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歌形成、流传于江南吴语文化区域,因其独有的水乡民间文化风情和草根文化特性而深受大众喜爱。音乐是吴歌的本源形态,吴歌需以音乐形式传播和延承。吴歌不但音乐极具魅力,且唱词文学亦个性鲜明。史上官方和文人的吴歌辑录,造成了唱词文本与音乐文献的分离,促成吴歌实现了文学艺术流变,为吴歌文化的传播、演进、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弘扬吴歌文学辉煌成就的同时,不应忘记音乐才是吴歌生存之根本。唯有维系音乐和文学的统一,吴歌才有望继续其历史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论文学风格的地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学风格的地域性是古老且常说常新的话题。古代文学风格的地域性是十分显著和凸出的,但也呈现出泛化的特征,即主要集中在南和北两大地域风格的差异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风格的地域性渐趋消融,同时也在潜在强化。到了当代,却出现了多元和具象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城与城之间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3.
翻译的目的是使译作忠实地体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及风格。翻译最高境界是使译作忠实地体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包括文体风格。翻译者在翻译过程而应忠实地再现作者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基础,是文学风格成熟的根本标志。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有着不同个性气质的作家往往会选择不同的题材,他们的作品显示不同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5.
豪放风格的作品内容(风)上须具有无限制的对象和气节冲天的自由情感及思想,体制(格)上须发挥无所不能的表现技法,描写生动而真实。以此为尺度,苏轼文学无论从“风”的侧面还是从“格”的侧面,都符合豪放的标准,故苏轼文学是豪放风格的文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的地域风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学地域风格的形成包含着以地形地貌、民风民俗等各种差异为主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和由此而导致的人文环境的差异。南北在自然条件、民间的娱乐情趣上的迥异,又直接影响了文学的南北差异。南方崇虚,多比兴、象征;北方崇实,多直陈。南方富于理想,重视技巧和北方崇尚刚健质朴,两者相辅相成,使中国文学体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并充满活力。然而社会环境和文化交流对南北文学差异又起着一定的消融作用。  相似文献   

7.
要成功地再现原作,体现原作的精神风貌,尽可能地传译作品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原文中的风格标记进行系统的分析,译者便可以感知原作风格,进而运用对应式、重构式和淡化式风格转换方法尽可能地将其再现于译作当中,从而实现译作风格与原作风格的无限接近。  相似文献   

8.
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基础,是文学风格成熟的根本标志。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有着不同个性气质的作家往往会选择不同的题材,显示不同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9.
风格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与原著作者风格上的相似,对在译作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译著的背后潜藏着译者与原著作者在文学风格上的极大相似。正是这种相似性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原著的脉络,从而进行成功地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10.
华人的每一次迁移,都伴随着华族文化的迁徙。东南亚华文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它守成着中华文化的“根”,显现出浓烈的“文化乡愁”色彩;另一方面它又经历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文化心态的流变。东南亚华文文学在东南亚各国的“文化土壤”和“地理环境”里生根、开花、结果,需要一定的创作时间和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过程用我们的评论家们的话来说,就是由前一阶段的高潮跌入了眼下的低谷.这一说法是否准确尚且不论,然而文学变化的事实却是确确实实发生了.本文认为:新时期文学发展流变有诸多原因,而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变化是文学发展变化十分重要和不可忽视的背境性因素.本文将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变迁及其相对应的社会背境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12.
陕西当代文学以现实主义为本体形态,以主流意识为其质核,在当代中国文学界已成共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柳青、杜鹏程等人的创作,形成了主流意识的高潮期;八、九十年代以贾平凹、陈忠实等的创作为标志,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意识逐一弱化、退潮,一种更为宽泛与多义的文学形态悄然崛起,展示着文学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学经典危机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早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并贯穿整个20世纪.一方面,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各具时代特点,另一方面,各阶段的文学经典危机话语又互为交织.“五四”文学革命以启蒙救亡为中心掀起了除旧革新的第一次经典重估;建国后为配合国家政治需要,以社会主义革命话语为中心自上而下进行了第二次经典重估;80年代后期出于对文革“拔乱反正”之文化需求,“重写文学史”拉开了第三次经典重估的序幕;而90年代前期出现的“大师重排座次”等事件则表明文学失去轰动效应后“众声喧哗”的第四次经典重估.通过回溯四次文学经典危机,追古烁今,以期为当前的中国文学经典问题研究提供一条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14.
陕西文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审美形态发生着明显的流变.20世纪前半叶陕西作家的创作呈现出的是悲壮情怀;从40年代开始,追求崇高成为陕西作家们的创作主旨,塑造人物注重于形象和精神方面的高大完美.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叙写人生苦难成为陕西作家创作的基本内容之一.这种人生苦难,主要体现在生活罹难、情感(爱情)煎熬、精神苦痛等三个层面.90年代以来,陕西作家对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加以审视,其创作流露出文化困惑与批判意味,文化悲剧成为这一时期许多作品主要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毫无疑问,以语言做为创作材料的文学艺术,受着它所运用的语言的影响与制约。而语言的发育则不仅取决于它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语言环境,也与使用这种语言的之学作家的活动息息相关,正象德国著名学者J·G·V·赫尔德所说的:“文学与语言彼此互相影响;文学在语言中发展,而语言则在文学中发展。”①语言衰落了,它的文学也就衰落了;  相似文献   

17.
陈晓云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50-51,115
以文学作品艺术形象为基点,用辩证的观点阐述了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及其相互联系,认为:(1)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2)文学的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又是审美观念实现的必备条件;(3)文学功能是以审美功能为基础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早期的苏丹文学多以反抗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为创作主题,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抗争精神.20世纪50年代之后,苏丹文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苏丹作家展开了对本土社会的深度求索,阿布·巴克尔·哈立德、塔伊布·萨利赫等一批杰出作家将苏丹文学带向世界舞台,创造出苏丹文学的高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动荡的政治环境,苏丹作家普遍受到严格的审查制度、缺乏国家支持和发行量有限等的制约,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创作,苏丹当代文学朝着更为丰富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孟子》文学风格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子》文学风格论略边家珍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文章对于后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刘熙载《艺概》说;“韩文出于《孟子》”,“昌黎接孟子知养气之传”、“东坡文亦《孟子》,亦贾长沙”,“王介市文取法孟、韩”。从韩愈、苏武、王安石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百“流”竞“秀”,是创作繁荣、文学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繁荣创作和发展文学的一种力量。所以,文学流派的频仍出现和不断趋之秀蔚,对于开拓文学事业来说,不仅是一桩裨益甚著的事情,而且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而文学流派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