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粮食价格倒挂是近年来国内粮食市场呈现的典型价格现象,也是制约现阶段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可持续性的重大难题.尽管现阶段粮食价格倒挂的政策性起因与“统购统销”和“双轨制”时期的粮食价格倒挂相似,但已从绝对倒挂转变为相对倒挂,应对环境也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现阶段粮食价格倒挂问题,既不能走计划经济的下游管控老路,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目标价格政策的推广,加上近年来国际粮价低迷以及WTO规则的约束,近期的粮食价格倒挂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粮食价格倒挂问题的解决,需要积极推进全产业链的市场化改革,做到市场化目标下的短期适应(粮食加工业转型升级)与长期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存在三种粮食流通形式,即国家统一定价的统购统销,由地区或经济单位自行订价的议购议销,以及执行自由价格的城乡粮食集市贸易。其中统购统销占全部社会商品粮食的80%以上,在整个流通领域居于主导地位。所谓粮食价格问题,主要也就是统购统销的粮食价格问题。多年来,统购统销的粮食价格,一直采用高度集中的办法管理。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和保持市场物价的稳定,这样做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粮食价格政策面临许多问题,应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对粮食价格干预政策的经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推进粮食产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国粮食价格长期均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对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认为,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冲击作用,并呈现出“蛛网理论”所说的周期性波动冲击;粮食补贴、储备和进出口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方向、周期和程度都不一样,并且三种政策存在一定的“抵消”效应;大豆价格波动的政策冲击效果与小麦、稻米、玉米不同,应该进一步考虑粮食的“市场化”和“国际化”问题,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对粮食价格进行调控,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来保供应、稳粮价.  相似文献   

5.
自取消粮食定购合同和平价供应,粮食市场逐步放开以来,粮食价格几经波动.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价格的相对涨跌是正常和必然的,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粮食价格波动更难避免,但波动幅度不能过大.由于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重要性.如其价格攀升过高,或跌幅过大,会引起粮食生产的剧烈波动,进一步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国家采取适当政策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把粮食价格波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幅度之内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1999年以来我国连续五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下降,已经由多年的粮食过剩变成了产不足需甚至部分品种的供不应求。2003年我国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增长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增产不增收、种粮不赚钱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大隐忧。本文从粮农收入安全的角度,探讨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日益高涨的全球粮食价格引发广泛关注,众多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文献多以市场为中心,对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因素关注不够,要全面理解全球粮食价格的波动趋势还需要分析全球粮食市场的市场结构以及塑造这种结构的政治权力因素.粮食制度理论通过分析政治权力在国际粮食生产与消费体系形成与变更中的作用,指出世界体系中主导国家的农业部门及以其为中心结成的政治权力联盟塑造了世界粮食制度的基本形态.粮食体系周期的变化源于这种权力周期的变更,而粮食危机便是体系内在权力关系失衡的极端表现.  相似文献   

8.
世界粮食危机下的中国粮食安全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引发了世界粮食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粮食安全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调查显示,粮食生产能力下降问题已日益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面对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只有把仅仅满足于国内需求的"口粮农业"上升为服务于国家全球竞争的战略产业,实行高财政补贴政策以支撑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从而将强有力的粮食生产能力转化为强有力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才能真正掌握中国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正> 粮食价格曾是调节粮食生产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杠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农民比较收益的高低,从而直接决定着农民的积极性,以及整个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但价格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如何科学地估价目前粮价水平,制订合理的粮价政策,寻找粮食问题的出路,已成为农业政策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的粮价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  相似文献   

10.
根据粮食生产是一个典型的竞争性行业和粮食价格对供给调节的滞后性,本文提出发展农业中的核心产业——粮食生产需要政府的支持价格,并就采取政府支持价格的财政负担问题、效率问题、对农业的超前保护问题以及农业成本追逐价格问题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我国粮食进口数量剧增,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粮食供需处于弱平衡。粮食作为大宗商品进入金融市场,表现出金融属性,粮食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为价格发现、投资投机和资源配置。粮食金融化进程经历了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两个阶段,有效的资源配置会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安全,而粮食财富化则会导致粮食价格扭曲,威胁粮食安全。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内粮食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国际资本不断渗入并控制我国粮食产业,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粮食安全应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性,可以采取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发展粮食金融,加强粮食金融市场监管,提高粮食调节能力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如何稳定粮食生产的发展,已成为农村深化经济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1978年至1987年的十年间,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出持续增长一一骤然跌落一一徘徊缓进的状况,造成粮食生产发展不稳定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则是现行粮食价格体系的不合理。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价格改革是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开辟道路,还是落在经济发展的后而拖后腿,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所起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价格改  相似文献   

