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经济是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动态多变、因素众多,容人力流、财力流、材料流、能量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巨大系统。经济体制实质上是极为复杂的控制网络。“三论”运用于经济学而形成的经济信息论、经济系统论和经济控制论,是专门研究现代的信息化大生产,信息化大经济的特征以及规律和控制问题,所以,它们可以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一、划分经济决策权限的原则一切经济系统,必须首先是个能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信息系统。经济信息是经济系统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性程度、未知度和无序度的量度。经济系统输入输出信息如同人呼吸空气一样重要。经济系统只有依靠信息,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2.
再论劳动力产权——用“劳动力产权”概念超越“劳动力商品”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研究劳动力问题需要跳出“劳动力商品”的窠臼 ,从“劳动力产权”角度 ,在由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所组成的生产总过程中加以考察。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力资本的存量不断增大 ,劳动力产权相对于物质财产权的地位还会不断提高 ,从而 ,劳动力产权将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概念。劳动力产权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点。用劳动力产权还可以较好地协调、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企业物质资本保值增值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础规范是凯尔森"纯粹法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规范秩序之有效性的根本理由,熟悉凯尔森有关基础规范的论述对于理解纯粹法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编译自凯尔森《纯粹法学》(HANS KELSEN,PURE THEORY OF LAW,University of Califorlia Press,1967)一书中论述"基础规范"的一个关键性章节(第34节)。 相似文献
4.
基础规范是凯尔森“纯粹法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规范秩序之有效性的根本理由。熟悉凯尔森有关基础规范的论述对于理解纯粹法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编译自凯尔森《纯粹法学》(HANS KELSEN,PURE THEORY OF LAW,University of Califorlia Press,1967)一书中论述“基础规范”的一个关键性章节(第34节)。 相似文献
5.
杜威“儿童本位论”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关系孙建江在中国,“儿童本位论”作为一个口号正式提出,是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Dewey1859-1952)的名字直接联系在一起的。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杜威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两年又两个月的讲学,足迹...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管理中的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王思义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了一些西方学者对亚洲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而且认为危机的风暴已冲垮了“亚洲价值”。所谓亚洲价值,是指强调勤劳节俭、反对奢侈浪费,重视群体和民生等等。亚洲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出现了某些不健康的现...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种很流行的观点——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工资水平低,即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同发达国家相比,在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我国应利用这一优势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或者说应利用这一优势参加国际经济分工和进行对外贸易。如果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是失之片面的观点。以此来制定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也将难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以血缘为纽带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形成了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庭伦理关系网络,“父为子纲”的纲常规范着传统的父子关系。鲁迅“立人”的主张批判了传统的父子关系以及用以维持这种关系的孝观念,提出了“幼者本位”的新型父子关系以及“无我之爱”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与就业体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与功能在那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市场这个概念,应用于劳动力呢?劳动力市场这个概念是有其特殊规定性的。科学论述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应归功于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起源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0.
十二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分配中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被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开始形成,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也取得了一些经验等等。但同时,改革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分配不公、通货膨胀、市场疲软、结构失调以及腐 相似文献
11.
民本位与官本位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认为 :民本不是要民自己起来当主人 ,而是要求君与官要以民为本 ,这实际上不是提高民的地位 ,而是在抬高君与官的地位 ;民本中的民并不是与官一样具有相同理性、德性的人 ,而是有待君与官去教化的“愚”者。这种“以吏为师”的传统 ,实际上是使官占有了话语霸权 ,使官成为道德的楷模 ;民本中的“民”只是一个抽象的整体 ,而不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抽象的民贵官贱改变不了具体的官贵民贱。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中 ,民本位是虚的 ,官本位才是实的。民本位冲破不了官本位藩篱 ,甚至强化了官本位。要消除官本位 ,不能重弹民本的老调 ,而应该在制度和舆论上保障和倡导公民权 ,反对任何特权 相似文献
12.
傅斯年是近代中国的一位重要史学家,他在治史上倡导客观主义史观——"史学即史料学",注重史料研究,为近代历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史料基础,在中国近代史学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的客观主义史观带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倾向,对唯物史观的建立和普及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民法本位与民法典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典源于古罗马《民法大全》。后世民法典编制体例及民法本位多有移易。民法本位是民法典编制的灵魂。对民法本位的界定 ,学界陈说多很模糊 ,对我国民法本位的取向亦多有偏颇。本文提出 ,民法本位即民法的指归 ,指民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即其出发点和归结点。我国民法本位应坚持人的本位 ,即民的本位 ,市民的本位 ,个人本位。对梁慧星的我国民法应兼社会本位说提出质疑 ,认为社会本位应在社会法和经济行政法的份内。我国制定民法典应坚持民为本位 ,吸纳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乃至世界各国民法优秀遗产 ,不盲目套模、克隆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实践的实然性质来看,教师的教育实践与反思性实践有着内在的契合。“反思性实践”概念凝聚了认知的、行动的、省思的、伦理的特性,其中,伦理性尤为重要。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意味着,教师是积极主动的探究者,是教育知识的创生者,是学生人格成长的促进者和关怀者,是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制度的批判者和改革者。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和领导者,陈独秀对中国民主革命分"两步走"进行理论阐述和大胆设想,他不是"二次革命论者". 相似文献
16.
徐通锵的“字”本位及语义句法论别开生面,它产生于世界语言学研究的语义转向背景之下,立足汉语特点及其研究传统,揭示出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指出汉语结构的语义性质,找到了一条适合汉语特点的研究道路,推动了中国语言学理论的深入,同时也引起了学界对汉语研究中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 从宏观上看,农业劳动力转移有两个基本动力,一是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产生的拉力,一是农业自身现代化产生的推力。但宏观上的拉力和推力还须结合农户自身追求收入最大化的动力——微观动力,才会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合力。 相似文献
19.
论“著(着)”语法化的南北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建慧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1):112-115
方位介词和体貌标记同音是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同音现象说明了六朝以后共同语中“V+在+N(L)”逐渐取代了“V+著(着)+N(L)”,汉语方言却保留了“V+著(着)+N(L)”格式。“著(着)”从动词到介词再到体貌标记语法化的过程存在着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北宋北方话完成貌标记“了”的大量出现,阻止了动态动词后面的“著”字虚化为完成貌标记。 相似文献
20.
这是我第三次为北大中文系博士生讲授“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课程。这回的讲授,从题目到内容都做了较大调整;期末作业的要求也有改变,不再放任同学畅谈治学时的“心路历程”,而是要求针对我的第三讲“国际视野与汉学心态”和第七讲“从工具书到数据库”,来发议论、做文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