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凤翙在甲午战败后走上军事救国道路,历经陕西武备学堂、日本振武学校、日本士官学校的学习,系统掌握了现代军事知识与军事技术.回国后他在陕西新军中历练,成为清末出色的新军军官.1911年10月22日张凤翙响应武昌起义,领导西安新军起义成功并光复陕西.陕西是与湖南同日响应武昌起义并取得成功的省份,也是北方诸省中革命成功的第一个省份,还是革命持续最长的省份,直到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夕才熄灭战火.张凤翙是陕西军政府首任都督,他在领导西安新军起义和捍卫陕西辛亥革命成果的过程中,在陕西摧毁一个旧世界,创建民主共和的新世界中,立下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2.
刊首语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陈国庆的《论辛亥革命与传统观念的演变》、张应超的《黄兴与陕西辛亥革命英豪》分别从思想意识演变和陕西辛亥革命英豪的一些实践活动两个侧面,分析了辛亥革命的影响,缅怀了革命先行者的功绩。这就更加使我们认识到,中国近代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责任及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新发现的原始期刊文献论证西北大学前身———晚清西安五学堂参与陕西辛亥革命以及西北大学诞生于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为辛亥革命在西北的研究提供新线索。研究表明:西北大学的陕源前身陕西高等学堂、陕西法政学堂等五学堂均曾爆发以反清、保卫路矿权益为主的学潮,给行将覆灭的清廷以很大震动,是陕西辛亥革命的前奏;西北大学前身各学堂留日学生通过结社、办刊等形式,积极策应陕西反清斗争,还有马步云、张蔚森两位回国留日学生作为陕西代表参加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并为陕西辛亥革命保卫战筹集军费;陕西辛亥起义的总司令部即设在陕西高等学堂内,教师和学生在组织炸弹队、攻克凤翔城、发动地方起义、维持地方治安、支持辛亥革命后军政府的财政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秦陇复汉军政府的8个部16个正副部长中,5个部都由西北大学前身的学生或教师担任部长或副部长,正副部长中有6位出自西北大学前身;战事甫定,甚至西路战役尚未完全结束,张凤翙大都督即亲任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由五学堂合组创设西北大学,并使其成为陕西辛亥革命失败后存留的唯一成果。  相似文献   

4.
黄兴与陈其美都是辛亥革命时代的风云人物,他们两人的关系经历了从密切合作到分道扬镳的演变过程,这种离合关系的演变在辛亥革命史、中华民国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黄兴生前的成败乃至身后的荣辱都与陈其美的离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三大部分即辛亥革命前后黄兴与陈其美的密切合作;宋案后黄兴与陈其美因政见分歧而分道扬镳;蒋介石崛起后将黄兴树为不服从领袖的反面典型,贬低黄兴的历史地位,其恶劣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我校文博学院孙志亮副教授等撰著的《陕西辛亥革命》一书(15万字),已于1991年8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这部专著的出版,对于纪念和研究陕西辛亥革命,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陕西辛亥革命》一书共分六章,全面系统和具体地论述了辛亥革命在陕西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剖析、论证,使人们对陕西辛亥革命有一个概要的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陕西辛亥革命在全国的革命运动中占有重要  相似文献   

6.
西北大学是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学府。为了全面研究民国年间中国文化教育状况,搞清西北大学的创建过程是非常必要的。一在西北地区建立一所高等学府,是长期以来西北地方实力派和有识之士的强烈愿望。西北大学的第一次创建是在1912年开始的。武昌首义,西安继起,辛亥革命以后陕西也出现了鼎新革故的气象。当年三月,西安起义后任“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的张凤翙,鉴于辛亥革命后西北人材缺乏,提出创立西北大学的主张,成立了“西北大学创设会”,  相似文献   

7.
陕西是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陕西辛亥革命有力地促进和影响了河南、山西、甘肃、新疆等省的革命进程,是全国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之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对清廷在因应陕西辛亥革命的决策和举措,似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着墨甚少,这与其伟大的历史地位毫不相称,因此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其实,清廷在陕西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制造了诸多阻力,采取了多种措施,硬软兼施,妄图剿灭革命,尽管其军事上一度曾获得了很大进展,甚至收复潼关,但革命党人并没有完全气馁,而是继续战斗。最后在南北和谈的大背景下,陕西辛亥革命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8.
1911年,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首先从武昌爆发,很快席卷全国。其来势之猛,发展之速,实为有史以来所罕见。这场伟大革命之能在短时期内形成如此巨大声势,原因固然很多,而数以千计的新型知识分子结成领导群体,同心协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无疑起了关键作用。在已往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研究辛亥革命人物的文章不少,但把领导这场革命的领导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其集体作用则罕见。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以补前此研究之不足。所谓领导群体,本可称为领导集团。其所以不称集团,主要是考虑到这个领导群体尽管绝大部分加入了同盟会,但也有一些人如章士钊、吴禄贞、徐锡麟等未曾加入;有些则加入后又分化出去了,却仍坚持反清革命;还有一些人如蔡锷、张凤翙等究竟加入与否?至今尚  相似文献   

