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水族与铜鼓     
水族与铜鼓张加云铜鼓在水族社会中被当成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因此,水族人民视铜鼓为传世珍物,以有铜鼓为荣。失去铜鼓就是对祖先的玷辱,丢掉铜鼓就意味着丢掉了家业的精华,被夺去铜鼓就是被夺去了欢乐与幸福,否定铜鼓就是否定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水族人民对铜鼓...  相似文献   

2.
水书,水族代代相传的专属文字,其形态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主要应用在水族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哲学等文化信息的记录事宜之中。其作为当今世界上少数得以存活的象形文字,在2006年已经正式地被认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对于我们了解水族群众社会生活状况和传统文化事业发展等,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意义。不过我国在进行水书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中,经常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由此,笔者决定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特性和后期传承应用手段,加以系统化验证解析。  相似文献   

3.
三水 《中国民族》2007,(9):65-65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水族先民总结了生产生活实践,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独特文明,水书,便是这种文明的象征。水书(水语叫做“泐虽”)是水族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它保存了大量的水族天文、历法、气象和宗教资料。它多用毛笔蘸墨或用竹片、木桠烧成炭写在较硬厚白绵纸上,书写时都是从上而下,从右到左。  相似文献   

4.
内涵丰富的水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朴、稚趣、浑厚的水书是水族的一种古老文字,水语称为“泐虽”,汉语译为水文或水书。关于水书的悠久历史,著名社会学家岑家梧教授在《水书与水家来源》中认为:“水家古文字创制之时代极为古远,可上溯到殷商时代,并与甲骨文、金文有渊源关系。”的确,现存二百余字的水书仍像汉字早期的甲骨文一样,以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居多,几乎都停留在类似甲骨文、金文等原始文字阶段。水书尽管是原始文字,但作为水族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保存了大量的水族天文、历法、气象和宗教资料,对于研究水族的语言文字、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天文历…  相似文献   

5.
水书是水族的文化精髓,蕴含着水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特征。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对水书传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今后开发性保护和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杨先谟 《中国民族》2007,(12):50-51
水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灿烂文化的民族。木雕是水族民间美术中最为普及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水族聚居于贵州三都、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丹寨等地,那里生长着杉、松、柏、樟、银杏、枫、红豆杉、黄杨木、桦木、紫檀木及花梨木等数百种之多,这些天然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水家儿女,其中最直接受益的要数居住在那里的木雕艺人们,因为丰富的林木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贵州省三都县水族传统服饰的艺术设计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三都县水族传统服饰具有以深色为服饰色彩基调、采用宽松简洁的服饰造型与夸张抽象的服饰纹样三个特性。在此基础上从设计社会学的角度,立足于三都县水族传统服饰的特征分析服饰中蕴含的社会价值。首先阐述了在三都县水族传统服饰设计当中,秉承着"设计为民"理念。其次论述了三都县水族民众通过服饰设计能够维系民族情感、认知教化后辈以及传播民族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建立沟通关系,具有促进三都县水族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古敢水族《吞口》舞以古敢水族的"吞口"为主要结构载体,融汇了水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等内容,把水族民间观念性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和游艺民俗等多种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既体现了古敢水族"吞口"崇拜的独特民俗,又以此为载体将水族更多的民俗事项融入舞蹈之中,成为了民俗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9.
贵州三都水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马尾绣是水族独有的绝活,以马尾线和丝线作为主要原材料而制作的一种特俗刺绣品,它是水族妇女们对生活中的物象进行抽象化和意象化的产物,其制作工艺独特,图案造型精美,内容丰富多彩。在2006年马尾绣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受到各学术界的关注,水族马尾绣图案具有不可限量的艺术价值。为了进一步研究水族马尾绣图案的传承,以及在现代设计境遇中的应用,作者提出水族马尾绣图案元素再创造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在具体设计应用的方法,希望能对马尾绣图案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构建民族化特色的艺术设计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三都水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马尾绣是水族独有的绝活,以马尾线和丝线作为主要原材料而制作的一种特俗刺绣品,它是水族妇女们对生活中的物象进行抽象化和意象化的产物,其制作工艺独特,图案造型精美,内容丰富多彩。在2006年马尾绣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受到各学术界的关注,水族马尾绣图案具有不可限量的艺术价值。为了进一步研究水族马尾绣图案的传承,以及在现代设计境遇中的应用,作者提出水族马尾绣图案元素再创造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在具体设计应用的方法,希望能对马尾绣图案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构建民族化特色的艺术设计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很多朋友问我,“你是什么民族?”我说,“我是水族。”问:“水族,是不是一个靠水而居的民族,水族的女子,是不是特别美丽?”水族,是一个能歌善舞、民风质朴的民族,也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许多朋友也许会顾名思义,以为水族就是靠水而居的民族,其实水族的名字,来源于水语(当地人称之为水话)的音译“睢”。  相似文献   

