尚未抵达”的恒久状态,面对生命的绝对紧迫性,敞现向死而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是人类生存状况的根本现实,是人类无法逃遁的难题中最为反思性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中西不朽观及其比较刘庆华卢梭说过:“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是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将要走向末日的。知道自己会死,使人超越了动物,显示出自身的崇高与伟大,但同时也在自己的心灵上抹下一片难以消除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著名的苏格拉底之死在西方哲学中具有三重涵义:在人与神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必然的.死是内在于人生之中的;在人与物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幸福的,死亡就是灵魂从一处迁往另一处;在人与人相比照的维面,西方哲学强调了"死"是独立的,死亡使人自身个别化从而本真地作为他自己而存在.  相似文献   

17.
“出生入死”这个成语出自《老子》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指人处在生死之间,生存有十分之三的可能,死亡也有十分之三的可能。《韩非子·喻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谓之出,卒谓之入,故曰:‘出生入死’”。指人的生命开始于出生,而结束于死亡。“出生入死。的意义已有发展。后来又增加了新义,用它形容冒着生命危险,随时有死亡的可能。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二:“我与尔累年战斗,出生入死。”用的就是这个成语的常用义。鲁迅先生使用这个成语时不囿于旧义,创造性地把“出生入死”中的“生”与“死”互换一下位置,便成了“出死入生”。《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巴比塞有篇很有意思的短篇小说,叫做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希望寻找、探求、创作“民俗”或“风俗”小说的人多起来了,以至于要形成一种潮流。邓友梅说:“从《话说陶然亭》开始,我试探着写‘民俗小说’……我计划写一组中篇和短篇,分开来各自独立,合起来则是一幅长卷风俗画。”冯骥才说:“为了制造这小说的可信性,我还有意兑进了历史风俗的溶液,把风土人情,历史习俗,民间传说全渗杂进去。”郑义说:“美!在生活中。我沉得越深,便越不信任某些文人在作品中展示的历史与生活。而开始到民间传说和民歌中去发掘。”  相似文献   

19.
修辞主体论     
一、修辞主体的概念所谓“修辞的主体”,也就是“修辞者”。说得更明白浅显些,也就是说写者。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修辞者”与“说写者”严格说来是有区别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说写者’郴是或都能成为“修辞者”的。所谓“修辞”,就是一种力图使达意传情尽可能圆满的语言调配活动。很明显,既然“修辞”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活动,它的目的是要使达意传情尽可能的圆满。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说写者作出一番语言调配的努力,并不是任何人不作任何努力都能使达意传情得以圆满的。因此,我们说,只有那些能使自己的达意传清朝着尽可能…  相似文献   

20.
“寄沉痛于幽闲”  ———读《关于活埋》  周作人晚年曾毛遂自荐了一批自己的散文 ,除我们已经分析过的《无生老母的信息》、《关于傅青主》、《游山日记》诸篇外 ,还有收入《苦竹杂记》的《关于活埋》。这篇同是文抄公体的散文却另有特色 ,其特别之处在我看来至少有二。先说其一。《关于活埋》是讨论“死法”的。这是个大题目 :人生无非是“生”、“死”二字 ,周作人既要关注与研究“人”(人性 ,人生 ,等等 ) ,当然要大谈“死” ,周作人确也写了不少文章讨论“死法”(参见收入《雨天的书》的《死法》) ,研究与死有关的风俗 ,以至于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