9.
一辛亥革命胜利后,革命先驱黄兴、宋教仁就积极筹措在武汉创建江汉大学。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在大局初定、前途艰难、百废待兴、财力匮乏之际急于创办大学。而且设立在首义之城呢?这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重视教育的巨大作用;这与黄宋的革命活动和武汉渊源深厚;这与首义之城的历史地理特殊优势是密不可分的。辛亥革命的领袖,从自己革命理想的树立和领导革命斗争的实际中,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将教育作为唤醒民众,组织民众的重要手段;把学校作为宣传革命思想的重要据点,培养革命青年的重要阵地。1906年黄兴在《民报》周年庆祝会演讲时说:“欧洲大革命  相似文献   

10.
陕西是响应辛亥武昌起义北方最早的省份,革命波及甘肃、河南,影响至于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位置.同盟会、会党、新军与陕西辛亥革命密不可分.其中,会党与新军在革命过程中既有积极作用又存在许多缺点和失误.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创立了民国,但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和阶级局限性,致使没有正确对待和处理许多有关革命的根本问题,故而革命的最终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时期,许多爱国志士投身于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为中国人民摆脱封建枷锁和中华民族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作出了贡献。他们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光辉、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也写下了自己生平历史上光彩的一页。于右任是辛亥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北方省籍的革命家。值此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追述和评价这位爱国名人早期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事迹,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吴玉章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玉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在留学日本期间积极组织革命活动,筹办共进会,促成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并积极宣传革命理论,创办具有较强革命性质、具有进步意义的刊物《四川》;参与策划了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针对清朝权贵的暗杀活动,并参与了广州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作为四川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之一,策动了荣县独立和内江起义,为辛亥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阿Q革命与辛亥革命是紧密相联的。阿Q革命发生于辛亥革命之中,也只有辛亥革命这样的历史事变才会促成阿Q 这样的“革命”。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说,阿Q 革命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特别是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弱点和缺点,是辛亥革命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陕西人民的革命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失败以后,陕西政局也同全国一样处在剧烈的动荡中。茫茫神州,出路何在?陕西和全国的先进人物都忧心忡忡,在痛苦中摸索。正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传来了马列主义,给予了他们以强大的精神武器,帮助他们从苦闷徬徨中解放出来,从而在陕西点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火种,开创了近现代陕西革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英帝国由于在华利益的驱使,希望尽快绞杀辛亥革命。作为英国《泰晤士报》的首席驻华记者莫理循,通过袁世凯等密友的关系深深地介入到了中国的政局内部。所以。莫理循自然成为了英帝国在政治上干涉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6.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增刊补白栏目中发表了署名杨勋的《井勿幕之死质疑》一文,对我所撰写的《井勿幕》一传(发表于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民国人物传》第三卷,中华书局1981年8月出版)中井勿幕之死因提出质疑,认为拙稿所言井勿幕系被马凌甫设谋杀害的观点,“考与事实不符”,且谓我引用孙翰青回忆“轻易作定论,未免资料过于孤单而难以服人,有失之于偏颇之嫌”。杨文认定,“井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政治遗产,海峡两岸学者对于辛亥革命分别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研究.台湾学者的辛亥革命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50年代主要是对1949年前辛亥革命研究的承袭,一批辛亥当事人和研究辛亥革命的学人随国民党赴台,继续延续原有思路从事辛亥革命的叙述和诠释;1960、1970年代,一方面传统范式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另一方面西方行为科学引入台湾,引发了学术路径的变化,出现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辛亥革命的新尝试,并逐渐成为辛亥革命研究主流;1980年代受大陆辛亥革命研究勃兴的刺激和促动,台湾辛亥革命研究进入兴盛时期,特别是在辛亥革命的性质及成败的判断、评价方面与大陆学者展开激烈论辩;1990年代开始直到最近,由于政治和学术本土化的影响,以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辛亥革命研究逐渐式微和退隐.  相似文献   

18.
左舜生是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左的早期辛亥革命史著作,初具规模,渐成体系,将辛亥革命史研究逐渐提高到学术研究层面,晚期研究进一步发展,更显完备成熟.《黄兴评传》突破了国民党正统学派之藩篱,成为当时最有分量的黄兴传记之一.左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时段、范围、性质、成败均有自己的看法,对辛亥人物及重大事件亦有许多真知灼见.从其研究中,可以发现左氏特别重视史料搜集及整理,注重史学教育功能和历史知识的传播普及以及严谨持重、议论客观独立,擅长归类总结和史实考订等特征.左氏史学亦有研究范围狭小、未做专题研究等缺憾.总体而言,左氏不失为一位多有建树的近代史专家.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是一历史的概念 ,现有的辛亥革命的话语主要源于革命党人关于革命的历史记忆与历史叙述 ,同时又受到了现代中国革命话语的影响。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来看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晚清最后十几年间 ,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维新运动、社会化趋势与民族主义建国思潮相激荡的产物 ,这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又影响了辛亥革命的结局。因此 ,研究辛亥革命 ,必须考察辛亥革命话语的形成 ,同时注重研究辛亥革命年间维新与革命、文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民国初年的国民心理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孙中山领导了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和建立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中,华侨起了很大的作用。孙中山曾经说过;“华侨有功于革命”,“华侨是革命之母”。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指出:“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这些革命的华侨、有工商业资本家,也有更名的工人和小工商业者。他们在海外受尽了帝国主义反动派的肮脏气,迫切希望有一个繁荣富强的祖国。他们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不但从经济上给予帮助,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