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宏观上加强对经济活动的间接控制,完善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在内的整个间接控制系统,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七五”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这一方面的改革,对于奠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保证“七五”计划各项任务完满实现和我国经济更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加强宏观间接控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央“七五”《建议》指出:在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中,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减少行政手段的运用,要“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控制和调节经济运行。”中央这一建议,深刻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七五”建议)指出:“七五”计划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争取在今后五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七五”建议提出要抓好以下三个问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我们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把汁划体制、价格体系、劳动工资制度等等方面转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轨道上来,建立一个“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  相似文献   

4.
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经济的管理上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控制和凋节经济运行。这就说明,要实现经济管理以间接控制为主,其调节手段必然要有一个转变,即必须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这也说明,间接控制与经济法制有着内在的联系。认真探讨和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和加强经济法制的重要性、紧迫性,围绕间接控制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对于顺利实施宏观调节机制的平稳过渡,适应和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笫七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七五”计划)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一)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展开,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  相似文献   

6.
由宏观直接控制逐步转变为宏观间接控制,是我国“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实现这一重要转变,需要经济立法方面的一系列改革相配套。这既是保证经济管理机制转换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新的管理体制正常发挥作用的经济客观要求。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完善经济立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宏观间接控制必须靠经济法规来控制  相似文献   

7.
“国家对企业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建立健全间接控制体系,这是“七五”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才能使得“七五”计划这项重要内容得以顺利实现,这就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对此加以理论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七五”计划指出:“要增强企业的活力,必须打破条条块块的分割封锁,在各省、自治区和大中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都要开放。进一步发展计划指导下的商品市场不仅要继续扩大消费品市场,扩大生产资料市场,”同时,“为了适应商品市场的发展要求,还要逐步开辟和发展资金市场、技术市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横向经济联系的发展,有管理地逐步地建立和开放社会主义金融市场,一方面可以改变目前金融改革不适应经济改革的被动局面,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准备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适应商品生产日益发展和商品市场日益扩大的趋势;再一方面,建立金融市场也是我国金融体制上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它将在稳定物价,繁荣经济,扩大就业,理顺经济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经济改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七五”计划期间,进一步要求把改革放在首位。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原则,探讨经济改革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作用和需求,以及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证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已经公布实施。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根据其特点和实际情况贯彻执行,这是我们搞民族工作的同志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批准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展现了“七五”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确定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行动纲领。“七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改革设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在“七五”计划期间,我国应“加快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逐步改变第三产业同第一、第二产业比例不相协调的状况”。为此,“七五”计划规定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一九九○年将从一九八五年的21.3%增长到25.5%。根据《二○○○年中国经济》研究组的预测,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文件,必将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赵紫阳同志在《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这个文件的特征”是“着重研究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它将有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经济工作的大的矛盾上面,解决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建议》的第二十四条着重论述了正确处理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之间的关系.它是关系着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又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 高校后勤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材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体系。总规模达到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水平。这是一个宏伟的奋斗目标。今后我国经济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我国“七五”计划中指出:“七五”期间,共需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260多万人,毕业研究生18万多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之一是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改革计划体制,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改革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基础。为此,《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为了保证“七五”计划的完满实现和我国经济更长时期的持久、稳定、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力争在此期间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而要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经济体制,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机制体系,以控制和调节国民经济,使之真正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以取得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最佳成效。这是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其调节功能的问题,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16.
“七五”计划展示了伟大祖国的光辉前景,是四化建设的宏伟纲领。“七五”计划强调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同第一、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较明显的改善。这种改善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应该遵循:“以我为主,博采众  相似文献   

17.
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是我国“七五”期间价格改革的重点。目前生产资料价格的“双轨制”,即对计划调拨分配的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定价,对部分计划生产和计划外超产的生产资料,允许进入市场自由交易,由企业自行定价,已经作为生产资料价格改革的一个仞步成果出现了。正确  相似文献   

18.
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是“七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为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本文拟就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必要性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经过长期反复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个结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按照这一基本指导思想改革经济体制,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只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起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的间接控制体系,才能使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微观的直接控制转  相似文献   

20.
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一切经济工作的核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四化建设实践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六五”计划执行结果,已开始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扭转了许多企业过去一直存在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七五”计划的指导思想也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这在一般含义上说,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但在今天和今后,经济改革和生产发展深入与扩展的新条件下,仍以“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