13.
谭明隆 《南方论刊》2008,(9):22-22,29
2008年对中国来讲,是不寻常的一年,年初的南方雪灾、5.12汶川大地震和6月初的南方多个省份遭遇持续性、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天气,南方多个省暴雨成灾,不断的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前,国际粮价不断上涨和国内粮食生产形势严峻的双重背景下,粮食减产直接影响了粮食价格的稳定。当前,影响粮食生产的问题不仅是自然灾害,重要的县粮食生产、储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粮安天下,农定社稷。粮食是治国安邦之根基,其价格变动关乎国计民生。有清一代,直隶粮价总体上不断上涨,具体表现为“增长→下降→增长”趋势。为平抑粮价、保障民生,政府通过粮食价格跟踪监测、省际之间粮食调配、鼓励粮食流通贸易、国家粮食仓储政策、国家荒政制度体系进行宏观调控,借助社仓义仓、宗族赈济和民间义赈,鼓励民间实现自我救济。直隶为畿辅重地,粮价调控政策极具代表性。以古鉴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稳定粮食价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必须加快粮价改革步子,本课题报告提出“八五”期间粮价改革的目标、时机、条件及配套改革措施。一、粮价改革的目标和时机1、“八五”末期粮价改革的目标本课题研究报告认为,“八五”末期粮食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或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价格模式”,即在国家对粮食供求、价格有效调控的基础上,粮食放开经营,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价格模式,其操作运行可作如下设想:  相似文献   

16.
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后,众口说粮,议论不一。到底粮食放开后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喜是忧?该如何作出客观评估?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分赴苏南、苏中、苏北的一些市县就此进行调查。调查的情况表明:对粮食放开,必须从粮食市场化这个改革方向上充分肯定,同时,正视粮食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在抓流通、促生产、保消费相统一的高度,研究确立新形势下的粮食总体战略;通过深化粮食市场化改革促进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现把调查所得和我们对江苏省粮食问题的看法作如下报告。放开粮食后产生的积极效应和出现的新矛盾放…  相似文献   

17.
一月 2日从2006年开始,如果在两个以上地、州、市的粮食价格在一周内上涨30%以上,出现群众抢购粮食和恐慌现象时,我区会全面启动自治区粮食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8.
目前 ,随着我国加入WTO谈判的进展 ,中国“入世”的日期已日益临近。吉林省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 ,因此 ,如何应对“入世”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已成为当前全省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入世”给吉林省粮食生产流通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加入WTO ,就意味着我国必须遵守世贸组织的有关准则和规定 ,扩大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 ,降低关税税率 ,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和粮食出口补贴 ,这必然要给吉林省粮食生产流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粮食价格将受到冲击 ,再难维持较高的水平。与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与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改革为突破口的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顺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破解粮食“三高”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但是,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对粮食安全保障也产生了巨大冲击。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短期冲击效应明显,长期稳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粮食市场波动明显加剧,粮食生产者面临着较强的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玉米高库存问题得到扭转,但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在需求刚性增长约束下进口数量激增,进口安全风险防范压力明显增大;粮食生产者直接补贴政策存在溢出效应,粮食生产者支持政策有待完善。新形势下,应加快粮食安全保障顶层制度设计,健全粮食生产稳定机制,完善国际粮食进口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粮食产业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学术传真     
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朱希刚在《农业经济问题》2 0 0 4年第1 2期上撰文《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指出 ,1 980年以来 ,中国的粮食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 ,达到了粮食供需的基本平衡。但随着农业政策的变化 ,粮食生产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波动 ,特别是 2 0 0 0— 2 0 0 3年间 ,粮食总产量连年快速下降 ,供需缺口加大。在粮食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和国家政策支持下 ,2 0 0 4年又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粮食总产量增长时期。中国未来粮食的总需求量是刚性的 ,到 2 0 2 0年大概需要近 6亿吨原粮 ,而国内生产量则是变量。在有利于粮食持续增产的政策引导下 ,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