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达与毛泽东一生关系密切,哲学上的交往更甚.30年代李达的著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社会学大纲>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五六十年代李达的<〈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对毛泽东"两论"的思想作了补充和发展;李达对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观主义错误的批评促使毛泽东反思,初步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唯物辩证法大纲>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启发了毛泽东对辩证法核心规律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问题教学”思想是一种善于以问题为纽带启发学生、以培育学生问题意识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其基本内涵与创新教育对培养人的问题意识的核心要求不谋而合。鉴于毛泽东本人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巨大影响力,对毛泽东“问题教学”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和相应的理论提升,探讨其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可为当今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直接现实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甚为紧密、深厚的关系 ,就其农业经济思想而言 ,亦深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道德至上观念影响了毛泽东对农业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 ;贵群的价值观取向在某些程度上奠定了毛泽东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 ;而均平这一恒久观念亦坚定了毛泽东对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儒家思想之间存在着非连续的、超越的关系。这种超越是毛泽东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其哲学基础与其基本特征的扬弃。尽管毛泽东晚年发起了对孔子及儒家的批判,但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消极因素还是对他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忧患意识与入世精神、民本思想、仁政与阶级、大同思想与理想主义4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对儒家思想的扬弃。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的张力与现代性忧虑所形成的“力场”,构成了毛泽东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问题意识,如何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性方案从而规避西式现代性弊病,成为毛泽东始终关注与思考的核心问题。深化毛泽东现代性思想的研究工作,应当从思想史发展的整体历史线索出发加以把握,即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宏大背景与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微观历史进程相结合的双位视角出发,综合透视毛泽东的现代性思想,并对其进行基本的思想史定位。作为现代性本质特征的流动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毛泽东现代性思想在当代不同的历史情境中不断引起回响,并以显性或隐性形式影响着当代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现代化发展途径作出了不同的思考,其哲学基础首先在于毛泽东在现代化实践中没有一以贯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邓小平强调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途径.其次,毛泽东过分地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邓小平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并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重要思想,从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相似文献   

7.
时树菁 《南都学坛》2000,20(2):88-89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民主问题都十分重视 ,皆形成了系统而又丰富的民主思想。所不同的是 ,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民主思想 ,而且 ,在对民主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上 ,对毛泽东的思想进行了深化 ;在对实现民主手段的思考和选择中 ,对毛泽东的思想进行了发展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政治意识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理论为理论来源、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土壤、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思想、政治道德思想三个方面.毛泽东的政治意识思想为当代中国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毛泽东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传入是毛泽东人本思想的重要前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认识与传播为毛泽东人本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毛泽东人本思想产生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发展大致经过了长沙求学时期、延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在毛泽东密切关注和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他从国家整体发展高度,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和思考科技发展问题。他提出了物质无限可分的科学论断,倡导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来开展科技研究,他认为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是人们争取自由的武器,科技事业的发展要重视培养科技人才,要用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武装我国的工业、农业和国防,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以民族性、战略性、辩证性为基本特点,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康有为都是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下,怀着改造社会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在中西文化、新旧思想之间比较、取舍,形成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观。从思想来源看,毛泽东社会理想观与康有为的大同理想有某些相似性,如均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均受西方思想冲击等。当然,毛泽东社会理想观与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如主要的思想来源不同,认识问题的方法论不同,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不同等。  相似文献   

12.
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中国人民的民生状态相结合,解决了当时关乎广大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民生问题,凝练和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主要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核心逻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方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基因;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等重要思想。在新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和思考毛泽东民生思想,对我们更好地认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贯彻习近平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思想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都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理念和措施,并通过实践不断检验,最终形成了指导党和国家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思想的起源和基础,是指导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文章结合当前形势和国内外反腐倡廉的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思考,以期对我国反腐倡廉事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发展大致经过了长沙求学时期、延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在毛泽东密切关注和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他从国家整体发展高度,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和思考科技发展问题.他提出了物质无限可分的科学论断,倡导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来开展科技研究,他认为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是人们争取自由的武器,科技事业的发展要重视培养科技人才,要用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武装我国的工业、农业和国防,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以民族性、战略性、辩证性为基本特点,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现实思考,毛泽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放权的思想,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这一思想。今天,重温他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放权思想,探索我党经济改革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当前党的经济体制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对于发展利用资本主义有比较系统的思考。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必须使资本主义有个充分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这个问题也作了较多的探索,提出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毛泽东还指出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向外进行学习以及要节制资本等思想。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教育历史,对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研究毛泽东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利用原始资料,分析其成因,了解其思路,对于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思考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官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对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的方法的现实思考,构成了毛泽东关于反对官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是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思想一脉相承的,马克思的社会公仆理论和列宁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关论述是其主要理论来源。重温毛泽东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对于正确开展当前的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语言思想试探赵运普毛泽东语言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关于语言(包括书面形式的文字)问题的思考、认识和见解,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对语言学有着丰富、精辟、深刻的见解,他的语言思想极其丰富、深刻,只是由于他那超凡的哲学、政治、军...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毛泽东晚年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五·七”指示和七·二一”指示出现的背景、效果、共同点的分析,通过这两个指示与毛泽东教育思想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的关系的探讨,从而得出了毛泽东晚年教育思想某些估计虽然有失偏颇,但其主体思想是正确的,与毛泽东教育思想体系保持了整体的一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并对我们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的人,有着重大的现实主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