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创新是指“生产函数的某种改变”,或是“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最先将创新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加以使用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一、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创新作为一种理论 ,产生于 2 0世纪初。 1 91 2年 ,奥地利经济学家 ,后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阿·熊彼特在其成名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 ① ,赋予“创新”以经济学内涵 ,创立了“创新”理论。熊彼特认为 ,“所谓创新是指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 ,或者“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使其技术体系发生变革” ,以获得“企业家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他认为创新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 1 )生产一种新的产品———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 ,或者已有产品的一种新的特征 ;( 2 )…  相似文献   

3.
一、创新理论及教育创新的内涵创新理论是经济学家熊彼特 1912年提出并在以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经济理论。熊彼特用创新来解释社会的发展 ,把创新视为社会前进的动力。他将创新活动归结为五种形式 :(1)生产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或新工艺 ;(3)开拓新市场 ;(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5 )实行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或管理方法。还对发明和创新作了区别 ,认为创新与发明创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创新不是技术上或工艺上的发明创造 ,而是一种不断运转的机制。也就是说 ,发明创造是指新技…  相似文献   

4.
据考证 ,“创新”(Innovation)一词作为一个学术用语首先由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所确立。他提出了创新的五种类型 ,并指出 ,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 ,这种“新组合”能够降低成本 ,由此产生超额利润或潜在超额利润。他还区分了“创新”和“发明”(Invention)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过程 :发明是新工具和新方法的发现 ,创新是新工具和新方法的实施。本文仅就创新过程的性质作一探讨 ,其目的在于指出 :不应该孤立地考虑创新 ,而必须在一个既有结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理解创新。创新的动力及…  相似文献   

5.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即“创新”理论,主要分析了经济的静态运行、经济的动态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机制。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他的发展理论的延伸。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相似文献   

6.
按照熊彼特(J.Schumpeter)的定义,企业家是从事创新活动的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他生来不囿于常规,总是利用一切允许改变的空间来寻找新的获取财富、权力和声望的机会。因而往往是旧秩序的破坏者。但是企业家的这种破坏作用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熊彼特),正是众多企业家寻求利润的创新活动导致了新均衡的生成。熊彼特曾归纳了五种企业家创新活动(他称其为“实现新的组合”):生产新产品,引进新的原材料和能源,发现新的生产方法和组织形式,以及开发新市场。毫无疑问,延续这样的思想脉络,我们很容易在有关…  相似文献   

7.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系统地论述了创新的含义、主体、动力、决定因素、经济条件以及它对经济影响。他认为创新就是将“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实现新组合是企业家的职能,创新过程是改变经济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而对我国目前来讲,尚缺乏真正的企业家精神,现行体制尚不利于新组合的实现,因此,回顾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从中得以启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计海庆 《理论界》2008,(6):105-107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是创新理论,而不是“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与技术生产、发明等无内在关联。这种区分的哲学基础在于人类交往活动和制作活动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马歇尔与熊彼特企业家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立富 《河北学刊》2001,21(1):79-82
马歇尔认为企业组织在企业家带领下克服风险和不确定性而获得利润的过程,就是市场实现均衡状态的过程;他把企业家机能纳入市场结构,以稳健的风格塑造了温和的企业家形象。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创新”是在打破市场的均衡状态,利润是企业家为“新组合”所作贡献的价值体现,他刻画了一个鲜明的企业家形象。马歇尔与熊彼特的观点对我们的借鉴意义表现为:重视企业创新的层次性;塑造鲜明的企业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张志会 《理论界》2009,(10):80-82
本文阐释熊彼特创新理论复兴的时代背景,从企业家理论、技术长波、创新集群等角度剖析熊彼特创新理论复兴的学术脉络.并基于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复兴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1.
《经济分析史》从“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学史”切入,呈现的是熊彼特1943年手稿中对“经济学史是一部意识形态史”这一问题的扼要探索。1949年熊彼特以《科学与意识形态》为题,对1943年手稿中提出的问题做展开论述,他在赞许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对于我们透视历史过程以及理解社会科学的伟大贡献”的同时,也对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偏见”问题作出探讨。熊彼特把经济科学中存在的“研究事实或推进研究的工具”和基于“道德和文化视域评估事实”两个方面要求,看作意识形态存在的根源;把技术进步和分析工具运用中的价值偏好和伦理道德,看作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提出在“科学审视过程”中,消除所谓的“意识形态偏见”。他还对马克思经济学结构中意识形态要素和作用作出分析。文章对熊彼特关于经济科学和意识形态关系的基本观点做系统评析。  相似文献   

