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生态足迹研究进展,根据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出武汉市2008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武汉市2008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对基于2种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2种计算结果均表明2008年武汉市生态足迹超过其生态承载力,说明武汉市可持续发展状态堪忧。提出武汉市应继续转变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要以循环经济为契机,实现从传统"三高一低"向现代"三低一高"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石嘴山市生态经济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计算石嘴山市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年份的生物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压力指数,结果表明:(1)石嘴山市当前生态经济发展总体上已经呈现出较强的不可持续性,并呈恶化趋势;(2)生态足迹总供需不平衡,总供给(生态承载力)不足;(3)生态足迹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耕地和牧草地生态足迹严重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石嘴山要扭转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一方面要控制经济发展对生物性资源的过度占用,抑制生物生态足迹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通过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增强生态承载力,缓解生态压力。  相似文献   

3.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在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调整均衡因子以及引入水资源足迹和环境负荷等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改进,并首次运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对湖北省1997-2006年、中部六省和全国2006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基于多种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区域生态足迹的供需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4.
以黄石为例,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资源型枯竭城市生态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生态计算,发现黄石生态足迹远远大于其生态承载,从2008年至2013年,黄石的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加且增速较快。而生物承载力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造成生态赤字还在不断的增长中,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况。能源的快速消耗是黄石生态足迹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要缓解资源供给压力,就要降低能源消费的生态占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利用结构,提倡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2004年生态足迹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西省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1.640 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767 2 hm2,人均生态赤字0.873 4 hm2,已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不管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还是生态足迹利用效益、生态足迹的多样性与发展能力,江西省11市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生态赤字呈经济发达区大于经济落后区的分布特征;资源利用整体效益不佳,经济发展对资源耗竭的依赖程度高。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地区不同消费水平的生态足迹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地区消费质量的提高导致对草地、林地的生态占用显著增加,对耕地的生态占用下降;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使能源生态占用及建筑用地生态占用均增加;随着政府加强生态建设以及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等原因,生态承载力提高,但是区域消费生态足迹需求提高速度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加速度,从而出现生态赤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人口规模增大与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意味着消费规模扩大,从而导致支撑消费品生产所需的生态空间继续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和冲击产生放大效应。在不加剧生态资源压力的前提下提高消费质量,必然需要从传统的线性的消费模式向可持续消费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是新疆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新疆2005—201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赤字及万元GDP生态足迹强度,并用非参数局部多项式回归估计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演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的生态足迹不断增大,生态承载力逐年降低,生态赤字越来越严重,生态状况并不乐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新能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能源生态效率以降低生态足迹、保护并恢复生态承载力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态足迹与发展能力的基本理论,对海南省和各县(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与发展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133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3111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8227hm2;12个县(市)存在生态赤字。海南省及其大多数县市的资源利用效益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在较大的生态压力下运行。同时,计算与分析了海南省和各县(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多样性及其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量人类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的研究方法。说明生态足迹模型的关键概念和具体研究方法,计算并分析出按新行政区划后的合肥市2009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发现已经出现生态赤字且人口规模欠佳。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根据公式可分三个方案分别计算出合肥市的人口容量,以期为合肥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一个区域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和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合肥市2000—2009年间的人口承载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人口总量和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上升,人口承载力却呈下降趋势。最后,根据合肥市人口承载力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量,计算结果显示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1.54784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68 03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179803 hm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生态足迹高0.42784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低0.431962 hm2,生态赤字是全国生态赤字的2.95倍。表明重庆市生态经济系统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减少生态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方法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生态压力进行诊断,设计未来发展的多种情景模式,对不同情景模式的未来生态足迹进行计算,最终确定满足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压力要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2005—20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安徽省2005—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的演变历程。2005—2013年,安徽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呈波动变化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由三个二级指标构成,包括生产用水生态足迹、生活用水生态足迹以及生态用水生态足迹。安徽省历年人均生产用水的生态足迹所占比最大,远远超过人均生活用水和人均生态用水的生态足迹,而人均生态用水所占比最小。从安徽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评价指标来看,2005—2013年,全省人均水资源利用一直处于盈余状态,即历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均未超过人均水资源承载能力,但历年盈余程度变化较大,波幅达到1.88 hm2/人;全省人均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1,压力指数最小的年份为0.36,最高达到0.95,接近临界状态;安徽省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0.86 hm2/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0.34 hm2/万元。总体而言,安徽省水资源的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历年降水量的不稳定造成水资源总量的时大时小,同时人均用水消耗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使安徽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淮南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促进淮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淮南市生态足迹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2014年淮南市人均生态足迹为3.336 226Ha,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15 205Ha,人均生态赤字为3.021 021Ha,淮南市当前的生态经济发展处在不可持续状态;为促进淮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转变能源消费模式,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各类资源的生产效率,引导资金合理流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视角,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关系。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自治区生态足迹上升趋势比较明显,生态赤字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说明经济社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属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区域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走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从而提升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生态足迹核算方法,动态分析新疆2000~2011年的生态足迹,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各项资源生态足迹逐年增加,已经超越了生态承载力的平均水平,形成了生态赤字。新疆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为了确保生态环境的长期安全,需要通过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适度控制人口增长、转变消费模式,从而控制生态足迹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并分析了甘肃省1995年至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在此基础上利用平稳性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草地足迹、建筑用地足迹增加的原因,耕地足迹增加不是造成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与耕地足迹、草地足迹和建筑用地足迹存在协整关系,且对甘肃省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冲击,经济的短期波动对其自身产生负向冲击。因此有必要关注甘肃省有限的生态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利用状况,并通过实施合理化的环境政策使生态与经济系统之间保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足迹模型可以测度和比较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承载力的关系。通过对生态足迹消费和生态承载力的分析,得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基础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区域生态系统应与人口容量相协调。将万元GDP生态足迹应用于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容量预测,可以得出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市区的适度人口容量。  相似文献   

19.
生态足迹模型是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需求,判别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休闲农业生态足迹模型是开展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休闲农业生态足迹模型,以浙江省为例,利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了浙江省2007-2011年的休闲农业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拟分析了未来5年浙江省的休闲农业生态盈余状况。结果表明:浙江省休闲农业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出现了生态赤字,其休闲农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未来休闲农业发展需在政府引导下,构建生态链和产业链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态赤字核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赤字是一国消费所需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超出该国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可提供的生态足迹量形成的。通过对1991~2003年中国生态赤字的核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均赤字0.5076~0.7246ha,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赤字的65.08%~86.42%是靠耗竭资源、尤其是能源来平衡;环境污染占赤字的比例达11.06%~31.62%;进出口仅占1.15%~5.73%;从1996年开始,我国在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贸易中的净输入足迹由赤字转变为盈余,有利于保护国内资源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