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燕山 《职业》2012,(2):75-76
随着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职数控专业普遍开设了三维CAD/CAM软件课程,其中CAXA的CAD/CAM系列软件独具特色,在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利利 《职业》2007,(21):84
一、CAD/CAM软件的使用与发展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各企业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鉴于技工类学校的实际情况,选用AutoCAD和MasterCAM来实现CAD/CAM是非常实际的,而这种实际的需求预示着AutoCAD和MasterCAM这类PC平台上的CAD/CAM软件在技工教学和企业发展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以在"一体化"授课过程中的一个技能鉴定考试零件为例,简单介绍如何实际应用AutoCAD和MasterCAM来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在利用PC平台来实现CAD/CAM的"无纸化生产"进程中,权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毛军 《职业》2017,(16):60-61
CAD/CAM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协助人们完成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新技术.根据中职学生在学习CAD/CAM课程过程中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如何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中,将各知识点串接在项目这一根藤上,让学生学到企业中处理各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做到由学校学习到企业工作的无缝连接,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CAD/CAM上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对模具CAD/CAM技术发展概况和模具CAD/CAM软件特点及其优越性,阐述了模具CAD/CAM应用情况和开发现状。最终指出我国模具CAD/CAM软件应用与开发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相似文献   

5.
刘智勇 《职业》2014,(6):86-87
制造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CAD/CAM技术的广泛采用,大大加快了我国机械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不少技工院校在机械类专业中纷纷开设了CAD/CAM软件应用的相关课程。本文分析了当前技工院校CAD/CAM软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CAD/CAM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钱怿晖 《职业》2012,(18):31-32
模具CAD/CAM是模具设计制造与维护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模具的基础知识后,能用CAD/CAM软件进行简单模具流程设计,掌握正确的设计思路和规范的设计程序.本文主要立足于技师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模具CAD/CAM课程教学本身的要求及技师学院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探讨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7.
郑永康 《职业》2012,(2):43-44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重要阶段,将面对各种困难。机械制造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日显重要。一、创造力培养在CAD/CAM教学中的价值是否具有强的创造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是一流人才还是三流人才。不但艺术设计需要创作力,机械设计同样需要。工作职位越高,对创造力的要求也越高。CAD/CAM软件作为机械工程师的必备技能,易于实现创作并能与实际结合,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格外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ProENGINEER是美国PTC公司开发的大型CAD/CAM/CAE集成软件,简称Pro/E,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三维实体造型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完整、实用的三维解决方案,在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应用极广,模具业在我国的应用率更是达90%以上.目前我国高校和技工院校都把Pro/E作为机械类学生的必修软件.但在具体应用中都会遇到其精度设置方面的问题,各教科书中对其基本上没有介绍,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和工作经验对其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9.
黄俊珠 《职业》2016,(36):81-82
众所周知,中职教育教学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在中职院校教学中,《机械制图与机械CAD》是中职工科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中职教学的开展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影响.目前有些地方的中职学校使用的机械制图教材存在着内容陈旧老化、交叉重复、面面俱到、实用性不强等诸多缺陷,很不适应当前的生产实践需要.机械制图与机械CAD课程相互分离教学,会导致在教学中出现一部分学生对机械制图感兴趣,而对机械CAD缺乏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反之亦然.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构成严重障碍,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在当前形势下,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需要,对其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认真分析学情,将机械制图与机械CAD实施有机整合,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双赢的目的,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0.
匡焱 《职业》2016,(23)
本文对中职课程中CAD/CAM应用技术课程以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模式下的教学包括课程开设、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保障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探讨,希望为读者及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梁一帆 《职业》2018,(8):67-67
在中职院校教学中,CAD软件操作是我国中等职业院校工程类的基础课程,学生熟练掌握CAD软件,绘制工程图样,并能有效运用到实际中,对学生日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职院校在开展CAD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情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掌握运用CAD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殷建玲 《职业》2021,(6):46-47
AutoCAD机械绘图(以下简称机械CAD)是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机械CAD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机械制图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基本功能及命令。但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或方法,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依据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大纲的要求,积极探索各种信息化技术在机械CAD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CAD/CAM软件的使用与发展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各企业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鉴于技工类学校的实际情况,选用AutoCAD和MasterCAM来实现CAD/CAM是非常实际的,而这种实际的需求预示着AutoCAD和MasterCAM这类PC平台  相似文献   

14.
Mastercam软件是一款CAD/CAM功能强大的软件,目前在制造业和学校教学科研中均有广泛应用.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偏重对命令的介绍及对软件功能的解释,将CAM功能的应用与基本指令教学割裂开来,与数控机床加工的教学分离,使得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低下,学完之后也不懂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钟明 《职业》2016,(27):80-81
Pro/E是参数化设计三维CAD/CAM软件,它具有三维实体建模、零件装配、模具设计、NC加工等多种功能.在Pro/E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马艳 《职业》2015,(9):153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机械专业Auto CAD教学常常流于形式,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所以,切实提升中职机械专业Auto CAD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广泛关注和热切讨论的重要话题。而应用翻转课堂,给这门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活力。本文从特定角度对翻转课堂的优势、阶段要求进行一定深度的研究,希望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Pro/E3.0是美国PTC公司开发的基于PC平台的CAD/CAE/CAM一体化软件,也是目前我国模具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设计软件之一.Pro/E3.0有许多应用模块,其中也包括专门的分模模块,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可以根据设计对象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不同的分模,现简单介绍Pro/E3.0软件的几种常用的分模方法.  相似文献   

18.
CAD/CAM技术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目前的CAD/CAM软件中,AutoCAD和MasterCAM(以下简称CAD和CAM)已经相当普及,对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用CAD设计零件,用CAM进行加工编程,最后利用网络将程序传送至数控机床,便可实现零件的加工。  相似文献   

19.
Pro/ENGINEE3.0是一套三维CAD/CAM参数化软件系统,它强大的设计功能深受广大设计者的喜爱.CAXA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CAD/CAM一体化的数控加工编程软件,软件集成了数据接口、几何造型、加工轨迹生成、加工过程仿真检验、数控加工代码生成、加工工艺单生成等一套面向复杂零件和模具的数控编程功能,其电子图板在制作工程图样时非常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0.
符浩 《职业》2016,(32)
CAD/CAM课程是制造类专业的通用课程,其强调演示教学与操作训练并重,教学的交互性强且更新快.通过在线网络化的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学生则可以便捷地查找所需求的信息,从而完成项目.本文对CAD/CAM课程网络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