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耻感的向度与公民道德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耻感是一种道德感,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耻感包含着"向外看"和"向内看"两个向度,它们在道德建构中彼此连接、相互呼应.我国公民的耻感具有明显的社群取向、从众倾向,在社会转型期易表现为一种"向外看"的单向度耻感,这是对耻感的曲解和异化.公民道德建构要深入把握耻感的双向度与单向度问题,遵循由"他控"到"自律"、由"规范伦理"到"美德伦理"的路线.积极构建法制、道德、耻感组成的规范共同体,促进公民的外向型耻感转化为内向型耻感,是公民道德建构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2.
陈飞 《学术论坛》2008,31(4):18-22
耻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精华.耻感是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它具有普遍性、基本性和最低限度性,是一条底线伦理,既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尺.耻感底线伦理具有普世意义,要加强耻感教育,提高耻感意识,充分认识道德的层次性,建设良好的知耻环境,构建和维系人类的耻感底线伦理.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 ,在中国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评价标准的作用 ,而中国目前的整体诚信状况令人堪忧 ,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通过对与诚信相关的“出于诚信”与“合于诚信”、“道德诚信”与“经济诚信”、“社会诚信”与“个体诚信”这三组概念的辨析 ,能对社会诚信的建构起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羞"与"耻"的关联与区分隐蔽着"耻感难题"的某种始源性的信息. "羞"的现代性命运可以概括为构成其深层根据的本体世界在存在论或本体论基础上的被瓦解,这是以现代人所经历的形而上学根基的丧失为典型表征的.世界"去羞化"是耻感丧失其"天然家园"的历史与逻辑.它必然历史地同时也是逻辑地使耻感在现代人类型和现代世界类型中成为一种现代性建构.我们今天要面对的,不是为耻感和荣辱观寻找某种绝对不变的形式原理,而是在一个"去羞"的时代、在一个"渎神"和"祛魅"的时代,真实地面对耻感重建的条件.这乃是我们所指证的荣辱的初始条件:作为现代人之质料条件的自由,即可为人所依赖的"物";作为现代人之形式条件的时空,即由人之在"此"的一种时间延迟而出的某种世界性收纳.  相似文献   

5.
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化产业概念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梳理分析,阐释了文化产业的基本内涵、外延以及多元供给特征,提出了核心文化产业、本体文化产业、亚文化产业等概念。  相似文献   

6.
耻感文化是人们因自觉地求荣避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而形成的一种道德理念和文化形态,中国儒家传统荣辱观就是以耻感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正确认识耻感文化的内涵功能,充分发挥中华传统耻感文化倡导以耻感意识和荣辱观念来对人们进行道德约束、规范行为方式和促进和谐的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7.
耻感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耻感文化有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耻感文化有助于激发人的进取、向上精神;耻感文化有助于强化主观道德修养,加强自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吸收和发扬耻感文化的精华,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促进全民道德水平提高,对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儒家学说认为,耻是道德的四大纲纪之一,也是四种善端之一.知耻是一个人立身行世的根本.耻感意识与人的气节操守密切相关.知耻与无耻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耻感意识是社会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耻感意识淡化必然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缺乏耻感的人格是不健全的,缺乏耻感意识的社会是不健康的.树立耻感意识,人们才能分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呼唤耻感意识回归,弘扬耻感文化,对于社会健康发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论儒家的耻感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学说认为,耻是道德的四大纲纪之一,也是四种善端之一。知耻是一个人立身行世的根本。耻感意识与人的气节操守密切相关。知耻与无耻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耻感意识是社会伦理标准和道德准则的基础。耻感意识淡化必然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缺乏耻感的人格是不健全的,缺乏耻感意识的社会是不健康的。树立耻感意识,人们才能分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呼唤耻感意识回归,弘扬耻感文化,对于社会健康发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国人颇热衷于区分东西方文化之不同,而东西方文化也确实有不少差异。比如东方,当然这里说的东方主要是指中国,崇尚"性本善",并由对人性善的认知形成一种耻感文化;而西方却崇尚"原罪说",并由对人性恶的认知形成一种罪感文化。这两种文化就其本源来讲,也许不相伯仲各有千秋,但从其传承、演变和发展来看,就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了。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良序社会,即一个荣辱善恶有着明确标识的社会中,人们如何从知耻走向尚荣?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悔恨是人们由知耻走向尚荣的心理转折点.而这种转化又以知耻为道德前提,即个体已有善恶是非观念,且处于祛恶向善的待发点上.如此,这种道德心理转化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有关文献中,"后现代"及与其相关的"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等词都是一些内涵模糊、歧义颇多的概念.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将它们加以区分,即将"后现代"看成一个比"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更为一般的概念或术语,而将"后现代性"界定为一种社会历史状况,将"后现代主义"界定为一种社会思潮或文化运动,将"后现代化"界定为实现"后现代性"的一种过程.即使作了上述清楚区分,"后现代"词族中的每一个概念也都至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含义或用法.  相似文献   

13.
严耀中 《社会科学》2012,(10):154-158
以罗教及其宣扬教义的《五部六册》为代表,说明当时被称为邪教的体制外民间教派所宣扬的道德观念是与正统道德标准相一致的,更明确地说是与儒家伦理相一致的,但又有着自己的一些具体阐释。它们籍此对各个暴露出来的社会坏现象的指责,容易赢得对社会感到不满或不平的人们之共鸣,进而能惑众而聚众。但由于社会道德的最大阐释权还是在统治者手里,尤其此道德观是建筑在儒家伦理上,于是这些教派马上处于被动地位。中国古代这些民间教派始终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即使反抗也都是一种小打小闹的状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道德意识的来源,把道德意识分为所谓内在的、社会的和超越的三种;强调先天禀赋中的道德之根是最基本的东西,它不会随民族运会的变迁而变迁,当着社会伦理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道德要求,人们就会回归具内的自有的道德之根--其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正是出于这种被孟子称其为"良知"、"良能"的依赖,作者试图论证"羞恶之心"甚至也能同"恻隐之心"一样构成他所推许的内在道德意识的先天来源.  相似文献   

15.
安云凤  牛华宁 《河北学刊》2007,27(4):209-21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生机制包括社会性机制和个体性机制两个子系统的动力机制。社会性动力机制主要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确立和导引,组织化机制,非组织化机制。个体性动力机制主要有道德需要的产生,道德情感的激励,道德理性的控制,道德价值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需要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发挥两种动力机制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孟子和亚里士多德作为东方和西方"轴心时代"的重要代表,在道德学说上分别提出了"志气"观和"行动主义"德性观。强烈的实践精神是其道德伦理的融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郭聪惠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79-182
当前大学生耻感意识缺失,究其原因,既与社会机制不完善、学校德育存在缺陷等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缺乏知耻感有很大的关联。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耻感观念和意识;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加强以德修身;营造良好氛围,抓好大学生知耻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荣辱颠倒的反道德倾向日益严重。知行应该合二为一,但现实的背反却使“能不能坚持”远比“该不该树立”重要得多,因此,不能只是坐而论道,必须起身躬行;德育虽可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但缺乏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和强制力,也难发挥应有作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切中时弊,只有深刻把握树立与践行、德育与制度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20.
1946年,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出耻罪二分说,将西方文化看作自律的罪感文化,将日本文化看作他律的耻感文化。这种看法将耻感与罪感、他律与自律相对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同。基于耻罪二分说,很多学者将整个东方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都看作特别注重他人反应的、他律的文化。其实,在中国文化中,耻是与道德自律相联系的,也是道德自律的一种表现。以此为视角分析耻罪二分说认识的误区,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异同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