12.
论产业集群的经济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集群经济的企业组织形式 ,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马歇尔、熊彼特和埃德加·胡佛等提出的“空间集聚体”的企业群范畴。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组织生态学和区域创新理论来透析产业集群的性质。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 ,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的中间性产业组织 ;从组织生态学角度看 ,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生物群落特征的产业种群或企业发展生态系统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 ,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创新网络。因此 ,产业集群的性质可以用“区域创新网络组织”概括。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经济危机应对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破坏",创新意味着抛弃旧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旧制度和守旧的企业.文章依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我国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措施进行一些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熊彼特首次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使技术创新的系统观得以形成和确立。人们对技术创新过程的认识,经历了如下的发展过程:从线性的、确定性发展模式,到随机的、再到自组织进化等观点。技术创新系统具有自组织性且不断进化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技术的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杨生平认为 ,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概念首先是从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入手。哈贝马斯认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在“虚假意识”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 ,即在否定的意义上加以运用 ;在后期 ,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看成是“观念的上层建筑” ,这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精华 ,是前期在“虚假的意识”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哈贝马斯这样来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 ,是为他自己的理论服务的。具体说来 ,他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研究中认为 ,早期资本主义的意…  相似文献   

16.
亚企业家: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新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克思理论认为工人阶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家的“创造性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作者经过研究发现亚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作者试图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家制度安排,探讨亚企业家的生成机制,这种生成机制激励着人类不断向上进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才能,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向前进步。亚企业家概念的提出是对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例的论述的诠释,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例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世纪面临着全球化与知识经济两股浪潮的冲击 ,研究沃勒斯坦与熊彼特思想的异同 ,将有助于我们把握这两股浪潮的本质并整合其动力优势。沃勒斯坦是与全球化研究有着密切关系的“世界体系理论”学派的核心人物 ,而熊彼特是作为知识经济重要理论源头的“创新理论”的首创者。本文即以沃勒斯坦和熊彼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研究的入口 ,以二者均诉求的经济社会学为研究路径 ,检视他们思想理路与观点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一书中对经济社会学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所谓“经济社会学”即对与经济相关的制度的描述和解释——或称解释性的描述——如政府机构、财产继承、私营企业、习惯性的行为或“理性”行为。所谓“经济学”,即对经济组织的解释性描述,这种经济组织存在于任何给足的制度之中,如市场组织。熊彼特不仅清楚地探索了经济理论的历史(定义为“经济结构”的分析),而且还回顾了经济社会学的历史(定义为“经济制度”的分析)。经济学家中的经济社会学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从古希腊到1790年,亚里…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因此如何理解哲学的对象、性质和内容等具有原则性意义的理论问题。故而必须通过讨论,以明辨之。 (一)哲学意义上的“世界”概念是否存在,很显然,这是必须要首先弄清的一个问题。有人说,哲学不需要“世界”这个概念。原苏联哲学家科普宁所持的就是这样一种观点。他说,关于“世界”一词,有地理学上的指称,有天文学上的理解,有物理学意义上的运用,等等,可见,“‘世界’这一术语在现代科学中是在各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的。”由此,科普宁认为,‘世界”“不是科学的概念”,是“无内容的概念”。“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也没有这个范  相似文献   

20.
(一) 企业创新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用其发明者著名经济学家J·A·熊彼特的话说,就是企业“生产函数”的某种改变,而这种改变能够促使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根据这一定义,一切能使企业生产函数发生变化的措施,均可视为一种创新。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可能引发企业创新活动的因素将包括:(1)产品更新;(2)技术进步;(3)市场拓展;(4)资源替代;(5)组织优化。实践表明,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根据企业管理界的一些经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