12.
在羁縻政策和土司制度下 ,水族地区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明显不同于其他民族地区。土司制度对水族社会的影响更加深刻 ,而这些影响具有许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族是我国兄弟民族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据1982年的统计,全国水族共有二十八万六千多人,主要分布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另有少数散居于贵州的荔波、都匀、独山、平塘和广西的南丹、宜山、环江等县市中?水族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在旧社会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史籍上对其历史与文化的记录偏少,给水族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族源方面的研究带来莫大的困难?关于水族的族源问题,过去由于史料的阙如,研究者接触的资料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亦异,有认为水族与古代的僚人或夜郎僚人有关,也有认为水族与秦汉时代之西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语言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水族是世代居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起源于南方百越族群的瓯、骆或濮支系,与壮、侗等民族有同源关系;水语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书是水族先民仿照汉字创制的一种民族文字,而非<水族文化研究>中所说的水族"发祥于睢水"(今河南省滑县一带),系"殷人后裔";水书也并非是先秦时期受甲骨文的影响下创制的.  相似文献   

15.
陈鼎波 《中国民族》2010,(11):55-55
10月26日至28日,水族群众迎来一年一度的盛大传统节日——"端节"。同时,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水族文化旅游节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举行。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初,黔南都柳江上游的水族村寨,沉浸在在一片节日喜庆中,十多万水族人民,破旧俗,立新风,第一次在同一天里,欢度“端节”。那天,阵阵铜鼓声给山区水族村寨增添了节日喜气,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文艺团体,也来到水族村寨演出文艺节目,放映电影,各村的小学、农村俱乐部也演出了文艺节目,“端坡”(赛马坡)上还举办了传统的赛马会,真是盛况空前。“端节”是贵州水族的年  相似文献   

17.
水族与铜鼓     
铜鼓在水族社会中被当成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因此,水族人民视铜鼓为传世珍物,以有铜鼓为荣,失去铜鼓就是对祖先的玷污,丢掉铜鼓就意味蕾丢掉了家业的精华,被夺去铜鼓就是被夺去了欢乐与辛福。否定铜鼓就是否定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水族人民对铜鼓具有的这种心里素质,来自于对祖先遗产的尊重和对民族尊严的维护。 历史上有“水亦僚类”记载,水族是“骆越”中“僚类”的分支,由南方迁徒到桂北和黔南一带。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典型水族村寨——恒丰乡塘党寨——的田野调查,描述了水族习惯法的表现形式、维护机制及其变迁。文章认为,水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权力的深入、长期的“送法下乡”活动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的深刻变化,是水族习惯法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研究这些变迁及其原因,对于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农村的法治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族鱼图腾崇拜,源于远古先民的渔业生活,来自神话的美好传说,根植于水族的思想观念里,保存于其民俗、文化之中。其内涵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20.
九阡酒产于水族九位守护神的诞生地——九阡镇,相关文字记载中的九阡酒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水族人民的智慧和劳动结晶,更反映了水族人民的信仰崇拜。如今九阡镇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酿制方法,从九阡酒的来源到世代相传的酿制方法都渗透着神秘的水族文化。本文通过对九阡酒文化背景、酿造过程和现今发展状况的介绍,来分析九阡酒发展至现有规模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