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政策选择中价值冲突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公共政策作为一个过程,在制定、实施以及评估的过程中存在着时空、对象选择、职业伦理等几个层面的价值冲突。指出公共政策中价值冲突既有政策过程本身的客观原因,反映在政策过程中的"机会成本"和"负效应"两个方面,也有政策过程的价值观根源。认为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冲突实质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主体基于不同利益和目标的差异,反映了基于多元化需要基础上政策参与者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2.
统筹兼顾: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政策制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以统筹兼顾作为方法论依据,实质上就是运用统筹兼顾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来支配公共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的选择,指导公共政策主体制定出一系列具体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方案,从而体现科学发展观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具体落实。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还存在着未能始终贯彻统筹兼顾方法论的影响因素。因此,必须以统筹兼顾的方法论作为根本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更加注重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不断提高政策制定者统筹兼顾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实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不断调整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现象日渐增多。试图从公共政策绩效生产过程角度来回答公共政策产出与公共价值之间的差距问题。运用社会心理学以及PV-GPG理论阐释了公共政策绩效生产过程中的群体合作与群体冲突行为产生的过程,从中分析公共政策绩效损失产生的逻辑起点、原因以及影响要素。研究发现: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的逻辑起点是政策利益主体的认知分歧;公共政策绩效损失产生的原因是,公共政策绩效生产过程中政策价值目标的相对稳定性与利益群体价值分散性的矛盾;影响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的主要因素有认知场所、社会观念以及政策包容性。最后提出了减少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困境,而这些困境主要是由政策执行体系内组织层级之间的价值冲突、政策执行人员内在确定性价值与外在规定性价值冲突以及政策执行主体与目标群体的价值冲突引起的。有效化解造成公共政策执行困境的价值冲突,必须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素质和能力,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的设计是一个渐进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按照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式的观点,任何公共政策都需要一个"渐进调试"的过程,尤其是影响面较大的公共政策,通过稳中求变,才能探索出一套优化的公共政策。另外,公共政策设计也要转变原来的传统观念,要从原来单向的程序性政策设计转向结果导向,充分考虑政策客体的需求,对原有政策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以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政策调整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法,将"渐进决策"理论模型用来分析公共政策设计的优化演绎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政策制定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调和,实现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优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主客体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目标是公共政策方案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制定政策方案、执行政策方案、评估政策方案的依据和标准。对于公共政策目标形成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公共政策的规制和引领,政策目标的形成过程首先要分析政策主体的需要和政策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明确政策共同体中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进行博弈。通过协调政策子系统之间的低碳政策信仰、构建政策主体之间及政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低碳对话机制、引导低碳舆论融合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7.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指社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及其执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公共政策系统的政治参与思想、心理和道德习俗规范等的总和。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设与完善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执行的民主建设、廉政建设和法制建设;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对目标群体的需求偏好的有效回应,并确保政策执行主体重视公民政策权益的权威分配和公正落实;因而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最终促进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文化主要是由社会民众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关于公共政策系统的总体价值观、功能结构观、政策过程观与政民关系观等四方面基本价值取向模式所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它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公共政策系统的价值重心、功能范围与分工发达程度、公共政策运行机制及公民与系统间的互动关系都发挥着直接的影响与制约作用。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变 ,各种模式的基本内涵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而使公共政策系统面临着进行变革乃至革命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执行系统价值取向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执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主要由公共政策制定者、执行者、目标群体以及执行监督主体等要素组成,各要素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各要素价值取向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表现方式各异。政策执行系统价值取向的构成以及执行系统各要素间价值取向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对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起着各种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和"人的困境"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在马克思"类主体"哲学理论谱系下的价值观,理性审视和反思工业社会以来的"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价值取向,在理论层面阐述类主体的生态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并在实践层面上从整体性、本土化和实践性三个维度剖析践行类主体的生态价值观的基本路径,对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类本性"的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实行权威性分配的手段.公共政策中的利益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和政策对象,公共政策在三类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制定、执行和评估.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引出了制定公共政策的博弈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公平的公共政策是利益整合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是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利益整合是公共政策重要功能。公共政策存在某种程度的公平价值缺失和偏差是我国目前利益冲突、利益失衡的主要原因。应在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中贯彻公平的价值观,制定有利于公众享受到权利、规则、机会、分配公平的公共政策体系并有效实施,以达到利益整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谈当代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多元化及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政策科学的最基本最基础的要点,也是公共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本文试就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释义及其多元化作一粗略的探讨,寻求当代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整合。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执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主要由公共政策制定者、执行者、目标群体以及执行监督主体等要素组成,各要素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各要素价值取向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表现方式各异.政策执行系统价值取向的构成以及执行系统各要素间价值取向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对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起着各种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教育政策制定是党和政府的决策系统对已经面临的教育政策问题采取行动的过程。一项政策的制定,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参与制定政策的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不同层面,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教育部门与资源配置部门、竞合或利益相关部门之间之所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都有其内在的需要或者说是行为动因,而这些动因不外乎各个部门自身对权力、利益、政绩和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公共政策创新的崭新的思维理念,以人为本是公共政策创新的价值取向。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共政策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通过加强公民的政策参与,增强政府的回应,拓展政策输入渠道构建起的互动政策创新模式,是落实公共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数字政府空间是数字政府治理的要素和公共需求表达在虚拟数字空间的表现形式,其中包含了以“政-企-民”互动为表征形式进行公共价值创造、表达与输出的过程与结构。作为公共价值子集“治理能力提升”的一种表现形式,协同价值识别是对协同效能提升程度的考察,体现为社会组织、数字企业家、公众对公平协作、互信空间、赋权合法性和主体伙伴关系建构的共同期望,包括主体构成、互动关系、权利结构与系统情境四个主要维度。识别和定义协同价值不仅揭示了数字政府空间治理“共识导向”的公共价值建构过程,也阐明了协同价值共创是多元主体合作关系谱系重构、技术深度融合和制度全面创新的结果。文章结合数字政府空间的治理场景,以价值共创为理念内核,构建了以“政-企-民”三元互动为核心,以赋权、赋能及确权为动能的数字政府空间协同价值实现路径,借以重构协同价值表达、发现及实现的空间网络逻辑。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在制定、实施及其评估反馈过程中内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其中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公共政策秉持的根本价值立场,公平正义是其所坚守的价值取向,兼顾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其基本原则,公共性是其制定执行所凸显的本质属性。不仅如此,爱国敬业的价值观有利于公共政策导向性功能的深化,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有利于其规范性功能的深化,公正法治的价值观有利于其强制性功能的深化,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有利于其利益分配功能的深化。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全过程,同时,在公共政策执行全过程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底蕴,在公共政策道德评估全过程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它是一门关于公共选择的科学。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问题则是在公共利益的分配中对公平、公正、公益等伦理价值产生的偏离。政策选择主体的价值取向、政策制度中的价值导向以及政策环境的主导价值都影响着政策的选择行为。公共政策的伦理问题渗透在整个政策系统中,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过度偏离”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我国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功能出现了障碍,尤其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政策执行活动不当甚至非法“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本文在假定我国政府的决策是合法正确的前提下,主要探讨当前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偏离”政策目标,进而导致不当甚至非法的政策执行现象,从公共政策的决策体系、执行主体、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